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然觀察節走進房山

2022年11月02日14:09:18 科學 1312

都說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可是你知道嗎?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秋天的大自然各種動植物都忙碌着準備度過寒冷的冬天,掉落變黃的樹葉、冬眠的動物都有着自己越冬的辦法,在秋天的一個周末里跟隨「中國自然觀察節」志願者的隊伍來到了北京房山刺蝟河的岸邊,尋找秋天離開的「腳印」。

在隊旗上籤上自己的名字,是一種承諾,承諾作為「中國自然觀察節」志願者的一種責任。

中國自然觀察節走進房山 - 天天要聞

中國自然觀察節志願者簽到儀式

跟隨領隊老師在刺蝟河的沿岸尋找秋天的「腳步」,在領隊老師的口中了解到:樹葉的分類、樹葉的結構、葉片、葉肉、葉脈、葉柄在樹木光合作用中又發揮着怎樣的作用。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葉脈就像身體流淌的血液,樹木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營養通過葉脈傳遞到了樹葉的每個部分,而返過來葉片能夠讓樹木更好光合作用,因為有了樹葉的參與大樹才能更好的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這也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也是屬於大自然的「浪漫」。

再來上一場特殊的比賽,讓回想到了兒時的記憶,小時候葉梗拔河我可是一個高手。

中國自然觀察節走進房山 - 天天要聞

志願者特殊的拔河比賽

在領隊老師的建議下我們每人都認領了一棵自己的樹,測量出它的周長,拍下它的秋天的樣子,再過兩周再來看看它有哪些變化,記錄下氣溫的變化,觀察氣溫對樹木的影響,不僅是小志願者興緻勃勃的參與,我也不知不覺沉入其中,大自然有着它獨有的神奇魅力,總能讓我們不知不覺的愛上它。

中國自然觀察節走進房山 - 天天要聞

志願者老師帶領測量樹榦周長

中國自然觀察節走進房山 - 天天要聞

小志願者們測量環境溫度

中國自然觀察節走進房山 - 天天要聞

志願者們製作觀察筆記

參與到這樣的公益活動中我才能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之處,不僅在於春日裏漫山的鮮艷,也不是秋日裏一片五彩的落葉,冬日裏的銀裝素裹也不能表達它的美麗,大自然之美更像是一本書,有的人從中讀出了做人的道理,有人從中學會了寬容豁達......

不了解便不存在真的愛,當我們置身大自然中,一草一木的世界便呈現在我們面前,了解它們後,便明白了大自然是需要保護的,也需要我們的愛護,我們不能一味地索取。

中國自然觀察節走進房山 - 天天要聞

中國自然觀察節志願者合影

在活動結束的時候,一位志願者提議撿拾一下身邊的垃圾,一群人便行動起來,將沿河兩岸的生活垃圾撿拾起來,用行動來表達自己對生態公益的支持。

中國自然觀察節走進房山 - 天天要聞

小志願者撿拾垃圾

「中國自然觀察節」活動通過遊戲、比賽、互動、講解讓志願者深度參與、了解動植物的奧秘,讓志願者愛上大自然從而發動志願者參與生態保護,這種「因愛而愛」的科普教育方式是生態公益路上新的探索,對生態保護的長遠發展也更有意義。

「中國自然觀察節」是由中國綠化基金會於2016年發起的公眾體驗類自然教育活動。活動充分藉助自然環境,聯動愛心企業和專業機構,通過專業科普、自然課堂、自然遊戲、分享互動等多種形式,營造公眾參與並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氛圍,向全社會傳遞生態保護價值理念,倡導環境友好的生活方式。

中國自然觀察節活動今後還會運用多種形式,將自然科學、自然美育、自然文學、自然音樂等,帶到愛好者身邊。同時幫助更多愛好者建立志願者分隊,提供更多資源。不論年齡大小,都可以成為中國自然觀察節的傳播者和參與者,為我們美好的自然環境踐行公益行為。

如果你也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如果你也熱愛大自然,歡迎你加入我們,讓我們一起為大自然做些什麼。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享年94歲!哈工大教授嚴家騄逝世,訃告: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重大損失 - 天天要聞

享年94歲!哈工大教授嚴家騄逝世,訃告: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重大損失

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哈爾濱工業大學熱工專業創始人之一、哈爾濱工業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嚴家騄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4歲。嚴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於江蘇南通,1953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同年進入哈工大讀研,1985年任教授。歷任哈工大熱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熱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聞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號颱風 「丹娜絲」備受關注。最新消息顯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時,「丹娜絲」 為熱帶風暴級,颱風中心位於距離浙江省溫嶺市偏南方向約 190公里的東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 9 級(23 米 / 秒,約 83 公里 / 小時)。「丹娜絲」將先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8日早晨起逐漸轉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 天天要聞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關注+星標,好搭檔不錯過7.7本周值得讀來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發表,我們為您精選呈現。1.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2. 並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與慢性炎症相關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擬態是否成功取決於觀察者的視角心理學 |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 天天要聞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賴、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複使用並借鑒的科學,它能帶來更快、更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以及更為廣泛的益處,而開放獲取(Open Access)是這一切的基礎。以OA形式發表研究,也能為研究人員和作者帶來影響力和可見度等諸多益處: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優勢,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廣的影響范...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 天天要聞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速度的理解往往基於牛頓力學體系下的相對速度概念。比如,當我們坐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上,觀察到車外的物體在以一定的速度向後移動,這個速度是相對於汽車這個參考系而言的。然而,光的速度卻截然不同,無論在何種參考系中測量,光在真空中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 天天要聞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本源量子今日宣布自主稀釋制冷機獲國際訂單,將批量出口「一帶一路」國家,標誌着我國自主量子計算核心裝備在國際化進程中邁出關鍵一步。▼ 本源 SL400 稀釋制冷機稀釋制冷機是超導量子計算機的關鍵核心設備之一,能夠為量子計算機提供接近絕對零度(IT之家註:-273.15℃)的極低溫運行環境,除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