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你醒着的時候,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時間在做白日夢。這聽起來可能是對時間的巨大浪費,但科學家們認為存在即合理,否則,人類不會演化成花如此多時間做白日夢。
你和其他人的白日夢可能聽起來或感覺如此此類似,為了觀察你在處理事情、思考或做白日夢時大腦的哪些部分是活躍的,科學家們使用大腦成像技術,顯示這些區域血流量和能量消耗增加,說明這些大腦區域活躍,它們相互協作和交流,總的來說,它們被稱為執行網絡。當你開始走神時,一組不同的大腦區域變得活躍,這些區域就構成了默認模式網絡。
默認模式這個名稱聽起來好像什麼都沒發生,事實上,多年來,科學家們將這種活動模式與休息聯繫在一起。但仔細觀察會發現,當我們重溫記憶、思考計劃和希望時,沒錯,還有當我們的思緒在狂野的白日夢中遊盪時,這些都是活躍的大腦區域。
思維會徘徊在徒勞或令人苦惱的地方,會對過去的負面事件耿耿於懷,比如爭吵。它也可以轉到中性的日常事務上,如計劃如何度過下午的剩餘時間。但是,走神真正有趣的地方是當它跨越到並非你有意引導的天馬行空的聯想領域,這種走神與想法和積極情緒的增加有關。有證據表明,白日夢可以幫助人們設想實現其目標的方法,以及駕馭人際關係和社會狀況。 科學家們認為,這一過程可能有兩個基本部分:由默認模式網絡產生的自由流動的想法和自發想法的生成階段,然後是由執行網絡的邏輯思維驅動的從生成爆發中選擇、發展和追求最佳想法的過程。許多影像研究表明,這兩個網絡同步工作是創造性思維的關鍵條件。
綜合來看,這些證據清楚地表明,執行網絡的邏輯領域和默認模式網絡的想像領域密切相關。正如你所看到的,當默認模式網絡在做白日夢時,執行網絡仍在發揮作用。在青少年中,前額葉皮質和其他與執行功能有關的區域仍在發育中,但青少年完全有能力思考他們的問題和目標,特別是在給予他們獨立思考空間的時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