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築愛巢,帶娃有方,看「鳥中屠夫」如此溫柔的另一面!

2024年06月23日06:42:07 科學 1619

由春到夏,在天氣的點滴變化間,萬物生靈也展示着萬千面貌。近日,記者捕捉到長春一對「神仙眷侶」共築愛巢、共同帶娃的溫馨畫面。殊不知,如此溫柔如水的小夫妻,其實有着「鳥中屠夫」的綽號。

​共築愛巢,帶娃有方,看「鳥中屠夫」如此溫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聞

聽起來略顯兇狠的「鳥中屠夫」是伯勞鳥,這對小夫妻將愛巢築在了新立城水庫大壩附近,巢主要由樹枝和草組成。最近氣溫較高,巢內6隻剛孵化不久的幼鳥正嘰嘰喳喳地張着小黃嘴,等待爸爸媽媽帶回美食。

​共築愛巢,帶娃有方,看「鳥中屠夫」如此溫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聞

​共築愛巢,帶娃有方,看「鳥中屠夫」如此溫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聞

伯勞小兩口初為父母,十分「敬業」,共同育雛,雙雙承擔起了照顧家庭的責任。它們會輪番外出覓食,捕獲蜻蜓螞蚱等昆蟲後,叼回來喂娃。一家8口的幸福指數爆表。

​共築愛巢,帶娃有方,看「鳥中屠夫」如此溫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聞

​共築愛巢,帶娃有方,看「鳥中屠夫」如此溫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聞

巢內的小傢伙們都是急性子,嘴急得很,胃口大開,這可累壞了伯勞爸媽,平均10-30分鐘就要餵食一次,只好一直外出尋找美味佳肴,以期讓孩子們茁壯成長。

​共築愛巢,帶娃有方,看「鳥中屠夫」如此溫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聞

​共築愛巢,帶娃有方,看「鳥中屠夫」如此溫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聞

伯勞鳥的繁殖期為4-6月份,雌鳥通常會產下2-6枚卵,絕大多數不會超過8枚,孵化期約為12-15天。在繁殖季節結束後,伯勞鳥會進行遷徙,飛往南方尋找更溫暖的氣候和更豐富的食物資源。

​共築愛巢,帶娃有方,看「鳥中屠夫」如此溫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聞

老百姓習慣稱伯勞鳥為「胡不拉」,以昆蟲和小型動物為食,喜歡蚯蚓、蜻蜓、螞蚱、蛙類、鼠類等。它們擁有銳利的眼睛和敏捷的反應能力,還具有卓越的飛行技巧,能夠在空中快速捕捉獵物。

​共築愛巢,帶娃有方,看「鳥中屠夫」如此溫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聞

別看伯勞鳥體型不大,但以其獨特的生活習性和戰鬥能力贏得了「鳥界屠夫」的稱號。它們擁有鋒利的鷹喙和利鉤般的爪子,能夠輕鬆捕殺比自己體型大得多的獵物。除昆蟲外,蛇類蛤蟆斑鳩、烏鴉,甚至是體型龐大的白頭海雕,伯勞鳥都敢於挑戰。它們常常站在高高的樹枝上,用銳利的眼神搜索着周圍的獵物。一旦發現目標,便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俯衝而下,用鋒利的爪子和喙將獵物一擊致命。

​共築愛巢,帶娃有方,看「鳥中屠夫」如此溫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聞

伯勞鳥對外生猛,回歸家庭卻是溫柔如水的另一副面孔。它們通常是一夫一妻制,共同築巢、孵卵、育雛,共同保護幼鳥不受掠食者的侵害。伯勞鳥的家庭觀念和責任感在動物界中難能可貴,堪稱「模範夫妻」和「模範家長」。

​共築愛巢,帶娃有方,看「鳥中屠夫」如此溫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聞

伯勞鳥是一種千古名鳥。南北朝時期,伯勞鳥的描述就躍然於《西洲曲》中,一句「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的詩句,將伯勞鳥辛勤不輟的形象勾勒於筆端。南朝梁武帝蕭衍的《東飛伯勞歌》中的「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這裡的「勞」就是指伯勞,「燕」是燕子,因為伯勞和燕子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候鳥,古人就產生「勞燕分飛」的感慨。在花鳥畫中伯勞鳥也是「大明星」,典型代表有宋徽宗的傳世名作《梅竹聚禽圖》。

​共築愛巢,帶娃有方,看「鳥中屠夫」如此溫柔的另一面! - 天天要聞

伯勞鳥以昆蟲為主要食物來源,而很多昆蟲往往是農作物的害蟲,另外,它們還能捕食田鼠等有害動物,因此伯勞鳥在抑制農作物、森林病蟲害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它們是大自然中的「生態衛士」,如果市民朋友偶遇了這些小精靈,應當多宣傳保護它們。


吉林日報社出品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韓玉紅

策劃:韓雪潔

執行主編:於悅

編輯:吳茗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邁向高端的新材料|從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轉型升級之路 - 天天要聞

邁向高端的新材料|從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轉型升級之路

新華社太原6月27日電(記者王勁玉)普通的玉米澱粉「搖身一變」,成為儲能利器超級電容炭;隨處可見的石灰石在科技的加持下成為納米碳酸鈣;堅硬的鋼鐵可以像紙張一樣輕薄,徒手可撕開。在轉型發展大潮中,傳統原材料通過技術革新、應用創新,成為高端新材料,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材料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
美國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時機成熟時擊落國際空間站 - 天天要聞

美國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時機成熟時擊落國際空間站

據美國宇航局稱,SpaceX被指示從軌道上為國際空間站製造一艘拖船。為此,該公司將獲得8.43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拖船的準備和發射費用。但一切都不會早於商業軌道站準備就緒,這可能晚於 2030 年。圖片來源:NASA根據各種聲明,俄羅斯最早可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 天天要聞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嫦娥六號返回器25日攜帶月壤順利着陸,實現人類歷史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持續引發外媒的廣泛關注。  《紐約時報》刊文稱,中國成為首個從月球背面取回樣品的國家。嫦娥六號任務的樣品可能蘊藏着月球和地球起源的線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報道指出,此次任務攜帶的樣品是由中國國家航...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佈,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着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