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男子尿毒症去世,確診後仍吃蔬菜常跑步,他做錯了什麼?聽分析

2024年06月12日17:52:10 健康 1051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明文獻來源;為了更好詮釋相關內容,文章開篇故事、人名均為虛構,請理性閱讀。

45歲的張大叔最近覺得身體十分「奇怪」,每天早晨醒來臉都是水腫狀態,運動時還常力不從心,腰痛乏力,最難以啟齒的是,他連小便都不那麼順暢,尿量很少,有時還尿不出來。

他意識到不對!於是,趁着上個周末,他來醫院做了全面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嚴肅的詢問他:「你的血肌酐在945umol/L,已經遠超標準值,腎功能受損也比較嚴重,平時都做了什麼啊?」

張大叔聽完十分震驚,畢竟自從步入中年以來,他就戒煙、戒酒,還經常的跑步運動,就連飲食也是低碳、低脂,實在不明白身體為何會這樣。

45歲男子尿毒症去世,確診後仍吃蔬菜常跑步,他做錯了什麼?聽分析 - 天天要聞

在雙方詳細溝通後,醫生開口道:「你的飲食還可以,但是運動強度太大了,導致了橫紋肌溶解,出現了急性腎功能衰竭,再加上就醫不及時,進展成了尿毒症,後續可別再大強度運動了,因為現在的腎臟功能不好,吃飯按高熱量飲食吃,也別整低碳水飲食了!」

回到家後,張大叔按照醫生的叮囑堅持了兩天後,心裏別提多難受了,總覺得不跑步就像少了點什麼,高熱量的飲食也讓他吃的反胃不適,於是,他自作聰明的又回歸到原本飲食和運動頻率。

就這樣相安無事過了一個月,張大叔在昨天傍晚突然渾身抽搐,呼吸不上來,沒過多久就昏倒在地,等到妻子下班發現後,連忙將人送進醫院搶救。

在經過3小時的搶救後,醫生宣布了張大叔的死訊:「他這是尿毒症晚期引起的腦出血猝死,按理說控制飲食和運動後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啊?」

45歲男子尿毒症去世,確診後仍吃蔬菜常跑步,他做錯了什麼?聽分析 - 天天要聞

家屬悲痛的向醫生說明張大叔這段時間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小心翼翼的問道:「跑步和低碳飲食不都是健康的嗎,怎麼他這樣做卻不行。」

醫生只好詳細的解釋了尿毒症的原理,以及這樣建議的依據,擺擺手無奈地說:「為什麼不聽勸啊?!」

尿毒症患者,建議「反向控制飲食」,高碳水,高熱量反而更有益?

尿毒症,是由於體內的腎單位遭到破壞,導致腎臟功能異常,無法對機體內的代謝物質進行正常代謝,造成代謝終末產物和毒性物質堆積在體內,大量積累,成為尿素蓄積溶質。

隨着尿毒素的出現,機體正常代謝會受到干擾,體內的電解質以及酸鹼平衡都會失調,內分泌系統也會受其影響,出現結構性損傷,繼而各個器官會中毒癥狀,這便是尿毒症。

45歲男子尿毒症去世,確診後仍吃蔬菜常跑步,他做錯了什麼?聽分析 - 天天要聞

根據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尿毒症的患病幾率相對不高,但患有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發病率卻達到10.8%,這也就意味着我們不能放鬆警惕,飲食方面自然也不例外。

但為什麼對於尿毒症病人來說,反而建議「反向控制飲食」呢?

所謂「反向控制飲食」,其實就是減少蛋白飲食,增加高熱量飲食的攝入。這主要是因為,減少蛋白的攝入,經由蛋白質代謝生成的尿素氮水平便會下降,繼而一定程度減少機體的毒素蓄積,從而達到控制尿毒症的目的。

另外,高熱量、高碳水飲食攝入,可以為身體提供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保證人體足夠的熱量,進而減少蛋白質為提供熱量而分解,使得蛋白質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細胞的抵抗力,一定程度修復受損組織,緩解尿毒症病情繼續加重。

45歲男子尿毒症去世,確診後仍吃蔬菜常跑步,他做錯了什麼?聽分析 - 天天要聞

2018年,我國學者在《山西醫藥雜誌》發表過一項研究,通過對86位進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進行飲食觀察發現:尿毒症患者多會出現嘔吐、食慾下降等癥狀,攝入熱量不足。熱量不僅可以為患者提供充沛的體能,還可以減少因能量不足導致的蛋白質的分解消耗,從而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

