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老中醫拿手的8個專病經驗方

陳超,又名陳鏹伯,男,生於1925年,漢族湖北省嘉魚縣人。

中國中醫中醫研究所針灸研究所主任醫師

在40餘年的臨床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科研和教學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在中醫學術方面有深厚的中醫理論基礎,崇古而不泥古,無門戶之見,既重視經方,也重視時方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在治療急性傳染病方面,以溫病學說為指導思想;

在治療小兒脾胃病方面多遵東垣,既重視補脾陽,又重視滋養脾陰。精通內科,主要擅長治療呼吸道疾病、哮喘病、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等。

多年來在全國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並參加了《全國中草藥彙編》一書中醫部分的編審工作等。

1,生髮飲

組成:

黃芪30克,生地20克,熟地30克,首烏20克,黑芝麻30克,枸杞子15克,菟絲子15克,川芎10克,白蒺藜15克,女貞子15克,旱蓮草30克,當歸10克。

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腎虛氣血不足,頭髮逐漸脫落,或呈片狀,或突然頭髮驟脫。

加減:脂溢性脫髮白鮮皮20克,蟬衣10克,地膚子20克,丹皮15克。


2,胃痛

組成:

海螵蛸30克,甘草15克,元胡20克,三七10克,雞內金20克,浙貝母18克,廣木香15克,鳳凰衣13克。

用法:上藥共碾極細末(過120目篩),每次3克,可裝入膠囊服用,每日三次。

適應證: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胃脘疼痛,噯氣泛酸納差,大便呈黑褐色。

3,健兒散

組成:

党參60克,蒼白朮各30克,茯苓40克,甘草30克,山藥60克,蓮子肉60克,砂仁20克,陳皮30克,山楂60克,神曲45克,使君子40克,胡黃連20克,白芍60克,熟大黃40克,檳榔60克,冰片5克。

用法:上藥晒乾共碾細末(過100目篩),5歲以下患兒每次服2克,5歲以上者每次服3克,日服2~3次。

適應證:小兒體弱消瘦,納差,挑食,腹脹,時有腹痛,消化不良或大便乾燥。

4,氣管炎

組成:

桑葉12克,杏仁12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南沙參20克,二冬各10克,姜半夏10克,瓜蔞仁20克,川貝母10克,炙杷葉10克,炙百部15克,烏梅15克,連翹20克,蘇葉10克,黃芩12克,炙紫菀15克,炙白前15克。

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慢性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鼻塞流涕,噴嚏,咯痰清稀或白粘。

加減:咽痛者加山豆根10克;咳嗽胸痛者加薤白10克,鬱金10克;咳嗽導致腹痛,加白芍30克;咳則尿出者加補骨脂10克;發熱者加生石膏30克,柴胡20克。

5,雙解退熱散

組成:

蘇葉10克,防風10克,柴胡20克,黃芩20克,党參15克,半夏10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生石膏60克,生薑3片,銀花30克,連翹30克,板藍根30克。

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外感風邪,發熱惡寒,鼻塞流涕,頭暈頭痛,周身酸軟乏力,口苦噁心,輕咳有痰,納差。

加減:頭痛重者加菊花15克,川芎12克;身痛者加羌活10克,秦艽10克;口渴者加花粉20克。


6,榴連湯

組成:

党參20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廣木香10克,白芍20克,川黃連10克,石榴皮15克,炮姜10克,銀花20克,焦三仙30克,柯子10克。

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慢性結腸炎時發時止,發作時,腹瀉腹痛,大便帶少許粘液或膿血,有下墜感,納差。

加減:大便有膿血加白頭翁15克,秦皮10克,馬齒莧30克。


7,中耳炎

組成:

枯礬3克,川黃連3克,兒茶6克,煅硼砂6克,煅龍骨45克,煅石膏10克,冰片1克。

用法:共研極細末備用。細茶葉濃煎或生理鹽水,用消毒棉簽蘸濃茶汁或生理鹽水,拭凈耳內分泌物,再用干棉簽將藥粉敷於耳內患處,每日2~3次。

適應證:急慢性中耳炎,耳內痛,流膿水久治不愈。


8,龍柏洗劑

組成:

黃柏30克,龍膽草20克,生大黃20克,白鮮皮30克,白蒺藜30克,蛇床子30克,地膚子30克,荊芥穗20克,防風20克,苦參30克,甘草15克,百部30克,丹皮30克。

用法:上藥煎水外用,先熏後洗,每日二次。2周為一療程,1~2療程即可痊癒。

適應證:單純性外陰或陰道瘙癢症,黴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外陰濕疹

症見外陰或陰道瘙癢,粘膜充血,白帶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