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把中醫研究透徹的讓我們後背發涼!(三)

2024年12月17日18:03:04 健康 1184

中醫的確不屬於近代科學,因為中醫與西醫所採用的方法論確實完全不同,但決不能由此懷疑和否定中醫的「科學性」。中醫誕生於人類文明第一次浪潮的農業時代,屬於「自然哲學」,但其科學原理,又蘊含著「第三次浪潮」即信息時代的許多要素,正如古代中華文明被一些西方學者認為是「早熟的文明」一樣,被認為是當代科學「異端」的中醫,它的科學原理也是「早熟的」,換句話說,相對於西醫所採用的「還原論」的近代科學方法來說,中醫的科學方法是「超前的」。中醫對人類社會的貢獻不僅僅是價格低廉、治病有效,其方法論的合理性,必將對當代科學的進步與突破以極大的啟發和推動。

日本把中醫研究透徹的讓我們後背發涼!(三) - 天天要聞

中醫以其獨特的診療方法和治療手段,在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方面展現出了卓越的療效。中醫注重整體觀念,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認為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是人體內部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的結果。因此,中醫治療時不僅針對病灶本身,更注重調整人體的整體狀態,恢復陰陽平衡和臟腑功能。在針灸、推拿、拔罐、中藥等傳統療法的應用下,中醫在治療慢性病、亞健康狀態、疑難雜症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建立在辨證論治基礎之上的中醫學,以宏觀的方法來認識生命和疾病,以動態的、聯繫的原理來研究生命和疾病,以「望聞問切」四診來收集生命的信息,以扶正祛邪、調節平衡的觀點來治療疾病,這就是中醫的科學方法。它的本質是系統論、信息論這些後現代科學方法。

中醫四大經典:道經千年更光輝!古往今來,人們的最高成就是什麼?無外乎三件事——「立德、立功、立言」。在古老的中醫學裏,湧現了許多驚世名醫,也產生了許多經典作品。但是要數影響力最廣泛的還要數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也就是《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八十一難經》和《傷寒雜病論》。

日本把中醫研究透徹的讓我們後背發涼!(三) - 天天要聞

《神農本草經》開啟了中醫用藥的「萬世法程」,是我國第一部藥典,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癥狀學著作,更是一部古代中醫的百科全書。

《黃帝內經》更是將中醫基礎理論提高到一個千年以後都難以望其項背的高度,幾千年來,「一直被解讀,從未被超越」,更為奇妙的是,《黃帝內經》中哪怕一句話,就能讓人茅塞頓開,後世歷代醫家的醫理開創,無不從《黃帝內經》衍生而來。

《八十一難經》補充了《黃帝內經》的不足,而且書中將中醫診脈的方法做了獨到的簡化,且幾千年以來一直在沿用,從未被改變。

日本把中醫研究透徹的讓我們後背發涼!(三) - 天天要聞

《傷寒雜病論》是東漢末年張仲景所著,雖然在成書時張仲景並不出名,但是晉代太醫令王叔和發現了仲景遺稿之後,才發現這本曠世奇書的重要作用,該書開創了中醫辨證施治的歷史先河,也開創了中醫治病有方的歷史先河,所立之方被譽為「經方」,並且一千八百年以來,海內外醫學家都在研究張仲景的著作。

中醫的四大經典著作,在當時那個時期無疑是處於極高的地位的,即便到了幾千年的今日,依然地位顯赫,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四大經典已經將中醫的很多方面都以零散的記憶記錄起來了,後世醫家只要潛心修鍊,熟讀四大經典,並勤加實踐,用不了多久,或可以開宗立派,或可以成為一代名醫。更不可思議的是,中醫四大經典中的很多理論,即便經過了幾千年,都無法找到其中的瑕疵,正所謂「道經千年更光輝」。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新冠感染又抬頭?高危人群需警惕 - 天天要聞

新冠感染又抬頭?高危人群需警惕

近期新冠感染又有高發趨勢,不少網友曬出了新冠抗原「兩道杠」的照片。視覺中國|圖流感高峰期剛過,新冠感染又有抬頭趨勢? 2025年5月15日,中國香港歌手陳奕迅在微博稱「一夜之間被病毒攪垮」,因確診新冠宣布延期高雄巨蛋的三場演唱會。知名歌手也「中招」,讓新冠病毒又引發關注。尤其五一假期後,社交平台上「刷屏」的...
央視主持人虞婷患癌,直言「誰讓我不疼給100萬」,後來結局怎樣 - 天天要聞