在進一步研究中,全部患者採用規範的蛋白攝入和高熱量攝入法,均進行6個月的飲食護理,再對其整體健康進行評估,得出結論:有35名患者營養正常,僅有7名出現輕度營養不良,1名重度營養不良,且她們的病情在營養補充後也得到了相應控制。

45歲男子尿毒症去世,確診後仍吃蔬菜常跑步,他做錯了什麼?聽分析 - 天天要聞

由此可以發現,合理地飲食護理可以改善尿毒症的營養狀況,提高患者的健康指數和生活質量,對病情控制有一定好處。

不過,飲食控制和營養療法只能作為輔助治療和減緩發病的方式,不能直接用於尿毒症治療,具體的治療康復還需要血液透析、藥物治療或腎臟移植。

醫生建議,尿毒症患者在日常飲食中,少吃雞蛋、瘦肉、魚肉、牛奶和各種豆類,多吃澱粉製品,米飯、紅薯、馬鈴薯等。

45歲男子尿毒症去世,確診後仍吃蔬菜常跑步,他做錯了什麼?聽分析 - 天天要聞

腎不好或許不適合運動,劇烈運動後危險很大!

腎臟是劇烈運動中容易損傷的主要器官之一;

這是因為劇烈運動會讓腎臟代謝速度加快,可若是腎細胞無法滿足運動需求呢?這時候很可能出現腎臟創傷和非創傷性損傷;患者或許能觀察到血尿、泡沫尿、橫紋肌溶解綜合征、急性腎功能衰竭等。

就拿張大叔出現的橫紋肌溶解綜合征來說,這是由於過度運動後,致使骨骼肌出現損傷,細胞膜遭到破壞,細胞中的內容物如酶類、鉀、磷和肌球蛋白等再次作用下,釋放入循環血液中,引起血清肌酸激酶、肌球蛋白升高及肌紅蛋白尿,加速腎臟的病情惡化,可能會出現尿毒症。

45歲男子尿毒症去世,確診後仍吃蔬菜常跑步,他做錯了什麼?聽分析 - 天天要聞

所以,腎臟不好的人要避免劇烈運動,如跑步、跳繩等,在進行室外運動時還要注意這四點:

1,避免時間過長

運動時多選擇舒緩的運動,少進行快速增高心率的運動項目,提倡多項目交叉運動,這樣腎臟的負擔不至於太重,在交叉運動時,腎臟的功能損傷也能得到一定休息,有助於機體的恢復。

2,加強適應性訓練

這是指在運動時,不要突然增加運動強度或時間,要根據自身情況,對時間和強度進行適當調控,給機體一個接受緩衝的機會,減輕橫紋肌細胞損傷,避免腎臟損傷加重。

45歲男子尿毒症去世,確診後仍吃蔬菜常跑步,他做錯了什麼?聽分析 - 天天要聞

3,注意勞逸結合

運動過程中,出現身體不適或疲累,可以適當休息,切勿埋頭專註訓練質量,不顧及身體的健康。

4,及時補充水分

隨着天氣越來越熱,大家在運動時要避免陽光直射的環境,另外運動出汗後,要及時補充水分,防止機體水、電解質紊亂炎,影響腎臟功能。

45歲男子尿毒症去世,確診後仍吃蔬菜常跑步,他做錯了什麼?聽分析 - 天天要聞

醫生建議:腎不好的適合散步、慢走等小幅度運動,每日運動的時間不得超過一小時,中老年人的話,運動時間保持在30分鐘即可,每周三次的頻率最適宜。

遵循上述的飲食方法和運動禁忌,腎不好的人也能擁有高質量生活。

思考:出現哪些癥狀,需要懷疑尿毒症呢?

讀到這裡,相比大家對於尿毒症都有了更深的了解,但是,究竟哪些癥狀出現,需要我們警惕起來,提防尿毒症發生呢?

