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生存方式

2022年06月28日14:02:02 科學 1855

陽光、空氣、水分、食物,是所有動物生存的基本條件。有了這些基本條件,還需要相應的生存空間,因為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空間。人類在動物里屬於高級動物,只有人類掌握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成為地球的霸主。人類的生存方式課題太大了,本文只討論動物和鳥類的生存方式。

在遠古時代,地球上其他動物的數量遠遠多於人類。由於人類在進化過程具備了思維能力,繼而創造了攻擊性武器。按體積來說,人類比很多動物弱小,按兇猛程度來說,人類比不上很多動物。但人類具有的思維能力、組織能力、創造力是其他動物所沒有,所以,人類巧用計謀,製造殺傷力武器,組織力量對動物逐個殲滅。現在,地球上的動物被消滅得差不多了,反過來人類還要對動物進行專門保護,以免地球上所有動物都滅絕,人類與動物之間還是需要物種平衡的。

從遠古時代起,人類與鳥有着極為密切的關係。很早人們就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當農作物蟲害較多的時候,鳥會幫助人們把蟲子吃掉。鳥給予人們很多啟示,比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說的是早出去吃蟲子的鳥兒比後來的有更多機會,這句話泛指做人要勤勞、勤奮。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這裡......,這首兒歌唱了一代人又一代人,說的是人與燕子的和諧關係。以前,如果那家人的屋檐下有燕子築巢,被視作福氣和運氣的象徵。古詩詞里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說的是富人家屋檐下的燕子,飛入尋常人家是一種福氣。燕子是益鳥,人們對能夠看到燕子還是寄予期望的。特別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天燕子飛往南方避寒去了。燕子飛回來了,意味着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春天來了。

鳥類的種類有9200多種,中國有1400多種。自從有人類起,鳥與人類有着極為密切的關係。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人類認識到鳥在維護生態平衡、保護植物方面,有許多是人類無法做到的。植物免不了會有蟲害,絕大部分鳥類都是吃蟲高手。比如喜鵲,一年可以吃掉15000條蟲子。人類對喜鵲的評價很高,視其為吉祥、好運的化身,只要聽見喜鵲的聲音,就可能意味着有好事了。

鳥是人類空中交通、通信工具的始祖,早在2500多年前的漢朝,漢高祖劉邦被楚霸王項羽圍困,以飛鴿傳書引來救兵。由此可見,人類很早就掌握了鳥類的習性,並馴養作為通信工具使用。人類很羨慕鳥兒在湛藍的天空自由飛翔,於是,按照鳥的形狀發明了飛機,成為現代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

人類馴養鳥類的時間久遠,早在4000多年前,我們食物鏈中的雞、鴨、鵝等禽類還是野生動物,人們在捕獵過程捕獲了這些飛禽,烹飪後其美味令人回味無窮,於是,人類開始馴養這些飛禽。如今,雞鴨鵝為人類提供肉、蛋等營養價值,成為我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

都說天高任鳥飛,在人們的心目中,最自由的應該是鳥了。豈知,有人類足跡的地方,鳥兒的自由是相對的,一旦被人類捕獲,結果是悲慘的。鳥一直是人類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想盡千方百計捕捉回來。從冷兵器時代的弓箭,獵人森林裏隱蔽的圈套,稻田裡的天羅地網,鳥很難逃脫被擺上餐桌的命運。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人類馴服了很多體積龐大的野生動物,比如大象、獅子、老虎等,但是,有些鳥類很難馴服。比如人們喜歡的燕子、喜鵲、杜鵑畫眉等,始終很難馴化,即使抓來關在籠子里,不管關了多久,給多少好吃的,不管人類對它們如何悉心照顧,打開籠門馬上飛走。嗯,野性難改,它們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任何美味的食物都留不住它們。但是,絕大多數鳥類還是會被美食誘惑的,在廣州長隆飛鳥樂園,許多鳥類已經對人類產生了依賴感。

廣州長隆飛鳥樂園是一個大型的主題公園,佔地面積4000多畝。由於有大面積的濕地,且地處廣州鬧市區的外圍,是典型的城市郊野濕地公園,也是全國最大的鳥類觀賞、科普、獵奇體驗濕地公園。這裡是一個真正看鳥的地方,擁有世界各地的鳥類300多種,鳥的數量10000多隻。仙鶴灣、天鵝灣、飛鳥奇域、百鳥飛歌等欣賞鳥的區域,讓人們流連忘返。

長隆飛鳥樂園里鳥類眾多,其中不少屬於珍稀品種。呆萌的鸚鵡、美麗的天鵝、 國寶級的朱䴉、象徵長壽的丹頂鶴、罕見的紅腹錦雞、珍貴稀少的南美紅䴉等讓人不忍離去。冠鶴、白頭鶴白鶴灰鶴如仙鶴般翩翩起舞,讓人感覺猶如身處仙境。蒼鷺白鷺東方白鸛火烈鳥自由洒脫、優雅美麗,浩浩蕩蕩走過來場面極為壯觀。樂園有一個亞洲最大的鸚鵡展示區,在一群鸚鵡前仔細觀摩、拍攝,突然一個字正腔圓的問候響起:您好!左顧右盼誰在說話,不是問候我吧?身邊除了水手沒有其他人。突然想起鸚鵡學舌這個詞,我們二人相對哈哈大笑。

