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比水星小的第二小行星,為什麼火星沒有水?

2022年07月02日17:13:10 科學 1829


我們太陽系有無數的太空天體。在這些無數的天體中。我們分出了八個行星,八大行星中有一個被稱為火星。今天給大家說下關於火星的新發現。

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比水星小的第二小行星,為什麼火星沒有水? - 天天要聞

火星是離太陽系中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太陽系僅次於水星的第二小行星。是太陽系中四顆類地行星之一。

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比水星小的第二小行星,為什麼火星沒有水? - 天天要聞

火星的水確實是存在過的。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火星的水是怎麼由濕變乾的。在近幾年有不少飛船被送去火星進行探測。經過近幾年的探測發現,一個叫做蓋爾火山口的地方有許多湖泊,但是現在已經消失。探測車在火山口的附近采了黏土樣本。這些黏土表明了水分流失的原因。不過談到具體的科學依據,科學家現在也無法證明。

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比水星小的第二小行星,為什麼火星沒有水? - 天天要聞

火星上的甲烷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東西,包括他是如何變成一顆貧瘠的紅色星球的歷史,以及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的謎團。

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比水星小的第二小行星,為什麼火星沒有水? - 天天要聞

甲烷是一種氣體,既可以通過土地和水混合物產生,也可以通過有機物產生。在2019年的時候,漫遊者探測車在蓋爾隕石坑的火星上檢測到了甲烷,而且還處於以前從未在火星上檢測到的水平。它的含量大概在百分之二十一,比以前高得多。如果和上面所說的之前是個巨大的湖泊。那麼就有可能是通過地質學的原因產生的。相反則是生物學產生的。但是就目前來看,還不確定到底是因為哪種。

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比水星小的第二小行星,為什麼火星沒有水? - 天天要聞

火星的大氣非常的奇怪。如果和地球相比的話,火星幾乎就沒有大氣層。火星的大氣很薄很薄,薄到火星上面就是一個大洞。這個大洞如果開在地球上,地球上的水也會持續被吸到太空直到乾枯。科學家們認為這也可能是火星上水資源為什麼那麼貧瘠的原因。

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比水星小的第二小行星,為什麼火星沒有水? - 天天要聞

總結:火星是很多科幻片上經常看到的一顆行星。很多人幻想着殖民到火星上。但是就目前來看,如果沒解決關於大氣和水以及火山的問題,基本上不可能有機會在火星上生存。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雞公蟲」是什麼?具體長啥樣?它的剋星是誰? - 天天要聞

「雞公蟲」是什麼?具體長啥樣?它的剋星是誰?

夏季是蚊蟲類孳生的高發期,比較常見的有蚊子、伊蚊、臭蟲、蒼蠅、毛毛蟲、蟋蟀、蟑螂等。其中,吸血蚊子無論在家裡,還是在野外都能看得到,見人就咬。反正人們對蚊蟲是比較忌憚的,因為它們會攜帶一些細菌。近日,湖南益陽桃江縣局部出現遍地「雞公蟲」引發
在湛江尋找生物「活化石」!不起眼的文昌魚,竟活了五億年 - 天天要聞

在湛江尋找生物「活化石」!不起眼的文昌魚,竟活了五億年

2024年6月15日,由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廣東海洋大學相關專業人士組成的考察小組在湛江硇洲島海域尋找到了40餘條文昌魚。6月15日,由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廣東海洋大學相關專業人士組成的考察小組在湛江硇洲島海域尋找到了40餘條文昌魚。文昌魚其實並不是魚,它是低等無脊椎動物向高等脊椎動物演化時的過渡生物,早5億年前...
世界海龜日︱海龜:今天我放假! - 天天要聞

世界海龜日︱海龜:今天我放假!

今天是世界海龜日,「小綠」我決定給自己放天假。我打算在近岸海域暢遊,晒晒太陽,餓了就在珊瑚叢中覓食。吃飽喝足便漂在水面打盹,或者尋一處暗礁睡午覺。 作為海洋爬行動物,我們綠海龜用肺呼吸,這....
2700億噸!嫦娥五號發現月球儲水庫,美國為啥6次登月都沒發現? - 天天要聞

2700億噸!嫦娥五號發現月球儲水庫,美國為啥6次登月都沒發現?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引言在浩渺無垠的宇宙中,月球宛如一顆孤獨的明珠,長久以來都是人類嚮往和探索的聖地。最近,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上的新發現,無疑給人類帶來了前所
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片區發現植物新種——「滎經鳳仙花」 - 天天要聞

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片區發現植物新種——「滎經鳳仙花」

封面新聞記者 苟春6月15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四川分局獲悉,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縣管護總站、四川大學、西華師範大學等聯合發表了一個鳳仙花科鳳仙花屬植物新種,並將其命名為滎經鳳仙花。滎經鳳仙花。攝影 宋心強據了解,鳳仙花屬是鳳仙花科中最大的屬,全世界有1000餘種,主要產於歐亞大陸的熱帶...
院士專家齊聚圓桌 共話中國航天強國之路與航天產業發展 - 天天要聞

院士專家齊聚圓桌 共話中國航天強國之路與航天產業發展

封面新聞記者 譚羽清 馬曉玉 張崢航天技術不僅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更是人類探索宇宙、認知自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航天活動,人類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奧秘,拓展人類的生存空間,同時,航天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一系列相關產業的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