央視主持人虞婷患癌,直言「誰讓我不疼給100萬」,後來結局怎樣

「如果有人能讓我不再疼,我願意給他一百萬。」虞婷曾這樣說。彼時的她,正躺在病床上,化療藥物如火焰般燃燒着身體的每一寸神經。頭髮大把大把脫落,皮膚乾裂脫皮,整個人虛弱得幾乎看不見昔日光彩。她原本是央視的一位主持人,舞台上優雅自信、字正腔圓的女
減重攻略:科學破解三大難題|科學減重一起來 - 天天要聞

減重攻略:科學破解三大難題|科學減重一起來

對健康和理想身材的渴望,促使越來越多的肥胖者投身減重。然而,很多人在減重的道路上摸爬滾打,卻仍與目標遙遙相望。事實上,掌握科學減重的方法,才是破解肥胖難題的關鍵。1緩解夜間飢餓感「白天自控力強,傍晚卻漸漸失控」,這成為很多成年人在健康體重管
熱熱熱!這些地方將達36℃…… - 天天要聞

熱熱熱!這些地方將達36℃……

據江蘇氣象消息今天白天我省淮河以南地區出現了分散性陣雨受降水影響今晨氣溫較低不過隨着降水漸止午後氣溫回升天氣實況今天白天全省都是多雲到晴的好天氣午後氣溫快速上升下午2點我省大部分的地區氣溫都在28-32℃淮北局部地區25℃上下和昨天同一時間相比大部分地區升溫明顯沿江蘇南地區氣溫上升幅度在7-11℃未來三天我省以...
尹悟銘突發呼吸心跳驟停逝世,享年45歲! - 天天要聞

尹悟銘突發呼吸心跳驟停逝世,享年45歲!

江蘇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藝術創作與實踐處處長尹悟銘同志,因突發呼吸心跳驟停,經搶救無效,不幸於2025年5月16日晚23時33分在南京逝世,享年45歲。尹悟銘同志1980年9月出生於陝西興平,2005年7月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雕塑系,並留校任教。曾任南藝美術學院副院長、實驗設備管理...
「盯上」中青年 治療高血壓這些誤區要避開! - 天天要聞

「盯上」中青年 治療高血壓這些誤區要避開!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高血壓是腦卒中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應該怎樣預防高血壓?如何能更好的控制高血壓?今天,帶您了解高血壓那些事。 我國成人高血壓患者2.45億 在臨床上,....
以為能吃,其實可能「有毒」的7種食物!提醒爸媽一定要扔! - 天天要聞

以為能吃,其實可能「有毒」的7種食物!提醒爸媽一定要扔!

日常生活中,已經發霉的麵包、發芽的馬鈴薯甚至長毛的水果……為了不浪費,很多人洗一洗、切一切就繼續吃,殊不知有些食物一旦變質,很可能會引發食物中毒,再節儉也不能吃!今天,我們整理了 7 種看似沒壞但有很多安全隱患的食物,大家生活中多注意,最好別
「京城·智愈」醫療服務大模型發佈 - 天天要聞

「京城·智愈」醫療服務大模型發佈

5月17日,北京京城皮膚醫院舉行「京城·智愈」醫療服務大模型發佈會,慶祝建院20年。 北京京城皮膚醫院成立於2006年,建築面積近萬平方米,設置床位120張,秉承「專家立院、科技興院」理念,匯聚了300餘名國內皮膚科重量級專家、教授,長期坐診專家70餘位,醫院擁有315台(套)前沿先進診療設備,設立銀屑病、特應性皮炎、斑...
手疼得沒來由太鬧心!速來探尋背後的秘密原因! - 天天要聞

手疼得沒來由太鬧心!速來探尋背後的秘密原因!

日常生活中,突然感覺手部疼痛,卻找不到明顯誘因,這讓不少人感到困惑和擔憂。手部作為人體活動頻繁的部位,疼痛的背後往往隱藏着多種原因,從常見的勞損到潛在的疾病都有可能。接下來,我們就從多個方面深入剖析,揭開無緣無故手疼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