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5個跡象,提醒您免疫力不足!趕緊對照一下!

2024年12月14日20:52:14 健康 1959

12月15日是世界強化免疫日。人們常說「提高免疫力少生病」,實際上免疫力是人體天然的防禦系統,能夠有效抵禦外來病原體的侵害,對每個人而言都極為關鍵。

免疫力低下的5個表現

1. 感到疲倦

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吳凡在醫院公眾號刊文中表示,經常提不起精神,稍做一點事就感到疲倦,但臨床檢查未發現重要的器質性病變,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

2. 感冒不斷

夏天容易傷暑,冬天容易受涼,經常感冒,天氣稍有變化就會咳嗽、打噴嚏,很長一段時間才會好起來,似乎什麼藥物都不靈驗。

3. 容易感染

健康人受點小傷,很快就會痊癒,而免疫力低下者不管哪個部位有傷口,不但不易好轉且還會引起感染,傷口出現紅腫化膿。

4. 腸胃嬌氣

食物涼點、硬點都不行,多吃一口就患消化不良,肚子發脹;吃了生冷或辛辣刺激性食物,還會腹瀉、腹痛。

身體出現5個跡象,提醒您免疫力不足!趕緊對照一下! - 天天要聞

健康時報資料圖

5. 舊病反覆

患有各種慢性疾病,稍有風吹草動,就會複發或加重。

提高免疫力的8個方法

1. 保證飲食平衡

吳凡表示,飲食應多品種多變化,做到主副食、粗細糧、葷與素的合理搭配。

適當多吃蔬菜和水果,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攝入,可適量多吃如豆製品、奶品、十字花科蔬菜、番茄、胡蘿蔔、魚、蕎麥、綠茶和黑木耳等,並注意做到低脂、低糖、低鹽。

2. 堅持適量運動

加強體育鍛煉對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功能意義重大,但要注意選擇運動項目和運動強度,要因人、因地、因時制宜,並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3. 做好預防感染

要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加強養生保健。並順應自然,注意氣候冷暖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在流感等傳染病流行期間少到公共場所活動,避免交叉感染。

4. 及時補充水分

缺水不但影響正常生理功能,降低人的免疫力,還易誘發呼吸、循環、泌尿等系統的多種疾病,要養成及時飲水的好習慣。

5. 保證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人體各器官進行自我修復、消除疲勞、增進活力、增強免疫力的最佳途徑。

6. 戒除不良嗜好

生活規律,按時作息,戒煙戒(限)酒,遠離有毒有害物質,注意保持汗腺、二便通暢,防止便秘。

7. 按需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性疾病科學有效的手段,接種疫苗能夠對易感人群進行保護,最大限度阻斷疾病傳播。

8. 保持良好情緒

焦慮、緊張、抑鬱和憤怒等不良情緒會對免疫系統造成極大傷害,誘發腫瘤等各種疾病。而良好的情緒會使肌體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有利於廢物排泄、消除疲勞、增進食慾、保證睡眠,提高免疫功能。

本文綜合自:2023-12-15解放軍總醫院《【世界強化免疫日】冬天應對疾病,增強免疫力才是硬道理!》,部分內容有刪減,版權歸原作者。

健康時報綜合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打破抑鬱的枷鎖,祈願世間清平,願每顆心都被溫柔照亮 - 天天要聞

打破抑鬱的枷鎖,祈願世間清平,願每顆心都被溫柔照亮

當"網抑雲"成為深夜朋友圈的接頭暗號,當"我emo了"取代具體情緒表達,這屆年輕人用戲謔解構着精神困境。可當調侃成為情緒的遮羞布,我們是否正在錯失與真實自我對話的契機?那些未被言說的沉重,或許正悄然改寫着大腦的溝回。某個慵懶的周末,你精心布
無意中發現比節食還掉秤的方法:5天輕斷食,瘦12斤 - 天天要聞

無意中發現比節食還掉秤的方法:5天輕斷食,瘦12斤

上個月遇到一位客戶,40歲的林姐,平時工作忙得顧不上做飯,經常靠外賣應付。她試過節食,但每次餓到晚上睡不着,第二天反而更饞高油高鹽的食物。後來我建議她嘗試調整飲食節奏——5天輕斷食,不用挨餓,也不用頓頓水煮菜。
21天掉了10斤,從146到136斤,嚴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 天天要聞

21天掉了10斤,從146到136斤,嚴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上周張姐來諮詢時,手上還捏着半塊沒吃完的餅乾。她說試過節食、跳操、甚至買過代餐粉,但體重像卡在某個數字不動。我讓她先回答一個問題:「你吃早飯時嚼了多少下?」她愣住了。於是我給她分享了四個簡單到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習慣調整,讓她先堅持21天。
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兩者有區別,不建議混用 - 天天要聞

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兩者有區別,不建議混用

有位老年朋友問華子,他一直在服用替米沙坦治療高血壓,但最近常去的藥店斷貨了,店員推薦他用厄貝沙坦替代,說是兩者差不多,是否可以混用呢? 華子告訴他,不建議兩者混用。雖然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都....
今年小滿是凶日,5月21日小滿,提醒中老年人:牢記這4大禁忌 - 天天要聞

今年小滿是凶日,5月21日小滿,提醒中老年人:牢記這4大禁忌

您發現了嗎?今年立夏後的天氣像坐過山車——清晨薄霧未散,午間驕陽似火,傍晚又飄起細雨。這種忽冷忽熱、濕氣瀰漫的初夏,正是身體最"遭罪"的時候。而即將到來的5月21日小滿節氣,更像一扇隱形的健康門:推得對,安然度夏;推得錯,可能給中老年朋友埋
花生是心臟的「減速器」?醫生忠告:這4種花生,建議多吃 - 天天要聞

花生是心臟的「減速器」?醫生忠告:這4種花生,建議多吃

花生一直是爭議很大的食物,有些人說它油脂高、熱量大,吃多了發胖、不消化,還對心血管不好;也有人說它是長壽豆、植物蛋白之王、血管清道夫。這種說法各有一套邏輯,沒法一刀切。但最近不少心內科醫生開始重新關注花生的作用,特別是在心率控制、血脂調節、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很多人擔心血栓,但不知道血栓的根子其實不是「突然形成」的。它從不是一塊血塊一下子堵住血管,而是血管內皮細胞長期受損、局部炎症慢慢積累、血液黏稠度逐步上升。幾種機制交織在一起,最終才出問題。而傷害這一整套系統的,不是劇烈運動,不是情緒波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