人氣最旺的是上、下午各一場的百鳥飛歌,別說座無虛席,去晚了站的地方都沒有。在表演的半個小時里,一種鳥幾十隻,幾十種鳥在飛翔是什麼狀況,場面震撼、壯觀!拍攝間隙注意觀察了一下,每種鳥只有繞着小島飛行後才能吃到工作人員灑出的食物。為什麼這些鳥不飛走?仔細觀察發現一個奧秘。這裡的一萬多隻鳥,已經被美食誘惑,離開難以覓食,聽從指揮可以獲得最喜歡的食物。在這裡繁衍子孫,每天飛行表演獲得口糧,已經是它們的生存方式。

2019-9-5

鳥類生存方式 - 天天要聞

百鳥飛歌



鳥類生存方式 - 天天要聞

火烈鳥齊步走


鳥類生存方式 - 天天要聞

黑天鵝展翅欲飛


鳥類生存方式 - 天天要聞

白鶴飛翔


鳥類生存方式 - 天天要聞

非洲冠鶴怒髮衝冠


鳥類生存方式 - 天天要聞

鸚鵡穿越花圈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雄安安全應急創新技術應用大賽作品與多地資源「無縫對接」 - 天天要聞

雄安安全應急創新技術應用大賽作品與多地資源「無縫對接」

雄安安全應急創新技術應用大賽作品與多地資源「無縫對接」賽場內外,科技創新項目很搶手航拍的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科創園。(河北日報資料片)「我們的設備能使受災者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的健康評估。公司落地後需要一個500平方米左右的展示區。
西安建大新型高壓輥式立磨技術落地包頭 將打造百萬噸級工業固廢資源化示範工程 - 天天要聞

西安建大新型高壓輥式立磨技術落地包頭 將打造百萬噸級工業固廢資源化示範工程

7月2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與內蒙古波普和豐環保有限公司在西安簽署EPC總承包合同,標誌着國內首條採用「新型高壓輥式立磨及其智能化技術與裝備」的工業固廢資源化生產線正式落地內蒙古包頭。該項目合同額達1.0898億元,建成後年消納工業廢渣120萬噸,年產低碳膠凝材料120萬噸,將成為我國大宗固廢綜合利用領域的重要示範工...
Nature重磅:首次從木乃伊中提取完整人類基因組序列 - 天天要聞

Nature重磅:首次從木乃伊中提取完整人類基因組序列

撰文丨王聰編輯丨王多魚排版丨水成文古埃及文明曾繁榮了數千年,在其鼎盛時期,古埃及建造了眾多嘆為觀止的金字塔,此外,他們還曾流行製作木乃伊,其中,許多數千年前的木乃伊保存至今,科學家們一直希望從中提取古 DNA。然而,木乃伊的製作過程以及炎熱的氣候條件加速了 DNA 分解,導致其中的 DNA 保存狀況不佳。直到 19...
一個月內兩次被掩,這顆恆星為啥頻繁「躲貓貓」? - 天天要聞

一個月內兩次被掩,這顆恆星為啥頻繁「躲貓貓」?

7月4日、31日,夜空將上演兩次月球遮掩室女座最亮恆星——角宿一的奇妙天象。南半球部分區域的公眾將有機會看見這一天象,其他地區的公眾可以看到月亮與角宿一近距離相伴的景象。月掩角宿一指的是什麼?為啥一個月內會兩次發生月掩角宿一?天文科普專家為
新國標落地 女性健康被陽光照見丨中聽 - 天天要聞

新國標落地 女性健康被陽光照見丨中聽

評論員 王曉娜7月1日,一項關乎所有女性(和部分男性)日常生活的強制性國標正式落地!《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不僅把衛生巾、護墊、成人紙尿褲等產品划進「重點監管區」,還新增了pH值、熒光劑檢測等硬核指標。簡單來說,以後廠家再想用「毒衛生
生態頭條 | 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物種新記錄 - 天天要聞

生態頭條 | 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物種新記錄

記者7月2日從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聯合組織的貢嘎山植物多樣性綜合科學考察活動順利收官。科考團隊在此次野外調查中,發現大量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及珍稀瀕危植物,也收穫了多項物種新記錄,為保護區生態保護與科
用TEM您能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用TEM您能看到什麼?

透射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是一種功能強大的分析工具,利用高能電子束穿透超薄樣品,通過收集透射電子和相互作用產生的信號,能獲得極其豐富的信息,分辨率可達原子級別(亞埃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