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曾經讀過《昆蟲記》,對法布爾筆下的昆蟲世界充滿了嚮往,時常去翻開石頭或檢查葉片,尋找那些躲藏在深處的小小昆蟲。如今年歲漸長,反而逐漸對自然界中的昆蟲產生了莫名的恐懼,臭蟲、蟑螂、蜱蟲、蚰蜒等等,每次突然出現都會讓我驚恐萬分。
直到本書的出現,讓我重新找回了孩童時對昆蟲的熱愛和好奇,也學會了許多不曾了解的昆蟲知識。這套昆蟲口袋書共分為五冊,分別介紹了昆蟲的半翅家族、直翅家族、蝴蝶家族、蜻蜓家族以及甲蟲家族。本書的攝影師是唐志遠老師,他有着豐富的生態攝影經驗,每一張精美的圖片背後都是誠意滿滿的精心製作。下面,根據昆蟲的種類區分,依次對本書進行簡單的介紹。
一、半翅家族
本冊的文字部分是由著名的科普作者張辰亮完成的,正如小亮老師在序言部分所講的,這套書很適合培養讀者對昆蟲的興趣,對於研究昆蟲習性,科普昆蟲知識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半翅目昆蟲,在定義上半翅目的前翅分為兩種結構,前半部分為革質,後半部分為膜質。半翅目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從廣義上來說有很多種昆蟲,本書從狹義的半翅目開始介紹,主要是蝽類昆蟲。
蝽類昆蟲的色澤鮮艷,有着很高的辨識度,其中屬於生態害蟲的種類也不在少數,常見的臭蟲也屬於此類昆蟲。蝽類昆蟲的分佈十分廣泛,甚至不僅僅局限於陸地,海洋中亦存在蝽類昆蟲。通過介紹蝽類的誕生、成長、成熟以及常見的蝽類昆蟲種類,我們得以了解這類昆蟲的習性,在文末甚至列舉了捕捉和飼養蝽類的方法,讓昆蟲愛好者能夠更好的觀察這些小生物。
二、直翅家族
直翅目的區分並非如字面意義,與其說是通過翅膀,不如說是通過腿來判斷。直翅目昆蟲擁有強壯的後足,適合跳躍,常見的有螞蚱、蛐蛐兒、蟈蟈兒等。相比於半翅目,直翅目更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畢竟直翅目還有一個巨大優勢,那就是它們可以通過翅膀來鳴叫。
直翅目同樣是一個龐大的家庭,西方有位昆蟲學家甚至表示,直翅目的種類繁多到它們的名稱多至無窮。其實要區分它們,先通過它們的生活習性分為植棲派、洞棲派和土棲派。
土棲派著名的代表昆蟲當屬「大力士」螻蛄,中國北方俗語中也曾提到過這種穿行於地下的小蟲,不過這傢伙可是十足的害蟲,專門禍害農作物的根系。
洞棲派代表昆蟲則是跳遠高手蟋蟀,當然,中國文人也對這種善鳴的小蟲情有獨鍾,還有一個雅號——促織。蟋蟀雖然藏身草木洞穴之間,卻從不吝嗇自己的歌喉,真是昆蟲界的歌唱家。
植棲派當屬螽斯科昆蟲,這種昆蟲分佈廣泛,而且種類繁多,與蟋蟀類似,螽斯也是一種善鳴的昆蟲,有時候你循聲找去,一隻隱藏在草叢中的螽斯或許正在縱聲高歌。
直翅家族最明顯的特點之一是善鳴,因此很多昆蟲愛好者也喜歡飼養它們,根據書中提示去尋找,相信一定會找到你喜歡的鳴蟲。
三、甲蟲家族
你一定不會想到,整個昆蟲綱中種類最多的昆蟲,居然是披堅執銳的甲蟲。甲蟲的特點十分鮮明,它們的前翅如同鎧甲一般堅硬,彷彿披上了一層鎧甲。甲蟲也被稱為鞘翅目昆蟲,有100多科分類,絕對是昆蟲家族中的扛把子選手,在本書中選取了其中18科進行介紹。
作為數量最大、種類最多以及進化最成功的昆蟲,甲蟲顯然擁有獨到的生存之道。比方說擅長追襲的步甲科、稱雄水下的獵手龍虱科、健步如飛的虎甲亞科、力大如牛的鍬甲科、藏有毒囊的隱翅蟲科等等,每種甲蟲都有着自己賴以生存的本領。這些千奇百怪的甲蟲生活在地球的每個角落裡,有肉食、雜食、植食甚至食腐類型,令人驚嘆它的適應性和分佈性。
甲蟲的適應性顯然使得它更容易被人類飼養,成為寵物界另類的存在。大名鼎鼎的獨角仙(雙叉犀金龜)更是甲蟲中的明星存在,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兒童,都會對體型龐大的獨角仙情有獨鍾。日本甚至設有專門的「甲蟲相撲大會」,角逐出最強的甲蟲,可見甲蟲在人們心目中地位之高。
四、蜻蜓家族
人類在蜻蜓身上得到了靈感,發明了直升飛機,在科幻小說《沙丘》中也提到了一種飛行器,採用的就是類似於蜻蜓振翅的飛行模式,可見這種藍天上的飛蟲有多麼受人喜愛。
化石研究表明,蜻蜓最早的出現時間可以追溯到3.5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這種眼睛碩大的昆蟲,常常出現在中國古人的詩句中。但是,蜻蜓可謂是不折不扣的頂級獵手,它們的複眼可以達到360°的視角,能夠分辨出40米外的運動物體。頭部下方有着鋒利的口器,長有倒刺的六足和四隻透明的飛翼,讓它成為高效的空中刺客。
蜻蜓的幼蟲時期生活在水中,此時的它們被稱為「水蠆」,它們以小型魚類和蝌蚪為食,當它們進入「不完全變態發育」後,就會爬出水面,張開長長的翅膀飛向天空。當暑氣消散,氣溫驟降,完成繁殖任務的蜻蜓們便開始萎靡不振,最終墜下雲霄,成為供養萬物的養分。
五、蝴蝶家族
可能會有人討厭甲蟲、討厭半翅目,但是絕對不會有人討厭蝴蝶。翩翩起舞在花叢之中的蝴蝶,是昆蟲界最美麗的存在,它那優雅的舞姿讓無數人着迷。
蝴蝶成蟲按照體型可分為大、中、小三種,鳳蝶科一般都是大型蝴蝶;斑蝶科、蛺蝶科則是中型到大型;粉蝶科、眼蝶科則是中型或小型;而灰蝶科最小。
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把蝴蝶和蛾搞混,一般來說夜間活動、長相一般的都是蛾,而白天出沒、色彩斑斕的是蝴蝶。不過也有例外,蛾類中也有顏值高的存在,蝴蝶中同樣也有長相平平的菜粉蝶。當然,通過晝夜活動時間來區分蛾與蝶還是很靠譜的,大部分蛾與蝶都可以通過這一特性加以區分。
蝴蝶的美麗背後隱藏着難以直視的真相,原來這些可愛的昆蟲,居然是肉乎乎的毛毛蟲轉化而來,真是讓人大跌眼鏡。隨着越來越多藥物的使用,蝴蝶幼蟲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如今很難在城市鋼鐵叢林中見到一隻自由翩飛的蝴蝶了。
一口氣讀完五本誠意滿滿的昆蟲科普,心中不免的興起對大自然鬼斧造物的欽佩,我們身邊從來不缺少美和奇蹟,缺乏的是一雙去觀察和關心的眼睛。一本小小的口袋書,帶來的卻是昆蟲的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