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例!復旦兒科專家團隊植入電極調控神經,為患兒解決「方便」難題

2021年10月14日12:20:05 科學 1601
國內首例!復旦兒科專家團隊植入電極調控神經,為患兒解決「方便」難題 - 天天要聞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神經外科李昊團隊成功開展國內第一例針對排便排尿雙重功能障礙兒童的骶神經調控術。

一名來自安徽的7歲男孩朗朗(化名),終於擺脫了尿不濕的困擾,家長十分激動,「這小小的機器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為孩子打開了回歸正常社會生活的大門。」

朗朗為先天性直腸肛門發育畸形,伴骶骨發育不良,尾骨缺如,並存在脊髓栓系伴椎管內脂肪瘤。

小小年紀的他已先後經歷結腸造口術、肛門成型術、直腸尿道瘺修補術、造口關閉術、脊髓栓系松解及椎管內脂肪瘤切除術等多次手術。

術後經過規範的腸道及尿路管理治療,仍存在尿失禁、尿瀦留、大便失禁、直腸粘膜脫垂等表現,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神經外科、普外科及泌尿外科MDT多學科聯合會診討論、評估後,決定由李昊主任醫師和張毅主治醫師為該患兒施行骶神經調控術。

李昊解釋,骶神經調控術,亦稱「骶神經刺激電極植入手術」(俗稱膀胱起搏器或骶神經調控),是一種新的微創治療手段,主要治療頑固性尿頻尿急、非梗阻性尿瀦留、神經源性膀胱、便秘、大便失禁等。

在第一階段的手術過程中,治療團隊利用先進的3D融合技術,充分保障了骶神經刺激電極的精準置入,鄭繼翠副主任醫師和湯悅醫生利用術中電生理技術對電極置入後的刺激進行精確評估。

在術後兩周的調控和觀察中,朗朗排尿癥狀改善非常顯著,結合腸道管理,患兒家屬主動幫患兒拿掉了尿不濕。

隨後,治療團隊着手施行第二階段的手術,將骶神經刺激器順利植入患兒體內。

「我再也不用尿不濕了,我已經是個男子漢了。」朗朗眼中泛起了光、臉上露出了微笑。

據悉,骶神經調控術是目前泌尿神經調控領域的最前沿技術,在歐美國家廣泛應用於臨床,該技術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臨床上的成功應用,將為長期飽受大小便困擾的患兒和家長解決了「方便」難題。

作者:李晨琰 奚曉蕾

編輯:李晨琰

圖源:院方供圖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宇宙6大未解之謎,可能人類永遠找不到答案(下) - 天天要聞

宇宙6大未解之謎,可能人類永遠找不到答案(下)

04時間真的在「流動」嗎?我們每天都在和「時間」打交道,但從科學角度看,時間可能是最容易被誤解的概念之一。我們覺得時間像一條線,從過去流向未來,我們站在中間的「現在」,隨着時間的流動不斷前進。
宇宙6大未解之謎,可能人類永遠找不到答案(上) - 天天要聞

宇宙6大未解之謎,可能人類永遠找不到答案(上)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科學的力量一次次改寫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從哥白尼提出「太陽不是宇宙中心」,到牛頓建立經典力學體系;從愛因斯坦彎曲了時空的結構,到薛定諤在貓的命運中揭示量子的不確定性——每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都曾讓人類視野擴展了一大步。
5000多款產品亮相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 - 天天要聞

5000多款產品亮相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

以「步入低空經濟新時代」為主題的2025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23日在深圳開幕。同期舉行的國際低空經濟與無人系統博覽會及第十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吸引了國內外825家企業,攜5000多款無人機系統裝備產品進行現場展示。5月23日,參會者了解一
國外空天公司開始銷售極光亞軌道穿梭機 - 天天要聞

國外空天公司開始銷售極光亞軌道穿梭機

5 月 22 日,國外航空航天公司宣布,它已開始接受可在亞軌道飛行中運載小型有效載荷的「極光」(Aurora)太空無人穿梭機的訂單。 該飛機可攜帶6公斤有效載荷,飛行高度可達100公里。....
中國首個熱帶生物多樣性數字平台上線 - 天天要聞

中國首個熱帶生物多樣性數字平台上線

5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打造的西雙版納生物多樣性平台正式上線,這是中國首個以熱帶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數字平台,讓西雙版納超1.5萬種物種數據「有跡可循」。作者:孫敏、胡攀、張楠、楊林凱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