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到底空曠到了什麼程度?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2022年07月01日17:39:41 科學 1712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所處的宇宙很空曠,但如果要問,宇宙究竟有多空曠呢?估計有不少人就沒有具體的概念了,實際上,宇宙的空曠程度之高,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要說明宇宙到底空曠到了什麼程度,我們不妨從地球和月球開始講起,通常情況下,我們會將地月系統想像成這樣:

宇宙到底空曠到了什麼程度?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因為地月平均距離約為38萬公里,而地球的半徑約為6371公里,月球的半徑則約為1737公里,所以地球和月球的真實情況應該是這樣子的:

宇宙到底空曠到了什麼程度?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可以看到,在地球和月球之間存在着比想像中空曠得多的空間,那這片空間里可以放下什麼呢?

宇宙到底空曠到了什麼程度?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是的,僅僅是在地球和月球之間,就可以放下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的所有行星。說完了地月系統,我們再來看看太陽系,先上圖。

宇宙到底空曠到了什麼程度?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這張圖的第1部分的最外層是木星的運行軌道,第2部分的最外層是冥王星的運行軌道以及柯伊伯帶(Kuiper belt),第3部分的最外層的紅色軌道屬於小行星塞德娜(Sedna),其近日點距離太陽約76個天文單位,遠日點距離太陽約937個天文單位。

第4部分的最外層就是奧特星雲(Oort Cloud),其內邊緣距離太陽2000至5000個天文單位,外邊緣與太陽的距離大約有1光年,飛出了這個範圍,就可以認為是飛出了太陽系。

需要知道的是,太陽佔據了整個太陽系大約99.86%的質量,而在剩餘的質量中,絕大多數都被八大行星以及它們的衛星所佔據,至於運行在太陽系中的小天體,其實比想像中的要稀疏得多,就算在小天體「密集」的小行星帶之中,各個小天體之間的平均距離也高達77萬公里左右(比地月距離還要遠得多)。

宇宙到底空曠到了什麼程度?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太陽系的空曠已經有了具體的概念,好的,我們再來看看銀河系

銀河系中的恆星分佈得非常不均勻,具體表現為,距離銀河系中心越遠,恆星的密度就越低,在銀河系的核心區域,恆星密度最高可達每立方光年28.9萬顆,而在距離銀河系中心100秒差距(約326光年)的位置,恆星密度就下降到每立方光年2.9顆。

到了我們太陽系所在的區域,恆星密度已降至每立方光年0.004顆,而在銀河系的邊緣區域,恆星密度更是低至每立方光年0.0003顆,綜合計算下來,整個銀河系的恆星平均密度大約為每立方光年0.006顆,也就是說,在銀河系中,大概每167立方光年才有一顆恆星,恆星與恆星之間的平均距離大約為5.5光年。

宇宙到底空曠到了什麼程度?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為了方便理解銀河系的空曠程度,我們不妨假設有兩顆與太陽一樣大的恆星,它們之間的距離為5.5光年,在此基礎上,假如我們把這兩顆恆星縮小成一個足球那麼大,那在按同等比例縮小後,這兩個「足球」之間的距離大概就有8223公里。

觀測數據表明,宇宙中的其他星系的空曠程度也與銀河系差不多,更重要的是,宇宙中星系與星系之間的距離動輒就是幾十萬、幾百萬光年,而在星系之間的廣闊空間里物質極為稀少,幾乎是一片虛無。

宇宙到底空曠到了什麼程度?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宇宙中還存在着很多「宇宙空洞」,其中的星係數量極為稀少,或者根本就沒有星系。

這些「空洞」的跨度通常都很大,有的「空洞」甚至大得超乎你的想像,比如說在牧夫座方向距離地球大約7億光年的位置上,就存在着一個直徑約為2.5億光年的「牧夫座空洞」,其跨度大約佔到了整個可觀測宇宙的0.26%。

宇宙到底空曠到了什麼程度?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宇宙中的星系分佈本來就已經非常稀疏了,「宇宙空洞」的存在則進一步增加了宇宙的空曠程度,而正如前文所言,星系本身就非常空曠,這一系列的情況疊加起來,宇宙當然就會空曠得離譜,那到底有多離譜呢?

