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分析231位乳腺癌病人,最後發現:會患乳腺癌的人,多有5習慣

2025年05月09日17:22:12 健康 1734


醫生分析231位乳腺癌病人,最後發現:會患乳腺癌的人,多有5習慣 - 天天要聞

醫生分析231位乳腺癌病人,最後發現:會患乳腺癌的人,多有5習慣 - 天天要聞

一個現象,很多人沒留意:乳腺癌的發生越來越年輕化了。原本以為是五六十歲的「中年病」,現在三十齣頭,甚至二十多歲的姑娘,也查出了乳腺癌。

不是嚇唬你,而是真實擺在病曆本上的現實。

這幾年看下來,231位乳腺癌的病人,幾乎每一個人都告訴我:她們沒想到自己會得這個病。可翻開她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情緒狀態,一些「雷」,早就埋下了。

醫生分析231位乳腺癌病人,最後發現:會患乳腺癌的人,多有5習慣 - 天天要聞

有個女孩,29歲,長沙做設計,夜貓子、咖啡控、經常加班,月經不規律,平時壓力大到掉頭髮。她來醫院的時候,右側乳房已經摸到硬塊,一個月拖着沒理,後來才查出來是乳腺癌II期。

問她平時有沒有乳腺增生,她說有,但從來沒當回事,甚至覺得「每個女生都有乳腺增生,不是小事化了么?」

醫生分析231位乳腺癌病人,最後發現:會患乳腺癌的人,多有5習慣 - 天天要聞

就是這樣,太多人把身體的「提醒」當成了小事。

我們翻了231個病例,最後發現:多數乳腺癌患者,身上都有幾個共性習慣。不是空穴來風,不是嚇唬你,是數據和無數真人的例子擺在這兒。

今天不談空泛的大道理,就從生活里扒一扒,那些悄悄把你推向乳腺癌的習慣。

醫生分析231位乳腺癌病人,最後發現:會患乳腺癌的人,多有5習慣 - 天天要聞

第一,長期睡眠紊亂,尤其是熬夜+睡不着的組合。

別再說「我熬夜但我補覺」了。人體的生物鐘,不是你想調就能調的。褪黑素的分泌主要集中在晚上11點到凌晨2點,而這個激素影響睡眠,還影響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平衡。而雌激素,恰恰是乳腺癌最敏感的一張牌。

我們看到的年輕乳腺癌患者,90%以上都有長期熬夜的習慣。有的是為了工作,有的是為了追劇,有的純粹是「睡不着」,但不去管。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意味着身體的調節系統是崩壞的。尤其是在城市裡,光污染、藍光刺激、精神緊張,早就把你身體的按鈕按錯了。

醫生分析231位乳腺癌病人,最後發現:會患乳腺癌的人,多有5習慣 - 天天要聞

中醫有句老話:「女子以肝為先天」,肝主疏泄,調暢情志,影響月經。熬夜傷肝,是實打實的事。一旦肝氣不舒,乳腺就容易堵,久而久之就成了病。

第二,情緒壓抑,內耗型人格,凡事憋着忍着。

我們做了情緒評估,大約有七成乳腺癌患者屬於高壓高敏感型人群。她們不是看上去情緒激動的那種人,恰恰是那種什麼都不說,默默扛着,越壓越多的那種人。

醫生分析231位乳腺癌病人,最後發現:會患乳腺癌的人,多有5習慣 - 天天要聞


有個四川的阿姨,62歲,查出來乳腺癌晚期。她女兒來醫院哭,說她媽這輩子沒一句怨言,什麼都藏心裏。老公出軌忍了,兒子啃老忍了,連查出乳腺增生都說「沒事,忍忍就過去了」。我們查病史時,她已經發展成廣泛轉移。

情緒不是虛的。長期情緒壓抑,會導致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紊亂。乳腺是情緒的「情緒器官」,是最容易響應壓力的地方。你越是不說話,身體越是給你「說話」。

醫生分析231位乳腺癌病人,最後發現:會患乳腺癌的人,多有5習慣 - 天天要聞

第三,飲食高油高糖+乳製品攝入過量。

很多人都覺得牛奶是健康的象徵。真的是這樣嗎?不是說牛奶不能喝,但如果你每天高頻攝入乳製品,尤其是高脂奶酪、雪糕、全脂牛奶,再加上愛吃炸雞甜點、精加工食物,那你就是在給乳腺癌遞梯子。

我們對比了健康人群和乳腺癌患者的飲食習慣,發現後者更傾向於高能量密度飲食,也就是吃進去的東西熱量高,但營養密度低。這類飲食會增加體內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的水平,而這是一種被證實與乳腺癌發生密切相關的激素。

醫生分析231位乳腺癌病人,最後發現:會患乳腺癌的人,多有5習慣 - 天天要聞


很多人不胖,看起來瘦,但體脂高、內臟脂肪堆積嚴重。乳腺組織正好是脂肪組織豐富的地方,這些「隱形脂肪」成了乳腺癌的溫床。

第四,激素類藥物濫用,尤其是長期服用避孕藥、美白類保健品。

這點很少人想到。我們在問診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乳腺癌患者,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甚至是一些含有雌激素類成分的「美容保健品」,比如某些美白丸、護膚膠囊、甚至是減肥產品。