排尿異常多尿、夜尿增多,或者少尿,甚至無尿(24小時的尿量少於400毫升,約1小瓶礦泉水,稱為少尿;如果24小時的尿量少於100毫升,就稱為無尿)。

45歲男子尿毒症去世,確診後仍吃蔬菜常跑步,他做錯了什麼?聽分析 - 天天要聞

並且,大家注意,一般情況下多尿往往出現在尿毒症早期,這時候腎小管濃縮功能減退,導致重吸收功能減弱,更多的尿液被排出體外;如果尿少或者是無尿,則表示病情更嚴重一些,多處於尿毒症晚期,這時候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自然產生的尿液也相應減少。

口中有尿味、食慾減退最早、最常見,常見表現為食慾缺乏、噁心、嘔吐、口中有尿味(唾液中的尿素被細菌分解成氨造成的);這些癥狀的出現,多和身體內電解質紊亂有關。

水腫尿毒症患者因腎功能衰竭,身體多餘的水分排出不暢,導致水鈉瀦留,就會表現為面部、眼瞼、雙下肢出現浮腫(指壓凹陷),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後期可能出現全身水腫。

45歲男子尿毒症去世,確診後仍吃蔬菜常跑步,他做錯了什麼?聽分析 - 天天要聞

皮膚瘙癢潰瘍尿毒症患者由於存在排尿障礙,體內的毒素不能夠及時排出,包括尿素、肌酐等,毒素大量在體內蓄積,可能會對皮膚造成刺激,從而引起皮膚瘙癢。

總之,希望大家能從張大叔這一案例中吸取教訓,運動是建議的,但是過度運動卻不是我們建議的;再者,出現癥狀要及時就醫,尤其是出現以上提到的這些癥狀,大家要想起來尿毒症的可能。

延伸:咖啡傷腎,代謝慢的人少喝咖啡,或可降低尿毒症風險

咖啡雖然提神醒腦的功能很強,是很多人早餐的選擇之一,但對特殊人群來說,咖啡或許會傷身。2023年,加拿大學者就咖啡因對代謝慢型人腎臟的傷害風險進行研究,她們對604名參與者進行了長達7.5年的隨訪調查,通過數據分許發現:

45歲男子尿毒症去世,確診後仍吃蔬菜常跑步,他做錯了什麼?聽分析 - 天天要聞

代謝慢型人每天喝咖啡超過3杯以上,相比於不喝咖啡的人,患蛋白尿、腎小球超濾高血壓的風險都會提高,而代謝快型的人喝咖啡量則不會對腎臟造成較大影響。

研究人員為得出詳細數據,對參與者的體重和每日攝入的咖啡量做出細緻統計,發現大量飲用咖啡蛋白尿患病風險增加174%、腎小球超濾患病風險增加111%、高血壓的患病風險181%。

另外,過量的咖啡攝入,除了會造成代謝慢型人腎臟損傷的風險,還有相關研究發現,會增加心肌梗塞空腹血糖受損的風險,

不過,由於該項研究參考人數較少,不具備代表性和普遍性,並不能完全證實咖啡過量損傷腎臟,還有待進一步臨床研究來證實該結論。

45歲男子尿毒症去世,確診後仍吃蔬菜常跑步,他做錯了什麼?聽分析 - 天天要聞

至於腎臟不好的人能不能喝咖啡,應該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腎病的飲食主要是以低蛋白、高熱量飲食為主,咖啡並不在禁忌之內。

然而,喝咖啡這件事情確實需要慎重!

如果病人病情較輕,腎功能無明顯異常,咖啡還是可以適當喝的,在飲用時注意不要過濃,攝入量不要過多,在100ml之內。

腎病病人如果存在明顯的腎臟功能異常,而且存在睡眠障礙,通常就不可以喝咖啡,因為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容易增加腎臟的代謝負擔,導致病情加重,還可能加重失眠。

45歲男子尿毒症去世,確診後仍吃蔬菜常跑步,他做錯了什麼?聽分析 - 天天要聞

咖啡因作為一種興奮劑,服用過多可能導致患者中樞神經系統處於興奮狀態,影響內分泌激素的分泌,增加內分泌異常的概率,繼而可能會影響褪黑素分泌,導致患者出現失眠、心率高等情況。

這種情況會致使血壓急劇升高,過高的血壓會加重腎臟缺血性損害,還可能誘發急性腎衰竭,造成尿毒症,因此,有腎病而且有明顯的異常表現的患者不要喝咖啡,以免加重癥狀危害健康。

參考文獻:

1.於續芳,黃佔東.飲食蛋白對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營養影響的分析[J].湖南師範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14(3):108-112.

2.馬濤.尿毒症患者的飲食護理觀察[J].山西醫藥雜誌,2018,47(22):2766-2768.

