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已「盯上」年輕人

2024年03月27日17:45:35 健康 1112
糖尿病曾被看作一種「老年病」,但如今已經逐漸蔓延至年輕群體。《英國醫學雜誌》於2020年4月發表的一項關於中國糖尿病患病率調查的結果顯示,中國18~29歲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經達到2%,30~39歲人群的患病率則是6.3%,而1996年這兩項數據分別是0.56%和1.36%。為什麼糖尿病會「盯上」年輕人?被「盯上」的年輕人的生活又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每天的心情被血糖支配着」

「午餐糙米飯54.5克、胡蘿蔔50克、紫菜薹251克、草魚274克,餐後兩小時血糖5.6毫摩爾每升……」自從確診糖尿病以來,控糖成為了小齊每天都在操心的事情。一日三餐吃了什麼、血糖如何,她都詳細地做着記錄。

曾經,小齊並不知道糖尿病也會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她的確診源於一次偶然。兩年前,還在讀大學三年級的小齊心血來潮,用奶奶的血糖儀測了一下自己的空腹血糖,數值竟是7.8毫摩爾每升(空腹血糖正常值一般為3.9~6.1毫摩爾每升)!在連續兩天自測血糖的數值都顯示異常後,她提心弔膽地去了醫院;結果,經一系列檢查後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

回顧確診前的身體狀態,小齊後知後覺地發現了一些端倪。「每天我都很渴,要喝至少兩升水,其間頻繁上廁所,即使飯吃得很飽也很快就會餓,就這樣體重還下降了4公斤。」當初還曾為此開心的她沒意識到這些都是糖尿病的典型癥狀,即多食、多飲、多尿,體重減少,簡稱「三多一少」。

確診初期,為了監測血糖,小齊每天要扎很多次手指,手上全是針眼。後來換成了使用動態血糖儀,小齊笑着稱其為「小糖人神器」,佩戴在上臂後能夠24小時全天候監測血糖。不過,雖然監測方便了不少,但她仍能時刻感受到自己與常人的不同。

「按時服藥、日常鍛煉對我來說沒有難度,控制飲食才是最大的痛苦。」小齊說,自從確診那天起,她再也沒有碰過包子、稀飯麵條等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心裏特別羨慕別人想吃就吃,而我不得不盯着血糖儀上的數字,每天的心情被血糖支配着。」她無奈地表示。

與小齊相比,28歲的小張對自己患上糖尿病這件事並沒有那麼意外。原本愛打籃球、作息規律的他在大學畢業後因工作原因,放棄了一切運動愛好。「我們工作節奏快,每天坐在辦公室里從早忙到晚,熬夜更是家常便飯,就算到了周末,也累得只想宅在家休息。」他說。

就這樣,小張的體重從剛大學畢業時的68公斤一路上漲到了92公斤,還時常出現心慌胸悶等癥狀。「我能明顯察覺到身體出了問題,但由於各種原因,一直拖着沒去看病。」小張說。

直到4個月前自己視力模糊以至於影響工作時,小張去醫院做了眼底檢查,最終揪出了糖尿病這一「元兇」。「重新翻出3年前的體檢報告,我發現當時空腹血糖就超標了,但沒放在心上。現在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想到那些併發症,不能再放任不管了。」在醫生的叮囑下,減肥成了小張的頭等大事。4個月來,他努力調整着自己的生活方式,管住嘴、邁開腿,不僅每天自己帶飯去公司,還成了健身房的常客。

目前,隨着體重的減輕,小張的血糖水平也在逐漸下降,雖然還沒有回歸正常值,但仍讓他倍感振奮。「回想起來,因為肥胖而導致的高血糖對於我來說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它在某種程度上讓我的生活更自律、更健康,重新做回身體的主人。」小張說。

「早診早治至關重要」

國際糖尿病聯盟發佈的《全球糖尿病地圖(第10版)》顯示,截至2021年,在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中國,有超過1.4億名的糖尿病患者;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

什麼是2型糖尿病?目前,糖尿病主要分為4種類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其中,最常見的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遺傳、環境、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一般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發病。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不能產生胰島素,因此需要終身使用胰島素治療。而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抵抗等,導致身體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從而引起血糖水平持續上升,一般多發於40歲以上的成年人。

「近年來,早髮型2型糖尿病已成為醫學界的研究熱點。目前,2型糖尿病在40歲以下人群中的發病率增速非常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學糖尿病中心主任紀立農告訴記者,隨着社會的發展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我國40歲以下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已經達到4%左右。

紀立農介紹,早髮型2型糖尿病的進展較快,所以學術界也將其稱為「惡性」糖尿病。此外,國內外研究均發現,相比於中老年患者,早髮型2型糖尿病患者「帶糖」的時間更長,發生併發症的風險也更高。血管中超標堆積的葡萄糖,會損傷全身的大血管、微血管,威脅患者的眼睛、腎臟、心臟、大腦,嚴重時可致下肢截肢、失明心梗腦梗、腎功能衰竭等。

