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屬於「藝術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老趙,入冬之後最應該護的就是肺氣了!特別是你平時嗓子老乾,還不趕緊學點方法?」
趙國強正坐在鄰居家沙發上,捧着一杯熱茶,聽到這句話時,不禁摸了摸自己的喉嚨。
他剛吃完飯,心裏還惦記着那桌燉羊肉的鮮美,一聽這話,頓時覺得嗓子似乎真的有點干。
趙國強是個退休的快遞員,今年61歲,平時愛跑愛動,算得上是個熱心腸的老大哥。
可最近一段時間,他總覺得天乾物燥,嗓子時不時發癢,偶爾還咳兩聲,心裏就有點犯嘀咕:「難道這老毛病又要犯了?」
鄰居王大夫是個內科醫生,這次請趙國強過來聚餐,剛吃完飯,就順勢開始科普起來:「老趙啊,你這嗓子不舒服,問題出在肺氣不足。
秋冬季節,燥邪最容易傷肺,再不護好,到了深冬咳嗽喘氣就更麻煩了。」
趙國強趕緊問:「那我這肺氣問題能不能補補?是不是多喝點水就行?」
王大夫放下手裡的茶杯,搖了搖頭:「護肺氣哪有這麼簡單?今天我就教你一招,保准有用。」
趙國強坐正身子,洗耳恭聽,王大夫則不緊不慢地解釋起來:「中醫講『秋收冬藏』,肺是五臟中最嬌弱的器官,最怕秋冬的燥邪。
入冬之後,氣溫驟降,空氣濕度降低,寒冷乾燥的環境會讓肺部容易失去潤澤。」
他接著說:「特別是像你這樣有慢性咽炎的人,肺氣不足的時候,呼吸道黏膜會更敏感,稍微受點刺激就容易咳嗽、癢痛。」
趙國強點點頭:「可這肺氣不足到底是啥感覺呢?平時不覺得啥特別大的問題啊。」
王大夫笑着說:「癥狀輕的時候確實不明顯,但你仔細想想,是不是經常有以下幾種表現?」
1. 嗓子乾燥、總想清嗓子
「這是典型的肺氣虛弱,導致呼吸道黏膜缺乏滋潤。入冬後更容易加重。」
2. 經常咳嗽、痰少或無痰
「乾咳或者痰少,也是肺部缺乏潤澤的表現。尤其是咳嗽頻繁,說明肺氣問題更嚴重。」
3. 一運動就氣短
「肺氣不足的人,體力消耗後喘氣特別快。肺氣足的人,哪怕爬幾層樓都不會氣喘吁吁。」
4. 手腳冰涼、免疫力下降
「肺主皮毛,肺氣不足會讓身體保暖能力變差,容易感冒。」
趙國強聽完皺了皺眉:「聽您這麼一說,好像有點對上號了。那咋辦?光靠喝熱水頂得住嗎?」
王大夫笑了笑:「光喝熱水當然不夠,護肺氣的關鍵在於『潤燥』和『調氣』。
我教你一個簡單的方法,每天堅持,能幫你把肺氣補回來。」
趙國強趕緊拿出手機準備記筆記,王大夫繼續說:「這個方法叫『呼吸潤肺操』,簡單易學,對護肺氣特別有效。」
王大夫先示範了一遍,動作不難,但講解得很詳細:
1. 放鬆坐姿
「坐在椅子上,背部挺直,兩手自然放在膝蓋上,保持全身放鬆。」
2. 深呼吸調節氣息
「吸氣時用鼻子慢慢吸,讓空氣通過鼻腔進入肺部,同時盡量把肚子鼓起來。」
「呼氣時用嘴慢慢呼出,同時肚子回縮,盡量把肺里的廢氣吐乾淨。」
3. 配合手勢拍肺
「吸氣時,雙手抬高至肩膀兩側,掌心向上;呼氣時,雙手輕輕拍打前胸,幫助促進氣血循環。」
4. 堅持10分鐘
「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10分鐘。剛開始可以少做幾分鐘,慢慢增加時間。」
趙國強試了一下,還真覺得胸口舒服了一些:「這真管用啊?聽起來還挺簡單。」
王大夫解釋道:「這套操簡單,但原理很科學。
深呼吸能增加肺泡通氣量,讓更多新鮮空氣進入肺部,改善氧氣供應。
而輕拍胸部,可以刺激肺周的氣血循環,幫助清理肺里的痰濕和廢氣。」
他還補充了一組數據:「一項針對500名老年人的研究發現,長期堅持呼吸調節操的老人,肺活量平均提升了15%,慢性咳嗽和氣喘的癥狀也明顯緩解。」
趙國強做完一套動作,感覺精神好多了,但又忍不住問:「大夫,光做操是不是不夠啊?吃點啥東西能護肺氣?」
王大夫點點頭:「當然,飲食調養和運動結合效果最好。以下幾種食物,潤肺效果特別好。」
1. 梨子
「梨有潤肺止咳的功效,秋冬吃梨,最好蒸着吃或者煮水,溫潤又滋養。」
2. 百合
「百合入肺經,可以緩解乾咳、咽干,可以煮粥或者燉湯。」
3. 銀耳
「銀耳富含植物膠質,能滋潤呼吸道黏膜,是護肺的『潤燥神器』。」
4. 蜂蜜
「蜂蜜能緩解咽干、咳嗽,可以泡水或者加在粥里喝。」
趙國強聽得津津有味,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兒子,忍不住問:「那年輕人是不是不用操心這個問題?我看我兒子一天精神勁兒可足了!」
王大夫笑了笑:「年輕人確實比老年人肺氣足,但現在空氣污染、熬夜抽煙的年輕人多了,肺氣虧虛的也不少。」
他說著補充道:「尤其是那些長期待在空調房、不愛運動的,呼吸功能退化得比他們想像中快。
護肺氣對年輕人來說,也是健康投資。」
趙國強聽後深以為然,心裏暗下決心,不僅要自己堅持練呼吸潤肺操,還得把這一套教給家人一起練,健康過冬!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參考資料
[1]夏雪.冬季如何養肺[J].光彩,2024,(0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