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雅安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發佈了《四川省雅安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2023—2035年)》(以下簡稱「雅安行動計劃」)的編製背景、過程及主要內容。
2022年12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二階段高級別會議,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會議通過「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描繪了新的藍圖,近年來,在生態環境部和生態環境廳的有力指導和社會各級的鼎力支持下,雅安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走出了一條獨具雅安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新路」。
雅安市印發實施「雅安行動計劃」,旨在向全社會展示雅安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理念、舉措和決心,為全國、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雅安力量。
「雅安行動計劃」明確了2025年近期目標和2035年中遠期目標,從十一個優先領域,制定了36項行動。

發佈會現場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十一個優先領域包括:加快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全面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與評估、加強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科學開展生物多樣性遷地保護、開展氣候變化條件下山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
雅安市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雅安將以雅安生物多樣性公園和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片區建設為契機,着力於大熊貓故鄉、熊貓文化優勢的進一步打造和提煉,持續加強大熊貓「傘護」下川金絲猴、珙桐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啟動周公河、寶興河流域生態調查,打好「長江上游十年禁漁」攻堅戰,完善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保護好「動植物基因庫」。持續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教育基地建設,爭創生物多樣性保護教育示範區。不斷踐行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理念,更好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局面。
官方資料顯示,雅安位於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結合過渡地帶,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熱點地區,近70%的面積屬「岷山-橫斷山北段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9.42%,穩居全省第一,境內現有340隻野生大熊貓,是大熊貓國家公園關鍵區域、大熊貓科學發現地、模式標本產地和世界大熊貓文化發祥地;分佈有植物185科869屬3000多種,其中珙桐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10種,現存古樹名木16935株;記錄鳥類500多種,超過全省鳥類種數的三分之二,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綠尾虹雉和中華沙秋鴨,昆蟲「活化石」大衛兩棲甲;雅安遺傳資源豐厚優良,有齊口裂腹魚、重口裂腹魚、漢源花椒、石棉草科雞、雅安奶山羊等特有重要可食用遺傳資源,寶興裸裂尻和天全鮡等具有獨有遺傳多樣性物種僅分佈於雅安市局部地區,具有很大的保護和研究價值。
紅星新聞記者 蔣麟 圖據雅宣
編輯 王禾 責編 馮玲玲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