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這一年齡段的女性更易發生宮頸癌,想要預防它,需做好4點

2023年10月01日08:34:04 健康 1029

宮頸癌是一種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它是造成女性死亡的第二大癌症,僅次於乳腺癌,我國更是宮頸癌大國,每年約13萬人被確診為宮頸癌。

近年來,宮頸癌的發病越來越趨於年輕化,對於女性來說,了解宮頸癌相關的知識,提前做好防範十分重要。那麼,宮頸癌主要發生在哪個年齡段的女性中?如何防範呢?

醫生:這一年齡段的女性更易發生宮頸癌,想要預防它,需做好4點 - 天天要聞

哪個年齡段的女性更容易發生宮頸癌?

據相關統計表明,宮頸癌的平均發病年齡為51歲,就目前而言,其高發人群主要集中於40~60歲,但近年來宮頸癌發病率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30歲以下的宮頸癌患者佔據了15%~20%的比例,其中年齡最小的患者僅為18歲。

因此,專家推薦30歲以上的女性應定期做宮頸癌篩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醫生:這一年齡段的女性更易發生宮頸癌,想要預防它,需做好4點 - 天天要聞

女性在生活中應如何預防宮頸癌?

1、做到潔身自愛

宮頸癌與HPV感染有關,而HPV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進行傳播,女性發生性行為的時間過早,或是有多個伴侶,HPV感染的幾率會大大提升,因此,女性應做到潔身自愛。

此外,頻繁人工流產也可增加宮頸癌的發病風險,為了避免這一情況,女性在房事過程中應做好避孕措施。

醫生:這一年齡段的女性更易發生宮頸癌,想要預防它,需做好4點 - 天天要聞

2、不吸煙

女性長期吸煙,可導致其宮頸上皮內郎罕氏細胞數目減少,從而增加HPV感染的幾率,調查表明,吸煙的女性其HPV感染的風險是不吸煙女性的3~4倍。為了健康着想,女性朋友們一定要避免吸煙。

3、做好個人衛生

女性在生活中應注意做好「下面」的個人衛生,如果清潔不到位,可引起細菌性陰道炎、真菌感染等,從而增加HPV感染的幾率。

醫生:這一年齡段的女性更易發生宮頸癌,想要預防它,需做好4點 - 天天要聞

4、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想要預防宮頸癌的發生,生活干預也很關鍵,要注意規律作息,每天保證7~8小時的睡眠時間,如果總是熬夜,睡眠不足,可造成內分泌紊亂,降低免疫力,使得病菌更容易入侵。此外平時要注意調節好情緒,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精神壓力過大。

醫生:這一年齡段的女性更易發生宮頸癌,想要預防它,需做好4點 - 天天要聞

宮頸癌的癥狀有哪些?

1、陰道出血

宮頸癌早期可能有陰道接觸性出血的癥狀,女性在婦科檢查、房事之後如發現陰道出血,並且次數頻繁,要儘快就醫。此外,絕經後的女性如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也應引起警惕。

2、陰道分泌物增多

多數宮頸癌患者早期可出現分泌物增多的表現,可分泌出白色或血色的米湯樣、水樣液體,同時伴有腥臭味。

醫生:這一年齡段的女性更易發生宮頸癌,想要預防它,需做好4點 - 天天要聞

3、疼痛

宮頸癌還可引起患者下腹、腰骶部疼痛的癥狀,疼痛有時可累及上腹、髖關節等部位,經期、排便時疼痛可加劇,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4、尿路癥狀

隨着腫瘤的增大,腫瘤對輸尿管、直腸造成壓迫,可引起尿頻、尿急、便血等癥狀。

醫生:這一年齡段的女性更易發生宮頸癌,想要預防它,需做好4點 - 天天要聞

總之,宮頸癌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惡性腫瘤,它多發生於40~60歲的人群中,尤其是那些生活習慣不良、有不潔房事的女性更容易被宮頸癌盯上。

對於女性來說,平時一定要做好宮頸癌的預防工作,同時也要多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陰道異常出血、下腹疼痛等癥狀的,要及時就診,明確病因。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戴手套!戴手套!致死率或達100% - 天天要聞

戴手套!戴手套!致死率或達100%

在日常生活中被魚刺刺傷或許已經司空見慣然而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傷口卻可能隱藏着不容小覷的健康風險01 浙江麗水58歲的張阿姨近4個月來一直被手部腫痛折磨起初只是一個小膿皰沒想到之後卻整隻手都紅腫疼痛近期張阿姨輾轉去到麗水市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醫
全市首個社區腦健康中心落地嘉定,半年服務患者超200名 - 天天要聞

