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放開後,陽性感染者到處竄,該怎麼辦?鍾南山院士給出答案

2022年12月23日21:50:08 科學 1595

導語:不知不覺,新冠病毒已經陪伴人們將近三年之久,在這三年新冠病毒對人類的危害也變得越來越小,甚至其癥狀接近於流感。

經過國家疫情防控指揮部以及各類專家的討論,中國已逐漸實施全面開放化政策,現如今處於全面開放初期,我們會發現無論是核酸陽性人群,還是核酸陰性人群都會共同出入各種公共場所。

這時就會有很多人充滿疑慮,如果陽性患者到處亂竄,那麼自己的安全應該怎麼保障呢?對此,鍾南山院士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完全放開後,陽性感染者到處竄,該怎麼辦?鍾南山院士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01

完全放開後,陽性感染者到處竄,該怎麼辦?鍾南山院士給出答案

——做好自我防護

面對滿大街的陽患者,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自我防護工作,很多人認為已經陽過一次之後肯定會出現抗體,所以不用再擔心,在外出的時候也不需要再做防護。

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病毒也分很多毒株,在剛剛轉陰之後,身體抵抗力還沒有完全上去,這時候不做好防護工作的話,很容易造成二次感染,復陽的可能特別大。所以無論是陰還是陽人員,都必須要做好防護。

完全放開後,陽性感染者到處竄,該怎麼辦?鍾南山院士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 沒有接種新冠疫苗的人,應儘快完成接種

多項研究顯示,與完成全程或者加強免疫新冠病毒疫苗的人相比,沒有接種疫苗的人住院風險、重症和死亡的風險更大,而這些風險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降低。

接種疫苗半年後,抗體水平會出現下降,而接種第二針加強針後可以產生更高水平的抗體,所以我們建議在沒有感染前,沒有接種疫苗的,要儘快接種疫苗。

——家裡儲備抗原檢測試劑和一些針對性的藥物

可適當購買連花清瘟顆粒、清感顆粒等;如出現發燒、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癥狀,可適當服用泰諾、康泰克等復方感冒藥以及抗原檢測試劑。

如癥狀已嚴重影響患者休息和睡眠,可服用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非處方退燒藥或解熱鎮痛葯。

完全放開後,陽性感染者到處竄,該怎麼辦?鍾南山院士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增強身體免疫力

強大的自身免疫力是體內的「口罩」、是機體無形的「保護傘」、是阻止病毒入侵的「護城河」,機體最終把病毒清除掉,不是靠藥物,而是靠機體自身的免疫系統。那麼,如何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保證營養充足:日常生活中要多攝入蛋白質以及維生素含量比較豐富的食物,比如豆製品、魚肉、瘦肉、牛奶等,多吃這些食物能夠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的效果。

適當運動:平時還要適當地參加戶外運動,比如跑步、爬山、游泳等,能夠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每次的運動時間要保持在30~40分鐘以上,而且每周可以運動3~4次。

保證充足睡眠: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每天要早睡早起,盡量不要熬夜,睡眠時間盡量要保持在8小時以上,也能夠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完全放開後,陽性感染者到處竄,該怎麼辦?鍾南山院士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02

病毒的毒性,隨着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弱

鍾南山院士認為,奧密克戎的擴散速度和潛伏性雖然比以前強很多,但是毒性也弱了很多。

比如廣州,所有陽性感染者中,沒有一例是重症患者,大部分都是無癥狀感染者。鍾南山表示,經過與病原體專家的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病毒的毒性會被削弱。

導致新冠病毒毒性變弱的原因:

1、基因突變

由於RNA(核糖核酸)病毒缺乏校對的活性,一般在新型冠狀病毒在複製的過程中,會導致病毒基因組細胞發生變異,而逐漸出現變弱了的現象。

完全放開後,陽性感染者到處竄,該怎麼辦?鍾南山院士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2、接種疫苗

隨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染,在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出以後,由於大部分健康人群接種了此疫苗,因體內存在了對抗病毒的抗體,因此會使新型冠狀病毒的毒性逐漸變弱。

3、防護措施加強

由於每個人群加強了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防護措施,如外出時佩戴口罩,盡量減少外出聚會的次數,以及對周圍環境進行消毒等,也可以讓新型冠狀病毒的毒性逐漸變弱。

完全放開後,陽性感染者到處竄,該怎麼辦?鍾南山院士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鍾南山院士表示,目前,預防重點應從預防感染轉向預防重大疾病,加強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是下一步的關鍵。

根據團隊模型,預計廣州第一波感染高峰可能來自明年1月中上旬至2月中旬,3月中上旬將進入穩定階段,樂觀的是,明年上半年將恢復疫情前的生活狀態。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我國近海將有5~7級風 - 天天要聞

我國近海將有5~7級風

一、近海海域天氣實況 5月10日14時至11日02時,東海北部海域出現了5~6級、陣風7級的西北風,東海南部海域、台灣海峽、南海北部海域、北部灣出現了5~6級、陣風7級的東北風或偏北風。 ....
這位活到117歲的超級老人去世後,科學家發現她的基因強得可怕 - 天天要聞

這位活到117歲的超級老人去世後,科學家發現她的基因強得可怕

圖片來源:Unsplash《環球科學》雜誌迎來了自己的播客節目歡迎訂閱《環球科學》播客,每月更新一次,聽科學家與我們編輯一同探討形形色色的科學問題。在最新一期節目中,我們有幸邀請到了《環球科學》多次合作的譯者、兩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跟我們聊了聊青春期可以培養的能力和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視角。撰文|clefable審...
我國科學家實現基於主動光學強度干涉的合成孔徑成像 - 天天要聞

我國科學家實現基於主動光學強度干涉的合成孔徑成像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張強、徐飛虎等人聯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單位,首次提出並實驗驗證了主動光學強度干涉技術合成孔徑技術,實現了對1.36公里外毫米級目標的高分辨成像。
發現罕見「幽靈之花」 貴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員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幽靈之花」 貴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員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近日,在貴州省林業局組織開展的全省野生蘭科植物監測過程中,科研人員首次發現貴州植物新紀錄屬——杜鵑花科假沙晶蘭屬,以及隸屬該屬的兩個貴州新紀錄物種——浙江假沙晶蘭和球果假沙晶蘭,它們因獨特的外觀和神秘的生長習性被稱為「
科學之美丨來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計算機」 - 天天要聞

科學之美丨來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計算機」

水、脂肪和蛋白質,三種平平無奇的物質,為何能承載人類的智慧與情感?大腦的功耗相當於一個14瓦燈泡,為何能實現強大的認知能力?人類如何用科技對抗大腦深處血管上的「微型炸彈」?在2024年「科技跨年秀」——總台「科晚」的舞台上,特別呈現了《科學之美》的演講和舞蹈。為了呈現更多維度震撼人心的科學之美,總台社教節...
流浪太空53載 蘇聯「宇宙-482」探測器墜回印度洋 - 天天要聞

流浪太空53載 蘇聯「宇宙-482」探測器墜回印度洋

據央視新聞消息,據俄新社10日消息,蘇聯於1972年3月發射的「宇宙-482」自動探測器近日已墜入雅加達以西的印度洋海域。該探測器原計劃飛往金星,由於助推器故障,未能脫離地球軌道。隨着時間推移,探測器的高度越來越低,最終墜回大氣層。該裝置直徑約一米,重量不到500公斤。(總台記者 程謨)編輯 毛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