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最佳養生時間1天1段,該做啥?正確做法與西方研究,重合了

2023年12月02日16:55:07 健康 1231

文|王醫生

編輯|澤漆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在中醫的傳統養生理論中,一天之中有一個時段被視為最佳的養生時間。

這個時段是中國古代十二時辰的最後一個時辰,即現代二十四小時制的晚上最後兩個小時。

中醫最佳養生時間1天1段,該做啥?正確做法與西方研究,重合了 - 天天要聞

中醫認為,在這個時間段保證良好的睡眠,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而令人驚訝的是,近年來西方的醫學研究也發現,晚上十點到十點五十九分的睡眠時間,對健康有顯著好處。

這一發現與中醫理論不謀而合,顯示了東西方在某些養生觀念上的驚人一致。

中醫最佳養生時間1天1段,該做啥?正確做法與西方研究,重合了 - 天天要聞

首先,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晚上的最後兩個小時被認為是一天中的最佳養生時間。

在中醫理論中,這個時間段被認為是身體開始進入深度休息和修復的階段。

人的肝臟在此時,幫助身體解毒,同時血液迴流至肝臟進行凈化。

中醫最佳養生時間1天1段,該做啥?正確做法與西方研究,重合了 - 天天要聞

確保在這個時間段入睡,可以讓身體得到最佳的休息和自我修復。

那麼,西方醫學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根據2021年美國的一項調查研究,科學家們發現,晚上十點到十點五十九分是一天中最佳的入睡時間。

中醫最佳養生時間1天1段,該做啥?正確做法與西方研究,重合了 - 天天要聞

在這個時間段入睡的人,患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較低。

這一發現與中醫理論中的最佳養生時間重合了一個小時。

接下來,我們探討一下如何在這個時段進行正確的養生操作。

中醫最佳養生時間1天1段,該做啥?正確做法與西方研究,重合了 - 天天要聞

首先,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是關鍵。

這意味着在晚上十點之前結束所有日常活動,創造一個有利於睡眠的環境。避免使用電子設備,因為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響睡眠質量。

其次,晚飯不宜過晚,也不宜過飽。

中醫最佳養生時間1天1段,該做啥?正確做法與西方研究,重合了 - 天天要聞

過晚進餐會影響消化系統的休息,而過飽則可能導致消化不良,影響睡眠質量。晚飯應在晚上七點前完成,食物以清淡為主。

除此之外,晚間適當的放鬆活動也很有益。如輕度的散步、瑜伽或輕鬆的閱讀,都有助於放鬆身心,準備進入睡眠狀態。

當然,養生不僅僅是睡眠。日常飲食、運動習慣和情緒管理同樣重要。

中醫最佳養生時間1天1段,該做啥?正確做法與西方研究,重合了 - 天天要聞

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和良好的情緒狀態,都是養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醫和現代醫學在養生理論上的這種重合,再次證明了健康生活方式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晚上最後兩個小時,特別是晚上十點到十點五十九分,確實是一個理想的養生時段。

中醫最佳養生時間1天1段,該做啥?正確做法與西方研究,重合了 - 天天要聞

通過正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我們可以更好地保護和增強自己的身體健康。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原創首發,抄襲搬運必究!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這種綠葉膳食纖維是芹菜4倍,鈣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裏像是「開了空調」 - 天天要聞

這種綠葉膳食纖維是芹菜4倍,鈣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裏像是「開了空調」

如果說夏天有屬於自己的味道,那一定是薄荷味的。炎熱的天氣里,一杯冰鎮的薄荷檸檬水,或是一塊清涼的薄荷糖,都能瞬間趕走悶熱,帶來一絲沁人心脾的涼意。社交平台上各種薄荷系列的飲品,比如薄荷拿鐵、輕椰薄荷冰奶、薄荷奶綠、薄荷冰沙等,都很受歡迎,每一款光聽名字就很清涼。薄荷為啥吃上就感覺涼涼的,營養價值又怎...
兒童因輸液頻繁死亡,西醫致命缺點在哪裡?(四) - 天天要聞

兒童因輸液頻繁死亡,西醫致命缺點在哪裡?(四)

西醫治療感冒輸液的後果:感冒發燒西醫是採用對抗的方法,西醫認為,發燒是因為外來的細菌、病毒侵入體內,導致調節體溫的中樞神經失控而引起的。其治療不外乎消炎,抗菌,因此理論上支持大量應用抗菌素,以徹底地消滅病菌,還身體一個乾淨的環境,就是所謂的
生薑不能隨便吃?醫生提醒:1不要,2不留,3不吃,不懂別亂吃 - 天天要聞

生薑不能隨便吃?醫生提醒:1不要,2不留,3不吃,不懂別亂吃

俗話說「小暑到,伏天來」,三伏天往往開啟於小暑節氣。而如今7月已至,小暑進入倒計時,但外界的氣候卻已經有了明天的「伏味」。氣溫持續走高,降雨頻繁,天空中總是陰雲不散,空氣濕度就更不用說了,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屋子裡都潮乎乎的,有種提前入伏的感
天氣越熱越要「以熱制熱」?8個中醫養生法,錯過三伏等一年! - 天天要聞

天氣越熱越要「以熱制熱」?8個中醫養生法,錯過三伏等一年!

你以為夏天只能靠吹空調、吃冰棍、喝冷飲來給身體降溫嗎?其實不然!中醫卻建議:天氣越熱,越要「趁熱打鐵」——喝熱茶、晒晒背、泡泡腳……這些看似「矛盾」的做法,實則蘊含著中醫的養生智慧。學會用「以熱制熱」的養生妙招,還能有效逼出體內寒氣。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