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無法解釋的神秘文物,來自古代卻不像古代造物!「一」

2021年03月10日15:36:03 科學 1957

人類的科技和生產力在近百年來呈現爆髮式的增長,然而在世界各地卻發現了一些遠古時期的神秘文物,它們有的造型奇特彷彿描繪了未來之物,有的工藝精湛甚至超出如今的水準!它們究竟是外星人的造物還是上一輪地球文明的遺物?這個問題恐怕永遠也難以有答案了,篇幅限制,微光將會在接下來的幾篇文章中陸續分享這些神秘的古代文物。

1. 安提基特拉機械

1901年,安提基特拉島的漁民們在海底採集海綿時偶然發現了一處海底沉船,之後的一年多時間中,潛水員們在這處沉船中發現了數百件藝術品、珠寶以及真人大小的大理石和青銅雕像;此外,他們還發現了一件不知有何用途的神秘青銅物件。


至今無法解釋的神秘文物,來自古代卻不像古代造物!「一」 - 天天要聞

安提基特拉機械正面


由於海水的嚴重腐蝕,這個青銅裝置被打撈起來的時候已經碎成了數塊,其中最大的一塊直徑約30厘米,呈輪狀中間有一個十字架一樣的東西朝四面輻散開,十字架的正中有一個方形的孔,在大輪子的邊緣有很多個小齒,每個齒都被仔細地加工成等腰三角形。這些小齒是如此精細,以至於要藉助於放大鏡才能數清楚他們的個數。在同一個面上,還有一個小一些的齒輪,好像與大齒輪之間有一些關聯。


至今無法解釋的神秘文物,來自古代卻不像古代造物!「一」 - 天天要聞

安提基特拉機械背面

由於其精密的結構,這件青銅器引起了科學家和考古學家的廣泛興趣,接下來他們對它展開了持續的研究和檢測,而這些研究一直持續到了今天,科學家們對這個奇特裝置的功能各執一詞並未取得統一看法,有的學者認為這是一個古埃及用於推演和觀測星空的星盤;有的則認為這個裝置應該是一個航海測量儀器,一個大齒輪帶動其它小齒輪的運動,用來指示航海的方位;更有甚者認為這是一台古代的計算機,甚至可以用於推演未來。

如今這個神秘的古代裝置被保存於雅典國家博物館中,至於它真正的用途,至今也沒有一個人能說得清楚。

2. 皮瑞雷斯地圖

1929年10月9日,人們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帕故宮裡,發現了一張繪製於公元1510年的古地圖,其上有該地圖作者皮瑞雷斯的簽名和日期。這是一張羊皮製的古地圖,由於年代久遠其中好幾塊已經丟失,僅存的這一塊相當於原圖的三分之一,這張殘片尺寸約為90厘米x 60厘米,邊緣有破損。在殘存的部分中,地圖精確合理地描繪出了北美洲、南美洲北非和南極洲的海岸線,包括亞速爾群島和加那利群島在內的各種大西洋島嶼,還有神話般的安提利亞島,甚至還有日本。

然而這副古地圖之所以舉世聞名並不是因為這些,讓其震動世界的是這副地圖竟然描繪出了南極洲的輪廓,甚至描繪了南極的原貌,即未被冰雪覆蓋的南極大陸!要知道,南極洲上冰封雪蓋,至少是以萬年曆史為單位的,誰見過萬年前的南極地貌呢?還有一個更加細思極恐的細節:這副地圖中南極洲被拉長,月球探測器拍攝的照片也會出現這種現象,正是從地球上空中俯瞰時所看到的形狀。

至今無法解釋的神秘文物,來自古代卻不像古代造物!「一」 - 天天要聞

皮瑞雷斯地圖所繪製的南極輪廓十分精確


關於皮瑞雷斯地圖中畫出的部分是不是南極洲的問題,現在仍然沒有定論。如果你贊同這樣的觀點,即地圖的這一部分是沒有被冰覆蓋的南極洲,那麼看來你也必須得相信曾經有着先進技術的史前文明存在。

