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新品種 你認識幾種

2022年07月06日06:12:18 科學 1148
這些新品種 你認識幾種 - 天天要聞

「金心雙色」簕杜鵑

這些新品種 你認識幾種 - 天天要聞

矮牽牛「廣州1號」。花朵碩大,花徑最大可達10厘米,比一般矮牽牛大三分之一。特別適合廣州地區高溫濕熱的天氣,適合花壇、花境及盆栽等多種種植方式。

這些新品種 你認識幾種 - 天天要聞

超群。由毛稔和印度野牡丹雜交後代中篩選而來,為常綠直立大灌木,高1.2~2.5米。該花花大葉大,花徑達10~13厘米。花果期幾乎橫跨全年,盛花期為5月底至6月中下旬。

這些新品種 你認識幾種 - 天天要聞

心愿。從毛菍和細葉野牡丹的F1實生苗中選育而來。高0.5~2.0米, 株型舒展。花期6~8月,果期7~10月。

這些新品種 你認識幾種 - 天天要聞

長春花「紫霞仙子」

這些新品種 你認識幾種 - 天天要聞

「巴西紫」簕杜鵑

這些新品種 你認識幾種 - 天天要聞

粉扇月季。對耐熱耐濕的月季品種進行篩選與綜合評價,篩選耐熱性優秀的品種。篩選的品種中粉扇和金鳳凰是南方應用較多的2個月季品種。

這些新品種 你認識幾種 - 天天要聞

天驕2號。是「天驕」後代中變異而來,株高可達1.2~1.5米。花瓣淺紫色或玫瑰紅色,邊緣微皺似裙邊。6月初花,盛花期為8月中下旬到9月中下旬,果期9~11月。

這些新品種 你認識幾種 - 天天要聞

雲彩。由毛稔和印度野牡丹雜交後代中篩選而來。該品種幾乎全年為花果期,盛花期為5月底至6月中下旬。與親本毛稔相比較,葉片、花朵更小,花量更多;適應性更強,不易退化。

這些新品種 你認識幾種 - 天天要聞

天驕。由野牡丹為母本、毛菍為父本的F1代實生苗中選育而來。

這些新品種 你認識幾種 - 天天要聞

美麗異木棉。先花後葉,冬春季花團錦簇、滿樹奼紫,是庭院綠化和行道樹的優秀樹種。

種質資源不斷創新的野牡丹、耐熱耐高溫的矮牽牛、耐濕熱的月季……近年來,廣州植物科研不斷取得突破,接連攻克瓶頸技術,種質資源創新呈「井噴」式增長。目前廣州已經建成廣州園林植物科技資源圃、全國首個國家野牡丹科種質資源庫,收集保存觀賞植物3000多個品種,獲植物新品種7個,先後推廣應用美麗異木棉等新優植物100多種,在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的實驗園圃里,一些未曾見過,又或是似曾相識的植物品種,會讓人目不暇接,神奇的萬花園裡,豐富的廣州綠化美化資源物種,讓人嘆為觀止,這裡為「廣州花園」等重大花城建設項目儲備豐富的植物資源。

近日,記者走進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一探近年來廣州植物科研誕生的那些「明星」品種。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全傑 通訊員穗林園宣、程仁武、吳超

看點1:野牡丹種質資源全國最多

走進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恍如走進植物界的百科全書。最為吸引眼球的當屬野牡丹,作為全國首個國家野牡丹科種質資源庫,這裡收集保育全國最多的野牡丹種質資源——76種;獲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野牡丹新品種——5個;突破組培繁殖技術——2種。

在野牡丹品種中,近年來培育的新品種「天驕」「心愿」「超群」「雲彩」「天驕2號」,受到廣泛關注。

「『天驕』是以野牡丹為母本、毛菍為父本的F1代實生苗中選育而來。」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代色平說,相比之下,另外一種新品種「超群」,造型更為可愛獨特。「它是毛稔和印度野牡丹雜交後代中篩選而來,該花花大葉大,花徑達10至13厘米。」代色平說。

在野牡丹花叢中,記者還看到了花色呈淺紫色的品種。該品種特別之處在於花蕊像花瓣般,捲成一團球狀,形成花瓣的內環,獨特别致。「這是『心愿』品種,是從毛菍和細葉野牡丹的F1實生苗中選育而來。」代色平說,「心愿」為常綠小灌木,高0.5至2.0米,株型舒展,不過花期和果期稍短,分別只有6至8月和7至10月。

不過,要比花果期,那就不得不提新品種「超群」。「該花最為特別之處,是花果期幾乎橫跨全年,盛花期為5月底至6月中下旬。」代色平介紹說。

看點2:矮牽牛「廣州1號」逐步推廣

在高溫高濕地區,是不利於草花生長的,特別是夏季高溫時,花卉品種更會因為氣溫原因而令品種減少。不過,歷經10年,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終於攻克廣州夏季高溫少花景觀難題,培育出矮牽牛新品系F1代種子,該新品種被命名為矮牽牛「廣州1號」。

