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量子糾纏?與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係?

2022年12月26日21:15:03 科學 1936

什麼是量子糾纏?與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係? - 天天要聞

什麼是量子糾纏

有人形象的比喻量子糾纏:如果兩個紙箱中分別有黑白兩隻球,把它們分隔無限遠。打開其中一個紙箱,發現是白球,另一個紙箱立刻就知道是黑球。如果其中一個顏色或形狀發生改變,另一個就會相應改變。因為它們的性質是整體的,同時它們之間的信息傳遞也無關能量。

大部分科學家將量子力學視為理解和描述自然的基本理論,解釋了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量子是現代物理的重要概念,它最早是由德國物理學家M·普朗克提出的。量子的範圍比較廣,它包括了波粒二象性、量子糾纏、量子疊加、量子吸引、量子干擾等等。

後來愛因斯坦的"思想實驗」在《物理評論》上發表了相關論文,核心內容就是描述量子糾纏的EPR佯謬。而「糾纏」這個詞是薛定諤看到愛因斯坦與波多斯基、羅森聯名發表的論文後,在給愛因斯坦的信件中首次提出的。

一對神奇的粒子可以在無視距離的完全分離後,仍能產生神秘的聯繫,這在愛因斯坦看來是違背了相對論的超光速限制的,是不可理喻的。(由於量子糾纏與相對論的速度極限嚴重不符,愛因斯坦譏諷其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量子糾纏成了一種純粹發生於微觀世界的現象,源於量子系統的不可分割性,各個粒子的性質無法被單獨描述,只能看作整體系統的性質。

當然,量子的種種奇異現象可以在高維空間下得到解釋。

什麼是量子糾纏?與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係? - 天天要聞

量子糾纏的能量來自哪裡

來自各粒子內部。處於糾纏態的兩個粒子,無論它們相距多遠,本質上是一個整體,由同一個波函數進行描述;一旦我們對其進行測量,波函數塌縮成兩個量子態,這種塌縮過程是同時的,無視距離的,塌縮結果也是隨機的,所以不能傳遞有效信息。

其中說到的「有效信息」,部分讀者可能難以理解,我們假設A有一段確定的信息A,要傳遞給B,那麼信息A就是有效信息,無論A通過什麼方式把這段信息傳遞給B了,都說明信息傳遞成功。

目前科學家能在數學上,精確預言量子糾纏的所有結果,以及結果的可能性,但是更深層的機制沒人說得清楚,或許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物理學能解釋的。

什麼是量子糾纏?與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係? - 天天要聞

量子糾纏的相互轉換

以情侶戀愛為例,闡明原理。如情侶間說分離的往往佔主導地位,為刺痛對方而比對方能量強,被說分手的一方因為丟失能量而本能窮追不捨,這種窮追實際上是在追自己丟失在對方身上的能量,等追回自己的能量後才會理智對待感情正式分手,所以往往出現的情況是,先追,追到對方答應複合後,又本能開始生氣或者厭倦了。

另外,像「量子吸引」也很好理解。量子之間是存在引力的,相同的事物總有相同的粒子相互吸引。這也暗示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一些緣分,比如人與人之間交往時,我們常常會和與自己愛好或是其他方面有相似之處的人來往得很好,彼此之間都有相互的吸引力。

人類與大自然也存在互相影響,負面的集體意識猶如病毒造成天氣惡劣變化,乾旱導致農作物歉收,還有地震、火山噴發等等。

量子能量轉換是維持宇宙間的各種粒子間的(或集體系統間的)相互平衡而產生的互引互斥的雙重反應。是超時空和超維度的上下傳遞媒介。且歸於混沌之中。

什麼是量子糾纏?與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係? - 天天要聞

科學並沒有那麼抽象,科學有時候也暗藏了一些人生哲理。量子糾纏,一個神奇的唯心論唯物論的轉換概念,一念入佛,一念入魔。量子糾結,無處不在,大到宇宙,小到微粒子微世界,上下左右,周而循環,動念則感之,一念超光速。什麼是量子糾纏?與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係? - 天天要聞

創作不易,您的每一次點贊、評論、轉發,對我們都是最好的鼓勵!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公共數據庫挖掘】牙線竟含「永久化學物」?6千人大數據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徑 - 天天要聞

【公共數據庫挖掘】牙線竟含「永久化學物」?6千人大數據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徑

利用公共數據庫發現牙線使用與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的複雜關係,看懂「挖數據」發文的黃金機會!關心健康的你,可能聽說過PFAS,一類被稱為「永久化學物」的有害物質,因其在環境和人體中極難降解而備受關注。它們存在於不粘鍋、防水服、食品包裝等眾多產品中。那麼,我們每天使用的牙線,是否也可能成為PFAS的暴...
【野聊聊氣象】「燒烤」or 蒸煮」 - 天天要聞

【野聊聊氣象】「燒烤」or 蒸煮」

【來源:黃山交通旅遊廣播】各位好,我是小野。昨天,我們進入了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小暑。此時,暑氣正濃、高溫頻發,南北方有的「蒸煮」有的「燒烤」,咱們黃山就好了,二者皆有。繼昨天「燒烤」之後, 受「丹娜絲」影響,周四之前我市將有一次風雨過程,
其實,《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韓子昂」 - 天天要聞

其實,《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韓子昂」

在電影《流浪地球》里,韓子昂作為重型卡車的高級駕駛員,執行着運送發動機推動燃料火石的任務。然而,《流浪地球》還是落後現實了。在內蒙古伊敏露天煤礦,重型卡車根本不需要韓子昂。幾百輛由中國華能、徐工集團、國家電網、華為聯合出品的全國首型取消駕駛室的純電無人礦卡——「華能睿馳」礦卡正在伊敏煤礦同時「打工」...
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孫大業逝世,享年88歲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孫大業逝世,享年88歲

訃告 | 沉痛悼念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大業先生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長,不負驕陽 - 天天要聞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長,不負驕陽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今天我們迎來夏天的第五個節氣小暑標誌着盛夏的登場俗話說:「小暑過,每日熱三分」小暑節氣期間正好趕上入伏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啟「蒸煮模式」這一時節,暑氣蒸騰全國從南到北,正是荷花競相盛放之時偶有清風拂過,滿塘荷香給炎熱的夏季添
享年94歲!哈工大教授嚴家騄逝世,訃告: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重大損失 - 天天要聞

享年94歲!哈工大教授嚴家騄逝世,訃告: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重大損失

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哈爾濱工業大學熱工專業創始人之一、哈爾濱工業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嚴家騄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4歲。嚴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於江蘇南通,1953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同年進入哈工大讀研,1985年任教授。歷任哈工大熱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熱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聞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號颱風 「丹娜絲」備受關注。最新消息顯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時,「丹娜絲」 為熱帶風暴級,颱風中心位於距離浙江省溫嶺市偏南方向約 190公里的東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 9 級(23 米 / 秒,約 83 公里 / 小時)。「丹娜絲」將先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8日早晨起逐漸轉向偏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