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恆而達: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2024年10月30日12:43:06 科學 1299



莆田恆而達: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 天天要聞



恆而達新材料公司

創辦於1995年

2021年,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研發生產的全部產品

從輕工業、到軍重工業

再到自動化專用裝備製造

以及高端智能數控裝備等領域

不斷打破國外壟斷

破解制約國家製造業「卡脖子」困境

以高於進口的質量,低於進口價格

實現從替代進口、到超越進口

再逆襲出口的飛躍

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

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福建省製造業省級單項冠軍企業



莆田恆而達: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 天天要聞

▲恆而達工廠航拍


莆田恆而達: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 天天要聞

▲恆而達生產車間





莆田恆而達: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 天天要聞


重型模切工具

主要用於箱包、鞋服等輕工業領域

皮革、織物切削

20世紀90年代莆田鞋服產業發展迅速

國內鞋、服箱包行業

所使用的重型模切工具被國外壟斷

幾乎依賴進口,且價格昂貴


為填補這項國內空白

恆而達成立之初

就開始自主研發重型模切工具

經過兩年反覆試驗、打磨

1996年,成功研發出

相較於當時進口產品質量更優

價格卻只有進口產品1/10

重型模切工具

並將其命名為—— 「刀模鋼」

此舉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實現國產替代



莆田恆而達: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 天天要聞

▲刀模鋼




如今 ,「刀模鋼」

已成為國際通用品名

是恆而達在輕工業領域最具代表性產品

2011年至今,「刀模鋼」

產銷量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遠銷俄羅斯越南印度

巴西、墨西哥等46個國家和地區

年均銷售量長達4500萬米

長度可繞地球赤道一圈

2022年,恆而達

牽頭起草《模切刀》首個行業標準



莆田恆而達: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 天天要聞

▲模切工具





莆田恆而達: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 天天要聞


「雙金屬帶鋸條」鋸切工具

廣泛應用于軍重工業、裝備製造

建築建材、機械、汽車等

重工業領域

各種鋼材和有色金屬的切削



莆田恆而達: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 天天要聞

▲鋸切工具




2012年,恆而達

正式打開「輕重並舉」的業務模式

產品由輕工業拓展至重工業

金屬材料切削領域

成功研發出的「雙金屬帶鋸條」產品

產品質量媲美歐、美、日

價格卻只有進口產品的1/3

實現國產替代進口

同時加速產品系列化布局

產銷量全國領先水平



莆田恆而達: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 天天要聞




莆田恆而達: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 天天要聞


CNC 數控圓鋸機

廣泛運用於金屬材料的快速鋸切

「削鐵如泥」

僅需10秒可鋸切直徑13cm的鋼材

切面平整光潔

相比於傳統的鋸切工藝

省時、省工、省料

效率提升了15倍,價格是進口的1/3

產品實現進口替代



莆田恆而達: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 天天要聞

▲CNC數控圓鋸裁切




2017年,恆而達

進入自動化專用裝備製造領域

布局高端智能數控裝備研發

自主研發CNC全自動圓鋸機

智能柔性材料裁切機

CNC 高速帶鋸床、CNC加工中心等

高端智能數控裝備

將恆而達的產品與配套裝備一體化

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功能定製

有利於滿足客戶一站式的採購需求



莆田恆而達: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 天天要聞

▲滑塊‍CNC加工區‍




莆田恆而達: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 天天要聞


直線導軌副」滾動功能部件

是直線滑動的軌道

是各行業自動化生產線關鍵部件

嚴重依賴進口

被國家工信部等五部門列為

制約國家製造業發展「卡脖子」技術



莆田恆而達: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 天天要聞

▲直線導軌副




2023年

恆而達自主研發「直線導軌副」產品

成功解決「卡脖子」技術壁壘

實現小規模投產試用

2024年

該產品實現大規模量產生產

產品質量比肩全球同類產品

價格遠低於進口產品,備受市場青睞

改變了嚴重依賴進口的現狀

逐步實現國產替代進口



莆田恆而達: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 天天要聞

▲直線導軌副應用




恆而達

取意「鍥而不捨,恆而達之」

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

不斷打破技術壟斷

實現國產替代進口逆襲出口

助力中國製造業「出圈」「出彩」



THE END

來源|中共莆田市委宣傳部

編輯|王敏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圖解巷道高冒區、複雜空巷充填及上隅角密閉 - 天天要聞