要描述一個空間區域的空曠程度,「物質密度」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指標,從理論上來講,我們只需要測量出宇宙的體積和質量,就可以計算出宇宙的物質密度,但顯而易見的是,我們根本就無法做到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來看看可觀測宇宙的物質密度到底是多少。

從宏觀的層面來看,可觀測宇宙的物質在整體上的分佈是均勻的,因為可觀測宇宙的體積是已知的,所以只需要測量出其中的一部分區域的質量,就可以據此估算出整個可觀測宇宙的物質密度,在過去的研究工作中,科學家正是通過這種方法估算出了可觀測宇宙的物質密度,即:每立方米大約6個質子的質量。

宇宙到底空曠到了什麼程度?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這是什麼概念呢?這樣說吧,假設有一個棱長為1米的正方體盒子,裏面裝着6個質子,現在我們將盒子里的質子放大成一個常見的玻璃彈珠那麼大(直徑約為1.5厘米),那麼按照同等的比例,這個正方體盒子的棱長就將放大至大約90億公里,作為對比,冥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也只有大約59億公里。

在一個棱長為90億公里的巨型正方體盒子中,就只有6個直徑大約1.5厘米的玻璃彈珠,而這就可以認為是可觀測宇宙的空曠程度,怎麼樣,是不是有點超乎你的想像呢?

需要指出的是,科學界普遍認為,宇宙是由「普通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構成,由於我們對「暗物質」和「暗能量」知之甚少,甚至無法確定它們是否真的存在,因此本文討論的範圍只限於「普通物質」,並沒有包含「暗物質」和「暗能量」。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繫刪除)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錦州本周天氣多變「高溫蒸煮」模式開啟 - 天天要聞

錦州本周天氣多變「高溫蒸煮」模式開啟

記者從市氣象部門了解到本周我市天氣多變前期晴間多云為主氣溫居高不下後期冷空氣帶來降雨氣溫小幅下調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本周我市晴間多雲天氣為主,氣溫持續高位運行,周五到周日將有一次冷空氣活動,降水會讓高溫得以緩解,最高氣溫在25 ℃—31 ℃,最低氣溫在19 ℃—20 ℃,南風為主,風力3—5級。氣象部門提醒...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 天天要聞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五月五,過端午。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和民俗風情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一個節日都凝聚着群體共同的情感與想像,也保留着群體的記憶。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 天天要聞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引言今年的夏季,無疑是火熱的一年。不同於往年南方梅雨季的涼爽,今年南方氣溫明顯偏高,而北方則是高溫持續,炎熱難耐。這種南北溫差異常明顯的天氣,其實背後有着許多複雜的原因。本文將就今年夏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以及後期氣溫分佈情況進行分析。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嫦娥六號成功完成了月球背面鑽探取樣工作,啟程返回地球。似乎故事到這兒就已經告一段落,可沒成想,嫦娥傳回來的一張「大腳丫子」照片再次引發熱烈討論,有許多朋友據此質疑阿波羅登月涉嫌造假。嫦娥六號發回月球背面挖土照片在嫦娥六號全景相機拍攝的影像中,我們明顯看到着陸器支撐腿把月球表面砸出了一個坑,嫦娥的「腳...
瑞士清潔科技公司Enerdrape開發預製地熱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間的淺層地熱能和廢熱用於建築物制熱或製冷 | 瑞士創新100強 - 天天要聞

瑞士清潔科技公司Enerdrape開發預製地熱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間的淺層地熱能和廢熱用於建築物制熱或製冷 | 瑞士創新100強

圖源EPFL官網鈦媒體APP註:瑞士連續12年全球創新指數競爭力排名第一,是全球重要的創新策源地,也是中國首個創新戰略夥伴關係國,在創新發展和科技金融領域與中國具有極佳互補性。由Venturelab主辦的「瑞士創新100強」,匯聚了最佳「瑞士製造」的初創及成長期科技創新企業,是瑞士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生態標杆。自2011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