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隻黑臉琵鷺現身海口東寨港 數量為近年來最多

2024年12月04日19:13:08 科學 1735

【來源:海口日報】

4隻黑臉琵鷺現身海口東寨港 數量為近年來最多 - 天天要聞

這是近日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塘濕地拍攝到的黑臉琵鷺。石中華 馮爾輝 攝

4隻黑臉琵鷺現身海口東寨港 數量為近年來最多 - 天天要聞

這是近日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塘濕地拍攝到的黑臉琵鷺。石中華 馮爾輝 攝

「同時出現4隻,非常少見。」近日,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林業工程師馮爾輝驚喜地發現,在東寨港下塘濕地,「鳥中大熊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不僅「如約而至」,還同時出現了4隻,達到近年來最多。

黑臉琵鷺是全球瀕危物種,從2017年開始,連續7年都會來東寨港過冬。「往年在東寨港越冬的黑臉琵鷺數量少,這次4隻同時出現,是近年來出現的最大數量。」馮爾輝告訴記者,黑臉琵鷺作為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對生態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其生存狀況直觀反映區域生態環境情況。它們的到來,與東寨港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密切相關。

不只是黑臉琵鷺數量刷新記錄,今年馮爾輝還在下塘濕地記錄到已經5年未見的草鷺,發現了國家「三有」保護動物14隻反嘴鷸。「目前,海南僅在東寨港發現有反嘴鷸。」馮爾輝說。

東寨港的鳥類「朋友圈」越來越大的背後,是海口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結果。記者從東寨港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自2013年至今,保護區累計投入3.99億元,共清退養殖塘5776畝,修復紅樹林4523畝,新增紅樹林4731畝。據統計,東寨港的紅樹林面積從2013年的23670畝擴大到現在的26565畝,增加了11%。

紅樹林不僅是天然的海岸防護林,也是很多魚、蝦、鳥棲息和覓食的場所,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這幾年,東寨港生態修復成效顯著,鳥類記錄已經達到230種,包括彩䴉、黃胸鵐、黃嘴白鷺、黑臉琵鷺、白琵鷺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馮爾輝說,期待更多的鳥類新朋友來東寨港。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 天天要聞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圖書館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保密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七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