3. 巴格達電池

在巴格達的伊拉克博物館的眾多藏品中,有一件極為不起眼的藏品,那是一隻極其簡陋的陶罐,據檢測它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它是1936年由鐵路工人在巴格達附近偶然挖開的一座古陵墓中發現的,考古學家推測這座陵墓是安息時期(約公元前250~公元250年)的遺迹,跟隨這個小陶罐出土的還有一些帶雕刻圖案的磚塊、陶器、玻璃和金屬製品。

至今無法解釋的神秘文物,來自古代卻不像古代造物!「一」 - 天天要聞

巴格達電池


這個不起眼的陶罐之所以引起考古學家的注意,是因為其內所放的東西:一根一頭封閉的銅管、一根鐵棒和一些瀝青碎屑。當時的物理學家沃爾特·溫頓對其做了仔細研究,「在銅製容器內放上一些酸,隨便什麼,醋也可以。嘿,轉眼的工夫,你就有了一個能產生電壓並釋放電流的簡單腔體。將幾個這類腔體串聯起來,便構成一個電池組,所發出的電流足以使電鈴發聲,點亮燈泡,或驅動一輛小型電動車。」正是這番話使得巴格達電池在當時名聲大噪。

然而之後溫頓也承認了這裏面有些不合情理之處,比如既然造出了電池為什麼沒能同時在陵墓內找到傳導電的金屬線?如此微弱的電流在當時又能有多大用處?等等。直到現在,對於巴格達電池的真假依然沒有一個定論,但大多數人承認的一種說法是,這東西確實是電池,是古時候伊拉克匠人們為首飾做電鍍用的。

篇幅所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這三個神奇的文物,接下來的文章里微光會為大家帶來UFO齒輪、羅馬十二面體等更多神奇的古代造物。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繪製全球首張「全息圖譜」,我國專家破解「沉默腫瘤」診療困局 - 天天要聞

繪製全球首張「全息圖譜」,我國專家破解「沉默腫瘤」診療困局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今天傳來消息,該院院長虞先濬教授團隊聯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長海醫院、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歷時五年研究,成功繪製全球首張無功能性胰腺神經內分泌瘤多組學全景圖譜,並根據圖譜突破性
黃河北岸的「科創三重奏」:濱州譜寫培育新質生產力新篇章 - 天天要聞

黃河北岸的「科創三重奏」:濱州譜寫培育新質生產力新篇章

黃河之畔,動能澎湃。山東省濱州市以科技創新為引擎,錨定新質生產力培育,在生命健康、低空經濟、產研融合等領域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近日,新黃河記者走進濱州市,深度探訪愉悅生命科技館、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及低空飛行服務中心,解碼這座黃河流域城市如
三峽大學最新成果,亮相南極 - 天天要聞

三峽大學最新成果,亮相南極

極目新聞記者 李碗容4月3日,由三峽大學和上海師範大學聯合研製的3.2米口徑射電/毫米波望遠鏡「三峽南極眼」在湖北宜昌正式發佈。該望遠鏡已成功部署於南極中山站,實現我國在南極中山站的首次射電天文觀測!近年來,三峽大學主動對接國家極地戰略重大需求,自2023年伊始與上海師範大學開展南極天文合作研究,歷經兩年的艱...
死亡中誕生愛的秩序:《破·地獄》及其「止血」「催淚」的情感技術 - 天天要聞

死亡中誕生愛的秩序:《破·地獄》及其「止血」「催淚」的情感技術

由陳茂賢執導、上映於2024年末的電影《破·地獄》,憑藉對喪葬儀式的傳統再現,家庭、性別、生育等時下倫理困境的全景式掃描,以及講述者自身舒緩穩健的敘事節奏,在香港票房登頂,迅速摘得了「華語電影票房冠軍」的驚人成績。影片中,婚禮策劃師道生由於債台高築,經親友介紹轉業為喪儀經紀人,他不僅與喃嘸師傅文哥成為了...
院士專家熱議全市科技大會 - 天天要聞

院士專家熱議全市科技大會

構建「研轉投產強」創新鏈,貫通全鏈條發展通道——院士專家熱議全市科技大會4月2日召開的全市科技大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曉強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視察甘肅、蘭州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設科技強市,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蘭州篇章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會議引發在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