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變異是常態不應大驚小怪

2022年10月14日14:17:40 科學 1498

近日再有新冠病毒變異病毒株進入香港。之前的麻煩還沒解決,新毒株又來了,不免引起了部分人群的恐慌。但新型毒株的出現是必然的,變化是常態,根據過往對新冠毒株變異的經驗,如果還是有人恐慌,那就太過於無知了。

病毒變異是常態不應大驚小怪 - 天天要聞

衛生防護中心公布,近期發現兩宗輸入個案涉新型變異病毒株,分別是造成新加坡疫情反彈的BA.2.75.2,以及首次在香港出現的XBB.1亞系病毒,兩宗個案患者均為無癥狀感染。而XBB.1亞系屬Omicron分支,是從BA.2譜系繁衍出的變種,該病毒在新加坡及印度早前曾出現。

病毒變異是常態不應大驚小怪 - 天天要聞

這次新變異毒株傳入香港,很多人一聽說變異毒株就覺得很恐懼,實則是一種無知的表現,因為病毒變異是常態,不是只有新冠病毒才變異。就拿以前的SARS病毒來說,它並不是真的就沒有了,2005年國家公共衛生中心就得出結論,SARS-CoV M基因有隨流行時間推移突變逐漸增大的趨勢,只是後面沒有人因為此病毒發生死亡,所以到現在沒有人再提及它了。

同樣的,包括流感病毒,它是一種造成人類及動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在感染人類的三種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有着極強的變異性,並且是變異最為頻繁的一個類型,每隔段時間就會發生一個抗原性大變異,產生一個新的毒株。除此之外,自然界中,各種病毒都總是在變異的。病毒變異不是新聞,病毒不變異才是新聞。

新冠病毒受到不成比例的關注

之所以新冠病毒是變異那麼多,是因為大家對它盯得太緊了,不斷地去給它做基因排序。實際上隨着時間的推移,病毒的遺傳密碼會不斷變化,積累突變,新變種會繼續出現,一些變種則會被取代消失。當兩個或多個毒株交換了遺傳物質後,很大可能會出現重組病毒,類似於雜交,重組病毒通常會繼承某些毒株的特徵,重組過程自然發生,是病毒變異的常態。

病毒變異是常態不應大驚小怪 - 天天要聞

重組後的病毒可以產生具有獨特表型特徵的新基因型,傳播性和毒性也隨之變化。但變異的方向是隨機的,有可能變強,也有可能變弱。根據過往對新冠病毒的經驗來看,從Alpha到Delta再到Omicron,每次新毒株普遍傳播力相對更強,但是毒力也相對更弱。

所以說病毒變異未必是加強,而是病毒走向常態化的一個必經階段,最後經過一波一波的洗牌之後與人類越來越和平共存,這也是新冠病毒變異的大致趨勢。從這個角度而言,變異的發生是好事而非壞事。大家面對新的變異毒株的時候不必驚慌,應該用科學的眼光看待。

文:吳桐山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養樂多亮相益生菌與健康研討會,持續支持益生菌科研與科普 - 天天要聞

養樂多亮相益生菌與健康研討會,持續支持益生菌科研與科普

5月19日-21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養樂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支持的「第二十屆益生菌與健康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大會着眼於益生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進益生菌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作為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養樂多支持主辦的
「85後」孔大力任國家天文台副台長、上海天文台台長 - 天天要聞

「85後」孔大力任國家天文台副台長、上海天文台台長

近日,中國科學院黨組發佈任免通知,經研究,決定:孔大力同志任國家天文台副台長(兼);免去沈志強同志國家天文台副台長(兼)職務。孔大力同志任上海天文台台長(試用期一年);免去沈志強同志上海天文台台長職務,保留正局級。孔大力,男,1985年11月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上海天文台天文地球動力學中心「行星物理與...
又是「投毒」又是「捅刀」,動物的愛情世界真的震碎三觀! - 天天要聞

又是「投毒」又是「捅刀」,動物的愛情世界真的震碎三觀!

熟悉刑偵推理類作品的朋友們,肯定對氰化物印象深刻——畢竟很多受害角色,都是只沾了一丁點劇毒的氰化物就飲恨當場。然而,在無奇不有的自然界,氰化物也可以成為傳情達意的禮品。不僅如此,動物「情侶」之間還有很多讓人大跌眼鏡的危險互動,在這個 520
這樣吃飯,真的可能會讓你變禿!但很多人還以為超健康 - 天天要聞

這樣吃飯,真的可能會讓你變禿!但很多人還以為超健康

過去十年里,間歇性禁食已悄然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據《自然》雜誌報道,一項統計發現,2023 年美國超過 10% 的成年人都在實踐這種飲食方式。在互聯網上也只需略加搜索,就能發現各種間歇性禁食的指南,教你如何具體操作,給身體帶來種種益處。
蜻蜓和蚯蚓「加入」《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 天天要聞

蜻蜓和蚯蚓「加入」《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22日發佈《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5版,共收錄物種及種下單元162717個,並首次收錄了蜻蜓和蚯蚓。「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生物物種名錄則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物多樣
OpenAI在阿聯酋啟動「星際之門」項目,計劃擴展至亞太地區 - 天天要聞

OpenAI在阿聯酋啟動「星際之門」項目,計劃擴展至亞太地區

【TechWeb】近日,OpenAI聯手G42、甲骨文、英偉達、軟銀和思科等公司,共同宣布打造「星際之門阿聯酋」(Stargate UAE),這是OpenAI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平台Stargate的第一個國際部署項目。作為「OpenAI for Countries」倡議下的首個合作夥伴項目,OpenAI正在與G42合作,在阿布扎比阿聯酋-美國人工智能園區(UA
於涵洋課題組JACS:TNA酶催化RNA天然連接 - 天天要聞

於涵洋課題組JACS:TNA酶催化RNA天然連接

蘇糖核酸(TNA)是一種非天然核酸,結構簡單(圖1),能像RNA一樣鹼基配對,也能摺疊形成功能性結構,因此被視作生命起源早期可能的遺傳物質。而且,TNA具有優異的抗核酸酶降解能力,在生物醫學應用中展現出潛力。圖1. TNA與RNA的化學結構
「唯論文」如何破?清華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唯論文」如何破?清華給出答案

清華大學學子正在上課路上。清華大學供圖 在清華大學研究生評價體制改革的進程中,從2019年起有4份文件圍繞一個主題密集出現:《清華大學關於完善學術評價制度的若干意見》發佈,提出「克服學術評價中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傾向」的導向;修訂的《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和《攻讀碩士學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