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聾耳鳴,用這個葯,比耳聾左慈丸更有針對性!瀉火,通竅,解郁
耳內嗡嗡響個不停?聽力下降甚至存在耳聾等情況?為何調理總沒效果?
不少患者了解到,體內陰虛有火是導致耳鳴耳聾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進而會選用耳聾左慈丸進行調理,然而不少人反饋使用後並無效果。這是為何呢?原因在於未找出體內真正的病因。
在此我給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為什麼這裡用耳聾左慈丸無用,那又該用什麼呢?
首先需明確,耳聾左慈丸僅針對於肝腎陰虛、虛火旺盛引發的耳聾、耳鳴有一定的改善。若患者存在肝腎陰虛,伴有腰膝酸軟、頭暈目眩、潮熱盜汗、手腳心發熱、眼睛乾澀等癥狀時,可參考其來滋陰降火。但如果是存在體內肝鬱化火形成的實火,使用該葯不但無法降火,反而可能使病情加重。
從中醫理論來講,肝膽互為表裡,膽經循行經過耳朵。當肝鬱氣滯時,氣鬱化火,火性上炎,沿膽經上沖耳朵,便會引發耳聾耳鳴,還會出現頭眩目脹、大便乾燥、心煩易怒的情況,檢查舌象,大多為舌質紅、舌苔黃。針對這種情況,應及時清肝瀉火。
這裡推薦一個小方,包含龍膽草、大黃、梔子、當歸、蘆薈、磁石、木香、石菖蒲等組成。
其中龍膽草、梔子、黃連性味大苦大寒,具有突出的瀉火功效,可將體內之火瀉出。磁石質地沉重,主沉降,能夠使肝火下行。木香可引導氣機,防止氣鬱生火,如此一來,氣機通暢,火勢也就得到了控制。大黃具有瀉下作用,蘆薈有滋潤功效,二者合用可潤腸通便,促使熱邪通過大小便排出體外。當歸可補肝血,因為肝血不斷被灼燒會損耗體內陰血。石菖蒲是通利耳竅的關鍵藥物。
本文用藥僅作為經驗分享,不推任何藥物。中醫講辨證論,用藥一定先根據體質辨證,不要盲目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