圖解巷道高冒區、複雜空巷充填及上隅角密閉

我是通風安全,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一通三防】與【安全管理】乾貨。一、充填設備及工藝材料施工採用的設備主要有氣動隔膜泵、混合器。材料充填工藝如下:按照水灰比(1.
五十萬米高空捕捉地表細節 - 天天要聞

五十萬米高空捕捉地表細節

長光衛星智慧農業農村綜合指揮平台界面。 長光衛星供圖李岩在加工反射鏡。 本報記者 劉以晴攝「吉林一號」寬幅衛星總裝現場。 長光衛星供圖「吉林一號」是我國最大的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和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
我國首款航天大模型 讓衛星管理更聰明 - 天天要聞

我國首款航天大模型 讓衛星管理更聰明

隨着天上的衛星組網越來越多,這些衛星如何更加智能、高效地管理成為行業面臨的一個問題。我國首個航天大模型,正在助力衛星管理更聰明。航天大模型「華山」,首次將大語言模型應用在航天領域的產品上,運用AI幫助用戶完成航天器智能操控、軌道計算與分析、指令代碼生成等航天器在軌管理工作。通過數據學習,它可以快速且智...
大熊貓「荷風」「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美泉宮動物園 - 天天要聞

大熊貓「荷風」「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美泉宮動物園

當地時間5月14日,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大熊貓「荷風」和「蘭韻」正式亮相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當天,美泉宮動物園為「荷風」和「蘭韻」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發表致辭。現場觀眾熱情高漲,眾多兒童歡呼雀躍,
資深研究員親授AI實操秘籍,助力醫學研究設計效率翻倍! - 天天要聞

資深研究員親授AI實操秘籍,助力醫學研究設計效率翻倍!

我們都知道醫學研究方案設計耗時又耗力?面對複雜的實驗邏輯和文獻海量信息,如何快速產出高質量方案呢?我想這一直是大家迫切想要解決問題吧!那今天刷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有福了,本文結合梅斯醫學資深研究員張磊博士直播乾貨,手把手教你用AI拆解研究目標、優化實驗設計,文末還附贈工具試用入口!【研究方案設計的前置知...
我國科學家率先「看見」固體氫的最精細結構 - 天天要聞

我國科學家率先「看見」固體氫的最精細結構

常溫常壓下,氫以氣體狀態存在。高壓下,氫結晶為固體。而超高壓下固體氫的原子排列方式一直是未解之謎。14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一項重大突破: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國際團隊用X射線納米探針首次「看見」固體氫的複雜晶體結構。這是目前世界上固
早讀|「天數天算」,AI邁向太空 - 天天要聞

早讀|「天數天算」,AI邁向太空

早上好!上觀新聞『早讀』來啦!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農曆四月十八上海多雲到陰,下午起局部地區有短時小雨,22~29℃§今日關注「天數天算」,AI邁向太空※ 5月14日12時12分,國星宇航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太空計算星座021任務12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標誌着全球首個太空計...
與總書記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年輕人,在探索什麼前沿領域? - 天天要聞

與總書記交流的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年輕人,在探索什麼前沿領域?

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4月29日,是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科研團隊終生難忘的一天。他們在「模速空間」參加一場以「下一代智能體的自主進化」為主題的沙龍時,與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面對面交流。這些年輕人在探索什麼前沿領域?他們身處的科研環境如何?記者來到毗鄰「模速空間」的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