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均是結合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節存在「藝術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
當下的社會裡,健康的話題總能引發一波又一波的熱議,但其中有多少是基於科學的?
隨着「偽科學」在街頭巷尾的流傳,一個有關白菜的謠言也隨之產生:白菜竟然成了肺病的「加速器」?
一個繁忙而普通的早晨,吳大娘這位年過古稀的小區保潔員,背着掃帚和拖把,準備前往附近的菜市場補充一周的蔬菜存貨。
她一直是個勤儉持家的老人,對於食物的選擇既傳統又堅持「物美價廉」。
然而,這天的市場之行不同尋常,當她挑選着又大又綠的白菜時,耳邊突然傳來鄰居阿桂的聲音:「吳大娘,你沒聽說嗎?現在都傳白菜會加速肺病的發展,咱們這年紀得小心點。」
這番話讓吳大娘心頭一緊,畢竟她的老伴近期咳嗽不止,已是肺部有疾的老人,正巧明天要去醫院複查。
帶着疑惑與擔憂,她決定在陪同老伴複查時順道詢問下醫生,看看這個說法究竟是科學依據還是無稽之談。
第二天,醫院的門診部格外繁忙,吳大娘在等待的過程中,心裏的疑問像野草一樣越長越高。
輪到他們時,吳大娘把聽到的關於白菜的說法向醫生娓娓道來。
醫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肺科專家,面對吳大娘的詢問,他笑了笑,擺了擺手:「吳大娘,您先別著急。這種說法我也聽過不少,但科學研究並沒有證實白菜會對肺部有害。」
「白菜裡頭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含量可真不少,對我們的身體好處多多。」
然而,醫生並沒有就此打住,他順勢提到了真正需要避免的三種食物,以幫助肺部疾病患者更好地管理他們的飲食。
首先,是過度油膩的食物。他說:「油脂要是吃多了,身體里的炎症就會增加,這對咱們的肺可不是什麼好事。」
再來說說,咱們得少吃點鹹的東西,因為鹽吃多了,身體里的水分會失調,這對肺的功能可是有影響的。
最後,咱們得留心,辣食得適量,要是辣椒、花椒這些太辣的東西吃多了,可能會讓人咳嗽起來,或者讓呼吸道變得更加敏感。」
在詳細解釋完應避免的食物之後,醫生又延伸到了一個較少人注意但同樣重要的話題——食物的烹飪方式對肺部健康的潛在影響。
吳大娘聽得更加認真了,畢竟她每天都在廚房忙碌,為家人準備三餐。
醫生說:「吳大娘,除了我們剛剛討論的那些食物,您烹飪食物的方式也非常關鍵。
比如說,咱們做飯的時候,特別是用高溫炒啊、燒啊、烤啊這些方法,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太好的東西,像是多環芳香烴啊,丙烯酰胺這些。」
「食物在高溫下烹飪時會釋放出一些有害物質,如果我們老是吃這些含有這些物質的食物,時間長了,可能對我們的肺不太好。」
吳大娘驚訝地問道:「那我應該怎麼做飯呢,醫生?難道只能蒸嗎?」
醫生笑着搖搖頭:「不必那麼極端,吳大娘。」
「其實,有些簡單的調整就可以了,比如盡量使用慢燉、燉煮等低溫烹飪方式,這樣可以大幅度減少有害物質的生成。」
「此外,多用蒸的方式做菜,不僅能保持食物的營養,還能避免產生有害物質。」
醫生接着補充了一個他認為對肺部健康尤為重要的烹飪技巧:「還有一點,就是在炒菜時,可以先加水燒開,然後再放油,這樣一來,菜肴在油熱的時間內會減少,同時減少油煙的產生。」
這些具體的建議讓吳大娘眼前一亮,她意識到,自己多年來的烹飪習慣可能並不是最健康的。
醫生的建議雖然簡單,卻是她從未考慮過的。
為了進一步加強這種烹飪方法對健康的益處,醫生還提到:「使用低溫烹飪方式的家庭,家庭成員患呼吸道疾病的幾率比常規高溫烹飪方式的家庭要低約20%。」
「這說明,調整烹飪方式不僅能改善食物的口感和營養,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我們的肺部健康。」
吳大娘認真聽着,她決定回家後要改變自己的烹飪習慣,盡量採用醫生推薦的方法來準備食物。
關於肺病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
[1]郭燦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復的研究進展 網絡首發, 華西醫學,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