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為什麼長這樣?

2024年02月23日20:05:29 科學 1515

閃電為什麼長這樣? - 天天要聞

封面圖:2020年上海的一次閃電(拍攝:風羽醬-sdk)

閃電,作為自然界中常見的天氣現象,伴隨着發聲與發光,是人們日常所熟知的。據統計,全球每年有近14億次閃電發生。目前,具有高時空分辨率且可以描繪三維閃電通道形態的測量技術能使我們更加深入的認知閃電。一次閃電往往延續幾百毫秒,水平延伸數十千米,垂直延伸幾千米。閃電像樹的生長一樣延伸通道,會出現很多分支。那麼,閃電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形態呢?

閃電為什麼長這樣? - 天天要聞

圖1 雷暴雲電荷結構與閃電通道形態的概念模型。紅色和藍色「+」分別代表正電荷區和負電荷區;密集程度代表電荷密度的大小;黑色圓點表示輻射源。(來自Li et al. 2022圖4)

雷暴雲是閃電的主要產生源,閃電一般在強電場區域始發,當雲中局部電場超過約400 kV/m時,就能發生閃電。典型的雷暴云為三層電荷結構,主要包括頂部正電荷區,中部負電荷區和底部小正電荷區。閃電一般在上部正電荷區和中部負電荷區之間的強電場區域始發,然後分別在上下電荷層中傳輸。復旦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張義軍教授團隊於2022年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發表論文,首次基於實測數據證明了雷暴雲內電荷結構並不是層狀均勻分佈的(圖1)。正是雷暴雲電荷層中電荷密度的不均勻性才導致了閃電的不同形態。文中採用分形維數定量的描述了閃電通道的直接延伸,分叉和轉向這些不同的形態。分形維數被譽為大自然的幾何學分形理論,不同於我們平時描述的整數維,他可以以分數的形式描述形體的複雜程度以及對空間的佔有程度。閃電通道在發展過程中,會在電荷密度較大的區域分支和轉向,進而形成我們所看到的閃電的形狀

閃電為什麼長這樣? - 天天要聞

圖2 不同閃電的形態和通道區域的湍流耗散率。(來自Li et al. 2024圖1)

雷暴雲中不均勻的電荷結構導致了閃電的不同形狀,那是什麼樣的動力結構才形成了這樣的電荷結構呢?張義軍教授團隊於2024年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發表論文,揭示了閃電通道不同形態區域的湍流特徵。形態複雜的閃電其通道整體的分形維數較大,並具備較大的湍流耗散率(EDR)(圖2);而單次閃電中,在一定高度範圍內直接延伸且無明顯分叉和轉向的通道,傾向於向EDR減小的方向發展(圖3),而傳輸過程中通道傳播方向的改變和分叉通常發生在徑向速度梯度大、EDR較大的區域(圖4)。該研究揭示了形成閃電通道形態的雷暴動力結構,形成閃電通道形態的雷暴微物理結構將在以後的研究中進行分析

閃電為什麼長這樣? - 天天要聞

圖3 閃電直接延伸通道以及通道區域的湍流耗散率。(來自Li et al. 2024圖2)

閃電為什麼長這樣? - 天天要聞

圖4 閃電分叉和轉向以及該通道區域的湍流耗散率。(來自Li et al. 2024圖3)

論文信息:

Li, Y., Zhang, Y., Zhang, Y., & Krehbiel, P. R. (2022). Analysis of the configu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channels and the charge structure based on the localization of VHF radiation source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9, e2022GL099586. https://doi. org/10.1029/2022GL099586

Li, Y., Zhang, Y., Zhang, Y., & Krehbiel, P. R. (2024).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channels and turbulent dynamics based on the localization of VHF radiation source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51, e2023GL106024. https://doi.org/10.1029/2023GL106024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着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着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為期53天的「嫦娥六號」任務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約5000千米處解鎖分...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李蘭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間的最美逆行人,70多歲高齡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後,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橫在臉上,令人看了無比的心酸,無比的感動。如今,李蘭娟院士和愛人鄭樹森院士創辦的「樹蘭醫療」兩次衝擊港股IPO,合計估值約80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