3.JAMA子刊:咖啡傷不傷腎還是看基因!科學家發現,咖啡因代謝慢型的人每天喝3杯以上咖啡與腎損傷標誌物風險提高1倍多相關.2023-02-14.

#頭條創作挑戰賽#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一騎絕塵丨洛拉替尼 mPFS 突破 5 年,樹立 ALK+ NSCLC 一線治療新標杆 - 天天要聞

一騎絕塵丨洛拉替尼 mPFS 突破 5 年,樹立 ALK+ NSCLC 一線治療新標杆

肺癌是世界範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種[1]。然而,對於驅動基因陽性的肺癌患者,靶向藥物的問世為患者的長期生存帶來了質的飛躍。其中,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關鍵驅動基因之一。從 2007 年 EML4-ALK 首次在 NSCLC 患者中發現以來[2],ALK 通路藥物的研發已從一代克唑替尼快速進展到三代洛...
肺癌骨轉移如何處理?看這篇輕鬆掌握 - 天天要聞

肺癌骨轉移如何處理?看這篇輕鬆掌握

骨轉移作為肺癌常見的轉移部位之一,通常會引起患者發生骨痛、病理性骨折等骨相關事件(SREs),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存期。如何早期診斷和有效治療肺癌骨轉移顯得至關重要。本文結合《肺癌骨轉移診療專家共識(2019 版)》[1]、《中國肺癌骨轉移臨床診療指南(2024 版)》[2],整理出肺癌骨轉移臨床診治的關鍵信息,旨...
2024 泌尿領域醫生交流討論會 | 從手術技術到系統治療,共話腎癌新進展 - 天天要聞

2024 泌尿領域醫生交流討論會 | 從手術技術到系統治療,共話腎癌新進展

引言近年來,腎細胞癌(RCC)手術技術及全身系統治療均取得了長足發展。腹腔鏡手術技術和安全性不斷提高,圍手術期治療取得突破性進展,晚期 RCC 一線治療新方案層出不窮,不斷改善患者的治療結局。為及時掌握 RCC 診療最新進展,指導臨床治療實踐,2024 年 5 月 31 日,「健康同行 多領域專業交流項目——2024 泌尿領域醫...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打造「家門口」近享國家級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打造「家門口」近享國家級醫療服務

南寧市融媒體中心—南寧新聞網訊(記者 黃思寧 通訊員 駱秋妤 許超艷 曾春梅)「謝謝醫生,讓我重新拾起了對生活的信心。」6月12日,曾感染耐葯結核菌的外地患者陳先生向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送來一面錦旗,感謝醫生的幫助。外地患者來求診。該患者有乙肝病毒攜帶病史,2016年診斷「繼發性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因為進行未...
補腎最高的境界是健脾,推薦3個中成藥,脾腎同補,脾好腎更好 - 天天要聞

補腎最高的境界是健脾,推薦3個中成藥,脾腎同補,脾好腎更好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腎臟為先天之本。脾胃在消化吸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腎臟負責生殖發育。當兩者功能出現異常,如脾陽虧虛或腎虛,便可能導致諸多不適,如腹瀉、手腳發冷、疲勞等。華主任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三款中成藥,可同時滋養脾腎,使脾臟健康,
大學生減重20斤猝死,拳擊賽場外的殘酷「秘密」 - 天天要聞

大學生減重20斤猝死,拳擊賽場外的殘酷「秘密」

2024年6月,全國少年(U16)拳擊錦標賽現場。圖文無關。視覺中國瀋陽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大一學生小許(化名)的生命遺憾地停留在18歲。其門診病歷顯示,小許2024年6月9日中午倒在學校寢室,送醫搶救半小時仍無生命體征,死因初步診斷為「猝死」。在過去的4月28日至6月6日間,為了備戰拳擊賽,他由60.85公斤減到50.90公斤...
日媒:罕見「食人細菌」在日本蔓延!感染後48小時即可致命。 - 天天要聞

日媒:罕見「食人細菌」在日本蔓延!感染後48小時即可致命。

近日,日本媒體紛紛報道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一種罕見的「食人細菌」正在日本國內迅速蔓延。這種細菌被稱為「食人細菌」,因其強大的破壞力和極高的致死率而備受關注。據悉,一旦被這種細菌感染,患者將在短短48小時內面臨生命危險,而且該細菌大多可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