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劉國鋒教授2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矮牽牛的研究和新品種培育。他告訴記者,矮牽牛「廣州1號」最大的特點就是花朵碩大,花徑最大達10厘米,比一般矮牽牛大三分之一。

「而且它的花緣有波浪,似裙擺;花色也很特別,花粉紅至淺粉色漸變,具白色暈斑;花朵還具有淡淡香氣,花色典雅,是矮牽牛中少有的特質,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劉國鋒說,矮牽牛「廣州1號」相比於一般矮牽牛的柔弱、纖細,新品種的抗性更好,不容易倒伏,在抗病性、抗逆性和耐雨性上都表現出明顯的優勢,特別適合在廣州地區高溫濕熱的天氣種植。

據悉,矮牽牛是全球廣泛栽培應用的重要草花,享有「花壇植物之王」的美譽。然而,目前我國栽培應用的矮牽牛品種基本來自國外,這些品種對我國氣候條件尤其是華南地區的濕熱天氣適應性差。因此,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能夠更加適應我國氣候條件的矮牽牛新品種尤為重要和迫切。

據介紹,下一步,矮牽牛「廣州1號」將結合廣州的公園花鏡、道路綠化等打造新優品種示範點,逐步推廣應用。

看點3:選出16種簕杜鵑綠化橋樑

橋樑綠化有一定的建植困難,汽車尾氣嚴重、粉塵多,夏季高溫、冬季寒冷,橋樑荷載有限、綠化空間受限等。針對這些困難,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2004年開始試種簕杜鵑、馬櫻丹、紫芸藤等攀援植物,開展植物品種的試驗篩選。其中,簕杜鵑在眾多試種的植物中長勢最好、抗性最強,脫穎而出。

據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院長阮琳介紹,近年來,為不斷豐富橋樑綠化景觀,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收集了200多個簕杜鵑品種,從觀賞性、生態適應性、開發應用潛力三方面,優選適用於橋樑綠化應用的品種,目前已有16個品種上橋應用。「目前已建成簕杜鵑種質資源圃,收集簕杜鵑種質資源300多份,是目前國內收集簕杜鵑種質資源最多、品類最全的其中一個資源圃。」她說。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花色和栽培應用取得了優秀成績,在基因組學研究方面,廣州完成了三角梅轉錄組測序,篩選出調控三角梅花色形成的相關基因,開展了野牡丹和三角梅的植株再生與多倍體誘導研究,為生物技術育種技術打下堅實基礎。

阮琳向記者展示了近年的最新品種,其中「巴西紫」簕杜鵑,枝繁葉茂,枝條柔軟,披散生長,抗性強,生長旺盛,終年有花,適合戶外生長。還有「金心雙色」簕杜鵑,其葉和花都十分特別,葉片有金色斑塊,花色變化豐富,洋紅、白色經常分枝開。值得一提的是,該花全年均可開花,非常適合「花城」廣州的特色。

關於花,廣州還有這些創新成果

耐濕熱月季種質創新

建成月季種質資源圃,收集保育300多個適宜華南地區的耐熱性強、抗性高、觀賞價值高的月季品種,突破月季難以在濕熱地區應用瓶頸。篩選10餘種成功在花城廣場、大夫山森林公園推廣應用。

月季為薔薇科薔薇屬多年生常綠或半常綠灌木,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具有花型優美、花色豐富、品種多、花期長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庭院、道路綠化帶、公園以及其他園林綠地。

美麗異木棉

1984年廣州引進的第一批美麗異木棉,在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生根發芽。此後,該院通過馴化、嫁接技術,培育出花期長、花量大、花色艷、冠幅正、成年樹樹榦呈酒瓶狀等特色優良株系。經過多年推廣應用,美麗異木棉在廣州綻放,扮靚花城廣州。

蘭科植物種質創新

建立蘭花種質資源圃,收集保存蘭科植物647種,包含石斛屬235種、兜蘭屬 99種;開展雜交育種,培育研發自主產權品種,目前已選育出具有特異性和穩定性的新株系6個。

收集推廣林木良種資源

建立鄉土植物資源圃,收集鄉土植物種350種,其中榕屬植物種質資源68種;珍貴樹木園林化應用良種60種;篩選高效固碳樹種12種;收集保健功能樹種30種;收集經濟林木50種;推廣應用苗木30餘萬株。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 天天要聞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嫦娥六號返回器25日攜帶月壤順利着陸,實現人類歷史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持續引發外媒的廣泛關注。  《紐約時報》刊文稱,中國成為首個從月球背面取回樣品的國家。嫦娥六號任務的樣品可能蘊藏着月球和地球起源的線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報道指出,此次任務攜帶的樣品是由中國國家航...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佈,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着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