全市首個社區腦健康中心落地嘉定,半年服務患者超200名

2024年11月,上海市首個社區腦健康中心落地安亭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心通過利用AI檢查設備開展神經退行性疾病篩查,以及三甲醫院專病專家下沉社區,加強腦健康疾病的早期篩查、診療與干預,也為病人就醫提供更多便利。半年來,項目已累計篩查出腦神經疾病患者200餘名。5月10日下午,瑞金醫院的神經科專家再次來到安亭鎮社...
控制體重,如何防止「借吃消愁」 - 天天要聞

控制體重,如何防止「借吃消愁」

有人面臨工作壓力、情感焦慮時,會出現「情緒性進食」行為……這些看似滿足口腹之慾的舉動,實際上是情緒困境的「求救信號」。5月11日世界防治肥胖日到來之際,心理健康與體重管理的關聯再度引發關注。
護士節丨這個科室的護士每天製作超千個「安心包」,用「任意門」送往全院 - 天天要聞

護士節丨這個科室的護士每天製作超千個「安心包」,用「任意門」送往全院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外科樓四層,「消毒供應中心」的標識牌低調懸掛。作為醫院感染控制的核心樞紐,這裡採用了模塊化的布局和設計——物料傳輸系統好像精密的物流矩陣,以確保醫用器械從污染到滅菌的全流程閉環。湘雅三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護士長、主管護師楊霞告訴瀟湘晨報記者,在這裡,「包」是很重要的單位。消毒供應中心會...
每天該走多少步?如何避免運動損傷?這樣走路才健康 - 天天要聞

每天該走多少步?如何避免運動損傷?這樣走路才健康

走路也能走出健康。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規律步行不僅能有效鍛煉身體,還能預防多種疾病。每天走多少步才科學?怎麼走更健康?如何避免運動損傷?一起來看規律步行對身體有哪些益處?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股骨頭壞死科主任醫師陳鎮秋介紹,規律步行的好處多多:防止肌肉萎縮:讓腿部肌肉保持活力,走路更輕...
年輕人開始用「多巴胺排毒」,提升專註力有科學依據嗎? - 天天要聞

年輕人開始用「多巴胺排毒」,提升專註力有科學依據嗎?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張爽 譚琪欣)一段時間內禁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不聽音樂,也不吃垃圾食品……「多巴胺排毒法」,正在不少年輕人中悄然流行。這有科學依據嗎,是否真的這麼神奇?「我也跟風試了一次,但只是不刷短視頻和社交媒體,一開始會很不習慣,總想打開手機,但後面學進去了也就還好,而且等到晚上結束...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風險都降低! - 天天要聞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風險都降低!

提到核桃,很多人都認為吃核桃補腦,但也有不少人持懷疑態度。2025年2月,英國雷丁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食物與功能》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早餐中加點核桃,可以對記憶起到延遲保護作用,並改善大腦認知功能。
大腦很愛的5種食物卻要少吃,為什麼呢? - 天天要聞

大腦很愛的5種食物卻要少吃,為什麼呢?

大腦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有補腦健腦的需要,大腦健康年輕自然長壽。除了保證每日足夠的睡眠和適量運動,還可以通過食物為大腦補充營養。魚肉防止腦細胞退化魚肉是促進智力發育的首選食物之一。
73歲普京的養生之道:深夜盡量不吃東西,每天運動強心肺! - 天天要聞

73歲普京的養生之道:深夜盡量不吃東西,每天運動強心肺!

最近,「俄羅斯總統普京談養生」的消息引發了不少人關注。據參考消息援引俄新社5月4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紀錄片《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普京·25年》中表示,他盡量不在深夜吃東西,但有時會喝國產的開菲爾(一種無糖酸奶),他的冰箱里還有熟酸奶。報道截圖紀錄片中,普京還展示了自己位於克里姆林宮內的健身房。他還表...
消停了一段時間後,上海「種植牙口腔醫院」騷擾電話怎麼又多起來了? - 天天要聞

消停了一段時間後,上海「種植牙口腔醫院」騷擾電話怎麼又多起來了?

去年7月底,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刊發《瘋狂打電話騷擾上海市民的「種植牙口腔醫院」,究竟是「哪一家」?》一文,曝光了上海多家口腔醫院委託一些開展「AI外呼」業務的第三方營銷企業,通過大量撥打「AI語音電話」的方式開展營銷,為口腔醫院拉客引流,給上海市民帶來了不勝其煩的電話騷擾。今年3·15期間,央視再次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