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也勒不住韁繩了?不甘寂寞何祚庥

2023年09月27日15:07:04 科學 1621

有的人活着,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着。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中科院也勒不住韁繩了?不甘寂寞何祚庥 - 天天要聞

前不久,中科院公布了新版《中國科學院院士行為規範(試行)》,禁止院士公開發表與自身專業領域無關的學術意見。

何院士先是對新規範一頓吐槽,之後依舊我行我素,甚至把之前反中醫的觀點重新搬出來。

中科院也勒不住韁繩了?不甘寂寞何祚庥 - 天天要聞

中科院這是勒不住韁繩了?何院士稱中醫約有90%是糟粕,請問數據從何而來?中醫是何院士的專業領域嗎?

進無報效國家之能,退有數典忘祖之策,皓首匹夫,蒼髯老賊。

難道真是壞人變老了?!

中科院也勒不住韁繩了?不甘寂寞何祚庥 - 天天要聞

上了年紀,腦子也糊塗了?通常意義上的反腐指向的是公職人員腐敗,公職人員難道屬於資產階級?!

現今的中國哪些是資產階級?反腐何時反到資產階級那裡去了?難道指的是柳傳志之流?何院士甚是委婉!

老一輩學者、科學家從來都是愛惜羽毛的,鮮有如此不甘寂寞、上躥下跳之徒,中科院該好好管管了。

莫要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古藺:如何利用本地資源,為野生獼猴群撐起「保護傘」? - 天天要聞

古藺:如何利用本地資源,為野生獼猴群撐起「保護傘」?

鄧小紅 瀘州觀察 魏傑/文圖「觀景台修好之後,大家看野生獼猴就更方便了,給我們也帶來了更多的人流量,也推動了我們周邊村民擺攤創收。」6月26日,古藺縣白泥鎮菜板村村民邱娟在野生獼猴觀景台的位置擺起了小攤。古藺縣地處烏蒙山區,轄區內佳木蔥蘢,成為眾多國家一級、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的「棲息樂園」。據統計,古藺縣境...
邁向高端的新材料|從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轉型升級之路 - 天天要聞

邁向高端的新材料|從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轉型升級之路

新華社太原6月27日電(記者王勁玉)普通的玉米澱粉「搖身一變」,成為儲能利器超級電容炭;隨處可見的石灰石在科技的加持下成為納米碳酸鈣;堅硬的鋼鐵可以像紙張一樣輕薄,徒手可撕開。在轉型發展大潮中,傳統原材料通過技術革新、應用創新,成為高端新材料,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材料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
美國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時機成熟時擊落國際空間站 - 天天要聞

美國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時機成熟時擊落國際空間站

據美國宇航局稱,SpaceX被指示從軌道上為國際空間站製造一艘拖船。為此,該公司將獲得8.43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拖船的準備和發射費用。但一切都不會早於商業軌道站準備就緒,這可能晚於 2030 年。圖片來源:NASA根據各種聲明,俄羅斯最早可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 天天要聞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嫦娥六號返回器25日攜帶月壤順利着陸,實現人類歷史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持續引發外媒的廣泛關注。  《紐約時報》刊文稱,中國成為首個從月球背面取回樣品的國家。嫦娥六號任務的樣品可能蘊藏着月球和地球起源的線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報道指出,此次任務攜帶的樣品是由中國國家航...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佈,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