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四是世界腎臟日,由國際腎臟病學會和國際腎臟基金聯盟聯合提議設立,其設立宗旨是為了喚起全人類對慢性腎臟病的高度關注,提高對慢性腎臟病的發病率高、並發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及全社會對慢性腎臟病知曉率低、防治率低、伴發心血管病的知曉率低的認識水平。
很多年輕人總是羞於提及自己腎臟的健康問題,生怕一個不小心被人說成「腎虛」,但其實腎臟問題可是一個大問題。腎臟是人體排除代謝廢物和毒素、調節水鹽代謝和內分泌功能的重要器官,而腎臟功能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步降低。隨着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飲食習慣不良,缺乏運動等原因,慢性腎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也在逐年攀升。

(圖源:壹圖網)
許多慢性疾病並非老年以後才會患病,其中慢性腎病早期癥狀並不明顯,因而容易被忽略。上海市醫學會腎臟病分會主任委員陳楠曾在媒體採訪中表示,尿液顏色偏紅、泡沫多、血壓高的青年人更要提高警惕,這可能是腎臟出現問題的「信號」。
慢性腎病的早期表現
慢性腎臟病(CKD)是腎功能長期、進展性的減退,而這個過程是比較緩慢的。它可以粗略地分為腎臟儲存功能減少、腎功能不全和腎衰竭(ESRD,終末期腎病),雖然慢性腎病早期階段,其腎臟功能已有喪失,但因殘餘腎組織功能增加(腎功能適應)而很少有異常表現。

(圖源:壹圖網)
慢性腎病發展過程中,會有厭食、噁心、嘔吐、口腔炎、味覺障礙、夜尿頻繁、疲乏、易倦、瘙癢、思維敏銳性下降、肌肉抽搐和痙攣、水腫、營養不良、周圍神經病、抽搐等一系列表現,但因為CKD起病隱匿,因此患者常常無法察覺。
腎臟儲存功能輕度下降的患者可無癥狀。即使輕、中度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也可不出現任何癥狀。但夜尿頻繁則要引起注意,這主要是因尿濃縮障礙所致。
腎功能不全進一步發展時(如無糖尿病患者的肌酐清除率<10mL/min,糖尿病患者的肌酐清除率<15mL/min),患者會出現神經肌肉癥狀,包括粗大肌肉抽動、周圍感覺和運動神經異常、肌痙攣,過度反射,下肢不寧綜合征和癲癇(一般由高血壓和代謝性腦病造成)。

(圖源:壹圖網)
乏力、易倦、厭食和思維敏銳性下降,多為尿毒症的早期表現。當厭食、噁心、嘔吐、體重下降、口腔炎和口腔異味多同時出現時,要警惕是否是尿毒症。此階段皮膚可呈黃褐色,有時,汗液中的尿素於皮膚表面形成結晶(尿毒症霜)。瘙癢可使患者特別感到不適。此外,營養不良導致非特異性組織消耗,則是慢性尿毒症的顯著特徵。
晚期CKD時常見心包炎和胃腸道潰瘍、出血。80%的晚期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出現高血壓,多與高容量相關,有時由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興奮造成。高血壓或冠狀動脈疾病可引起心衰,腎功能減退導致的水鈉瀦留可造成墜積性水腫。
總之,在慢性腎病發展的早期階段,大多數人是很難發現異常的,因此定期體檢對於早期發現慢性腎病尤為重要。慢性腎病的檢查內容主要包括血壓、尿常規、腎功能及腎臟B超檢查。
慢性腎病的危險因素
雖然慢性腎病是腎臟清除血液中代謝廢物的能力下降,但許多疾病都可以造成腎臟不可逆的損害。在這些疾病中,糖尿病是引起慢性腎衰竭最常見的原因,高血壓居第二位。這兩種疾病都直接損傷腎臟小血管。
此外,急性腎損傷患者的腎功能經過治療一旦無法恢復,將進展為慢性腎病。因此,任何能引起急性腎衰竭的原因都可以引起慢性腎病。

(圖源:msdmanuals)
慢性腎病的其他病因還包括尿路梗阻、腎臟疾病(如多囊腎和腎小球腎炎)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因自身抗體損傷腎小球和腎小管導致發病。
此外,因氣候導致的極度熱暴露和脫水、惡性腫瘤、腎毒性藥物(如化療葯,質子泵抑製劑,非甾體抗炎葯,抗菌葯,農藥,重金屬和輻射等)等也都是慢性腎病的危險因素。
慢性腎病的預防
在日常生活中,除規律作息、適量運動外,對慢性腎病的預防包括:
1.適量飲水: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日的飲水量應當在1500-1700毫升,並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2.清淡少鹽: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於5g;
3.不要憋尿:經常憋尿容易導致細菌逆行感染、膀胱肌肉鬆弛等一系列疾病;
4.不亂吃藥:很多藥物都對腎臟有損害作用,但有些疾病需要長期服藥控制,尤其是老年人,因此服藥需要嚴格遵醫囑,不要聽信偏方、土方而自行服藥。
當慢性腎病已經發生時,CKD患者需要採取措施來延緩腎功能惡化及避免腎衰竭的併發症:
1.控制原發病
2.限制飲食中蛋白質、磷以及鉀的攝入
3.補充維生素D
4.治療貧血與心力衰竭
5.所有藥物劑量根據需要調整
6.對嚴重的GFR降低、出現尿毒症癥狀以及高血鉀、心衰患者給予透析治療
7.保持碳酸氫鈉水平在23毫摩爾/升
更多健康科普
點擊小程序進行了解

編輯:春雨醫生
參考資料:
[1]默沙東診療手冊(專業版), James I. McMillan,慢性腎臟病,2015-12,https://www.msdmanuals.cn/
[2]Guideline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Defining, Staging, and Managing in Primary Care.Journal for Nurse Practitioners. 2017;13(6):400-410.
[3]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Lancet. 2012 Mar 3;379(9818):8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