醫生分析231位乳腺癌病人,最後發現:會患乳腺癌的人,多有5習慣 - 天天要聞


這些東西,很多人買的時候根本不看成分,覺得「反正是網紅推薦的」「反正很多人吃」,但其實不少都含有活性激素成分。長期攝入,會打破體內激素平衡,尤其是雌激素過度刺激乳腺組織,導致增生、結節、癌變。

有些人甚至在更年期時擅自使用激素替代療法,沒監測、沒評估,自己當自己的醫生。乳腺癌不是一天養出來的,是在這個「微刺激」的過程中,一步步被推向深淵的。

醫生分析231位乳腺癌病人,最後發現:會患乳腺癌的人,多有5習慣 - 天天要聞


第五,忽視乳腺自檢與體檢,盲目相信「年輕就是資本」。

這是最「恨鐵不成鋼」的一條。乳腺癌的早期治癒率是非常高的,可以接近90%以上,但前提是你早發現。問題是,太多人不當回事。

「我才30多,怎麼可能得乳腺癌?」「乳腺增生不是很常見嗎?」「硬塊可能是生理性的吧?」一拖再拖,等到真正來檢查時,腫塊已經成型、血流豐富、邊界模糊。還有人信偏方、做刮痧、用精油按摩,耽誤了最佳治療窗口。

醫生分析231位乳腺癌病人,最後發現:會患乳腺癌的人,多有5習慣 - 天天要聞


我們遇到的病例中,有將近一半的病人,在最初發現異常時,選擇了拖着不動。一部分是害怕,一部分是覺得「應該沒事」。但癌症,從來不等人。

講真,現在的乳腺癌篩查技術已經很成熟了,B超、鉬靶、MRI,都是基本配置。關鍵是你願不願意去查,願不願意正視自己的身體。

醫生分析231位乳腺癌病人,最後發現:會患乳腺癌的人,多有5習慣 - 天天要聞


寫到這兒,不是為了製造恐慌,而是希望你看到這些病人身上的共同點,能早點醒悟。乳腺癌不是「別人家的故事」,它可能就在你不經意的生活習慣里埋着種子。

我們一直說,身體是誠實的,它不會輕易說謊。但你要聽得懂它的話。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諮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

參考文獻:

[1]王曉燕,李榮,李紅,等.女性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與發病風險關係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4,31(02):157-160.

[2]劉穎,周丹,許志紅.情緒應激與乳腺癌發生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23,37(08):629-634.

[3]鄧君,鄭倩,趙玲.乳腺癌與激素替代治療的關係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誌,2024,31(05):325-328.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婁底: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 天天要聞

婁底: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來源:紅網】 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通訊員 張思弦)近日,婁底市城市醫療集團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授牌儀式在市中心醫院舉行。市衛健委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市中心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第一人民醫院等9家醫療單位分管領導和相關醫技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市衛健委領導為婁底市城市醫療集團心電、影像(放射、超聲)、檢...
這個習慣不僅會導致肝癌,還可能正在威脅你全身,趕緊改掉 - 天天要聞

這個習慣不僅會導致肝癌,還可能正在威脅你全身,趕緊改掉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為肝臟的問題,日子一下子變得特別難熬。你想啊,肝不好,精神萎靡,吃什麼都提不起勁兒,工作時總是心神不寧,手腳沒力氣。平時朋友聚會,也不敢喝一杯,生怕一不小心病情加重。身體折騰得夠嗆,心裏那股焦慮和無奈,真的說不出來。尤其是
焦慮與午睡有關?醫生再三提醒:情緒易波動的人,午睡別亂來 - 天天要聞

焦慮與午睡有關?醫生再三提醒:情緒易波動的人,午睡別亂來

很多人生活中都經歷過這樣一件事:明明按時吃藥、按時治療,焦慮的情緒卻還是揮之不去,整天心神不寧,影響工作和生活。特別是年紀大一些的人,身體和心理的各種小毛病接踵而來,原本想靠點葯和休息緩解,結果發現效果遠不如預期。很多人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
一吃就腹瀉的人,是腸胃虛?醫生: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 天天要聞

一吃就腹瀉的人,是腸胃虛?醫生: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你是否也曾疑惑過,為什麼有些人一吃東西就拉肚子?難道真的是所謂的「腸胃虛弱」?其實未必,這種情況背後可能隱藏着更嚴重的問題,尤其需要留意以下4種疾病。一、吃東西總拉肚子,真的是腸胃虛嗎? 很多人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剛吃完東西沒多久,肚子就開
馬上入伏了,提醒抑鬱的老年人:天氣炎熱,4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聞

馬上入伏了,提醒抑鬱的老年人:天氣炎熱,4件事最好少做

馬上就要入伏了,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尤其是那些長期和抑鬱情緒鬥爭的人,日常生活和治療往往都充滿了挑戰。你會發現,很多抑鬱的老人不僅是心理上的痛苦,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影響了。說到底,心裏不舒服,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連以前喜
二甲雙胍天天吃,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 天天要聞

二甲雙胍天天吃,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提起來二甲雙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作為傳統降糖藥物,二甲雙胍可謂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線首選藥物,尤其適用於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上不僅可以單用,還可以與其他口服降糖藥物或者胰島素聯合治療。二甲雙胍天天服用,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便秘治療的核心突破 - 天天要聞

便秘治療的核心突破

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發現身邊的老年人有這樣的困擾:排便次數減少,糞便乾結,排便費力。這其實就是便秘在作祟。據統計,老年人便秘的發生率較高,約為15%-20%,而在長期卧床的老年人中,這一比例更是高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