「一個人在40歲之前患上糖尿病,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50歲左右就可能發生併發症。那個階段的人身上肩負着很多的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一旦發生變故,將會對社會和家庭造成非常大的影響。」而在這一嚴峻態勢下,紀立農指出,國內早髮型2型糖尿病診斷率目前只有20%。

「在50~60歲這個年齡段中,糖尿病的診斷率可以達到60%甚至更高。相比而言,年輕人對糖尿病的知曉率和診斷率整體偏低,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患病。」紀立農介紹,久坐不動、飲食不規律、熬夜、壓力大以及由此造成的肥胖在現在的年輕群體中較為常見,而這些生活方式都會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風險。

「我在專病門診中見到的早髮型2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存在超重問題。他們中有很多人在體重得到明顯改善之後,血糖水平是可以恢復正常的。」在紀立農看來,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只要保持良好的治療依從性,嚴格控制血糖,這一疾病並不會影響患者的壽命。真正可怕的是患病不自知,延續不良的生活方式,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因此,定期體檢、儘早干預是關鍵。紀立農介紹:「很多企事業單位每年會組織員工體檢,根據體檢報告可以發現,一些人的血糖水平在幾年前就已經不正常了,但直到出現了明顯的糖尿病相關癥狀,才來醫院就診。」正是這樣的忽視和耽擱,導致原本處於糖尿病前期(血糖水平異常但是沒有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還能夠通過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實現血糖逆轉的群體加入糖尿病大軍。

「年輕人必須意識到,糖尿病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屬。尤其是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早診早治至關重要。」紀立農說。

糖尿病已「盯上」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健康報記者 劉嵌玥 特約記者 鍾艷宇

編輯:管仲瑤

校對:李詩堯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糖尿病已「盯上」年輕人 - 天天要聞糖尿病已「盯上」年輕人 - 天天要聞糖尿病已「盯上」年輕人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49歲女子睡覺從來不穿內衣,多年後去體檢,結果讓醫生非常羨慕! - 天天要聞

49歲女子睡覺從來不穿內衣,多年後去體檢,結果讓醫生非常羨慕!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張女士,這個問題我還真沒見過。」醫生李醫生坐在診室里,表情頗為複雜地看着眼前的檢查結果,抬頭看了看面前的張女士。張女士,49歲,職業是小學教師。
醫生強調:過了65歲,少吃葷腥,多吃這幾種蔬菜,很多老人不聽勸 - 天天要聞

醫生強調:過了65歲,少吃葷腥,多吃這幾種蔬菜,很多老人不聽勸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醫生,我這吃點肉也沒事吧?」王大爺一邊拍着自己的肚子,一邊對醫生問道。他今年65歲,平時最愛吃的就是那紅燒肉和炸雞翅,每餐不見葷腥就覺得沒滋味。
當紅女演員昨天在杭州突發意外暈倒,緊急送醫,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當紅女演員昨天在杭州突發意外暈倒,緊急送醫,怎麼回事?

5月19日,杭州,越劇《新龍門客棧》即將開演,但因演員陳麗君突發急性腸胃炎突發暈倒,無法演出,主創團隊全體上台致歉。有網友在評論區爆料稱,陳麗君急性腸胃炎加高燒不退,即使這樣為了觀眾還是撐到了現場。實在是病情嚴重,才不得已臨時取消了演出。陳麗君急性胃腸炎會讓人突然暈倒?
【5.20國際白塞病關愛日】關愛罕見病:兒童白塞病 - 天天要聞

【5.20國際白塞病關愛日】關愛罕見病:兒童白塞病

點擊上方「藍字微信名」可以訂閱哦!一、什麼是白塞病白塞病又被稱為貝赫切特綜合征(Behcet syndrome,BS)是1937年由土耳其的醫生首次提出。本病是一種以反覆口腔潰瘍、外生殖器潰瘍、眼葡萄膜炎為主要表現的系統性血管炎,並可有皮膚、心血管、神經系統、胃腸道及關節等多系統受累。圖片來自ChatboxAI二、為什麼患白塞病...
每天吃一盒藍莓會發生什麼?皮膚真的會變白?視力真的會變好? - 天天要聞

每天吃一盒藍莓會發生什麼?皮膚真的會變白?視力真的會變好?

阿美最近一直在加班,不僅僅視力感覺有所下降,皮膚也出現了一點小問題,這讓阿美很是苦惱。而同一小組的趙姐雖然每天都和阿美一樣加班,但整天都是容光煥發,精神狀態都要比阿美好不少,於是阿美只能找趙姐來取經。「我也沒什麼好辦法,就是每天吃點藍莓。聽說不僅能讓皮膚變白,還能增強視力呢!
春天眼睛也會過敏嗎?樹蘭醫療專家解惑 - 天天要聞

春天眼睛也會過敏嗎?樹蘭醫療專家解惑

又到了一年一度和飛絮纏鬥的季節。有這麼一些人,到了春天就撲街,噴嚏不斷,迎風流淚,也有那麼一些人,眼睛癢睜不開……「醫生,我這兩天眼睛癢得厲害,特別是眼角的位置,忍不住要去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