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發表在2月份《科學美國人》雜誌上的文章,標題為The exercise paradox(運動悖論),報道中科研人員通過兩組實驗得出結論:
每個人的每日能量消耗是固定的,只靠運動無法實現減肥。
可能你看到這裡眼眶會微微濕潤:「怪不得我每天早起跑步,累成狗都沒能把體重減下去」。
看到這個違反常識的結論,肯定會有疑惑,不少成功減重的「胖友」們會有一百個例子反駁,不如我們先一起來看看科學家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吧。(如果對實驗沒興趣,可以直接拉到文末看科學家認為怎樣才是有效的減肥方法。)
第一個實驗
在第一個實驗中,科學家跟蹤調查了一個生活在非洲坦桑尼亞荒原上的族群,他們是哈扎人,是世界上最後一批以狩獵、採集為生的族群,被稱為「世界上最辛苦的人」。女性在黎明時就出門採集食物,男性則外出幾里地用弓箭狩獵,直到傍晚才能回家,繼續照顧孩子和干雜活。
為了找到能量與運動的關係,科學家用雙標水法(the doubly labeled water method)檢測了哈扎人每天的總能量消耗,結果卻驚訝地發現,儘管他們每天做着辛苦的體力活,但哈扎人的檢測數據和享受現在生活的普通城市居民沒有顯著差異。經過統計學的數據處理後得出,哈扎男人每天攝入並消耗約2600卡路里,哈扎女人每天是約1900卡路里,這和美國或歐洲的成人一致的。
第二個實驗
在2008年,芝加哥洛約拉大學的研究者比較了芝加哥的非洲裔女性和尼日利亞的農村婦女,以及世界各地的98份樣本。結果發現,雖然城市人享受着現代生活便利,農民每天需要從事重體力勞動,但是他們消耗的能量都是一樣的!
為了研究個體差異,他們還做了進一步的實驗,給300多名測試者戴上計步器測試他們每天的運動量,同時用雙標水法測量每日消耗的能量,再進行對比得出結論。
在這些測試者中,既包括非常活躍、運動量很大的人,也包括中度活躍的一般人,以及每天只進行少量運動或從不運動的懶人。
結果發現,平均下來,每天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人和進行適度運動的人相比,能量消耗的差異並不明顯,適量運動的人只是比懶人平均多消耗了200卡路里,大概是一杯牛奶的熱量。
總結
這些試驗證明,運動並不能顯著增加人體的總體能量消耗,人體的適應性,會保證人每天消耗的能量基本固定,並不會因為運動而大量耗能。
文章指出,減肥的關鍵並不在於運動,人體的適應性,會保證人每天消耗的能量基本固定,並不會因為運動而大量耗能。
既然我們每天消耗的能量固定,那我們運動時所需要的那些能量是從哪裡來的呢?
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也暫時還無法準確地回答。
還有一種可能是,運動比較多的人,體內會自發減少一些看不見的能量消耗,比如從器官和細胞的層面進行了節能。
那運動的意義在哪裡呢?文中也說了:「運動對於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系統功能有很大作用,還可以增強大腦功能,幫助人們更健康地變老」。
有效減肥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才能有效地減肥?科學家給出的答案是:主要是調整飲食結構,同時進行適量運動。調整飲食用來控制體重,運動用來保持健康和活力。
關注評論點贊轉發,帶你了解更多健康知識[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