誰家春燕啄新泥

2025年03月10日13:32:07 科學 1518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說的就是燕子!燕子的遷徙是一種典型的季節性遷徙行為,以下是關於燕子遷徙的一些主要信息:


遷徙原因


- 食物因素:燕子主要以昆蟲為食,冬季北方寒冷,昆蟲活動減少甚至消失,燕子為獲取足夠食物,會向溫暖且昆蟲資源豐富的地區遷徙。


- 氣候因素:燕子不耐寒,寒冷天氣會影響其生存,而南方冬季相對溫暖,更適宜它們生活。


遷徙時間


- 春季:一般在3月至5月,燕子從南方越冬地飛回北方繁殖地。


- 秋季:多在9月至11月,燕子陸續離開北方繁殖地,前往南方越冬。


遷徙路線


- 東亞路線:在中國東北和華北繁殖的燕子,部分會經中國東部沿海,途徑山東、江蘇、浙江等地,再到福建、廣東,最後飛至東南亞、澳大利亞等地越冬。


- 中亞路線:在中亞地區繁殖的燕子,會向南經印度半島,到達非洲東部或南部越冬。


遷徙距離


- 不同種類燕子遷徙距離有別,家燕等常見燕子,遷徙距離可達數千公里甚至上萬公里。比如從中國東北到澳大利亞,距離超一萬公里。


導航機制


- 地磁導航:燕子能感知地球磁場,利用地磁北極和南極來確定飛行方向,準確地找到遷徙路線。


- 太陽導航:在白天,燕子通過觀察太陽的位置和角度來辨別方向,結合生物鐘,能知道不同時間太陽應處的位置,從而調整飛行方向。


- 地標導航:燕子還會藉助山脈、河流、海岸線等地標,識別和記憶路線,沿着熟悉的地標飛行,確保遷徙路線的準確性。


遷徙行為


- 集群遷徙:燕子通常會集群遷徙,少則幾十隻,多則成百上千隻。集群飛行有利於它們相互協作、共同防禦天敵。


- 中途停歇:在遷徙途中,燕子會選擇合適的地點停歇,補充能量、恢復體力。常見的停歇地有濕地、農田、樹林等。全球燕科鳥類共有19個屬、88個種,中國有6屬14種,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燕子種類:


家燕


體色上,前腰栗紅色,後胸有不整齊橫帶,腹部乳白色。其體型小巧,體長一般在13-18厘米。家燕喜歡在農家屋檐下營巢,巢呈皿狀,由泥和草莖用唾液粘結而成。 


金腰燕


體黑色,具有輝藍色光澤,腰部栗黃,頰部棕色,下體棕白色且有細小黑紋,尾甚長,為深凹形,體長約20厘米左右。它們大都棲息于海拔較高的山地村落間,巢多呈長頸瓶狀。 


岩燕


體色主要為黑色,嘴尖而強壯,體型較小,體長一般在12-15厘米。它們主要生活在岩石縫隙中,飛行速度非常快,常在山區的懸崖峭壁、山谷等地活動。 


沙燕


包括崖沙燕等種類,體型較小,體長約11-14厘米。上體呈灰褐色,下體白色或灰白色。它們喜歡在河邊、湖邊等水域附近的沙土崖壁上挖掘洞穴築巢。 


毛腳燕


分為煙腹毛腳燕、黑喉毛腳燕、白腹毛腳燕等種類。它們的跗跖被羽,這是與其他燕子明顯的區別之一。其中白腹毛腳燕下體白色,上體黑色,在高緯度地區繁殖,冬季南遷。 


洋燕


上體鋼藍色,前額栗色,下體污白,尾不如家燕長且無延長,無深藍色胸帶,體型略小。通常成鬆散小群,獨立在水上盤旋或低低滑翔,分佈於印度南部、東南亞等地。

誰家春燕啄新泥 - 天天要聞


誰家春燕啄新泥 - 天天要聞


誰家春燕啄新泥 - 天天要聞


誰家春燕啄新泥 - 天天要聞


誰家春燕啄新泥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聞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據外媒 Neowin 今日報道,美國杜克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儘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會讓同事和經理認為你的能力不足。這項研究題為《使用 AI 工具會遭遇社交評價懲罰》,已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鏈接:點此前往)。研究通過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 天天要聞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們可以精確地改寫生命的藍圖,糾正那些導致遺傳疾病的微小錯誤,或者巧妙地調控基因的表達,讓細胞按照我們的意願行事。這不是遙遠的幻想,而是基因編輯技術正在開啟的未來。長期以來,CRISPR-Cas9系統一直是這場革命中最閃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確的分子剪刀,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強...
寧波食品接觸材料測試怎麼辦理? - 天天要聞

寧波食品接觸材料測試怎麼辦理?

現代餐飲業和家庭生活中,食品接觸材料作為直接接觸食物的器具,其材質安全性直接影響消費者健康。根據國際食品安全標準,所有可能與食品接觸的材料都必須經過嚴格檢測,以確保不會向食品遷移有害物質。
「太空鯊魚」黑洞被發現:距地球 6 億光年,偏離星系中心 - 天天要聞

「太空鯊魚」黑洞被發現:距地球 6 億光年,偏離星系中心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昨日(5 月 8 日)發佈博文,報道稱天文學家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個隱藏在 6 億光年之外的「太空鯊魚」,一個隱秘的超大質量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 100 萬倍。IT之家援引博文介紹,該黑洞不像典型的超大質量黑洞那樣位於星系中心,而是遊盪在星系內部,吞噬任何靠近的恆星...
推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 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效能 - 天天要聞

推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 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效能

研發人員在實驗室研發產品。文丨羅嘉文新質生產力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人才既是創新的發起者,也是技術應用的實踐者,是形成新質生產力最活躍的主體。
從科幻走向現實 今年我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將突破38億元 - 天天要聞

從科幻走向現實 今年我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將突破38億元

腦機接口技術,作為「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重點發展的「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領域的關鍵技術之一,被形象地譽為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來,隨着人工智能、神經生物學、傳感器等技術提升,「腦機接口」這項聽起來很科幻的技術,正逐步走進我
鋰電池隔膜薄型化對塗布技術的挑戰 - 天天要聞

鋰電池隔膜薄型化對塗布技術的挑戰

當前,鋰電隔膜行業正面臨著技術同質化加劇、產能結構性過剩、價格惡性競爭及產業顛覆性變革的嚴峻複雜形勢。塗覆材料的多元化和塗布工藝的優化創新正在加速推進隔膜產品的迭代升級。為滿足更多應用場景和高能量密度要求的需要,隔膜薄型化漸成趨勢。
「每一次升空都是戰鬥啟航!」 - 天天要聞

「每一次升空都是戰鬥啟航!」

作者 | 傅金泉、常永健、傅琳、羅陳建 等近日,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部開展高強度、跨晝夜實戰化訓練,錘鍊部隊全時域作戰能力。晨光熹微,停機坪上一架架戰機整齊列陣、蓄勢待發。「準備完畢,請示起飛!」隨着塔台指揮員發出指令,數架戰機接續起飛,奔赴目標空域。槳葉飛旋,戰機轟鳴,道道航跡劃破天幕。任務艙內,戰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