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都會面臨身體上的一些變化和退化,這些退行性改變是自然規律使然,通常被稱為衰老。比如頭髮會逐漸變白、皮膚會出現皺紋、眼力和聽力也會逐漸下降等等,這些都是生理性的改變,人到了一定年紀都應當坦然接受。
但是,如果在上述衰老的基礎上,同時伴隨身體機能的喪失,就不是正常的衰老,而是衰弱了,這實際上是一種病態,對壽命的影響相當大。
因為衰弱不同於衰老,它更加危險和可怕。當一個人進入了衰弱階段後,可能無法完成簡單家務、步履蹣跚、甚至連說話都感到吃力。更讓人擔憂的是,抵抗疾病的能力也會下降,比如稍有不慎時就容易感冒或發生意外事件。
研究表明:相比於正常的衰老人群,身體虛弱的老年人死亡風險要高15%~50%。因此,在中年之後,我們可以接受自然的退行性改變也就是衰老,但一定要避免進入「哀弱」的狀態。
那麼,「哀弱」具體指什麼呢?通常來說,「哀弱」有以下五種表現:
第一種情況:全身處於極度疲勞狀態,並且已經無法完成簡單的家務活動。
第二種情況:體重在短期內迅速下降超過5公斤。
第三種情況:不能順利進行日常簡單的活動,比如步行,每秒鐘走路不足1米。
第四種情況:握持物品時,手部握力明顯減少,並且已經無法平穩地端起餐碗等物品。
第五種情況:整天只想卧床休息,並對任何形式的活動缺乏興趣和積極性。
如果中老年人出現以上其中1條表現,提示你可能已經進入了「哀弱」階段;如果同時出現3條及以上表現,則可以判斷你已經處於「哀弱」狀態,需要積極查找原因及時進行干預治療了。
那麼,中老年人如何避免進入「哀弱」的狀態呢?
首先要注意保持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尤其是每天要吃夠肉奶蛋豆,確保優質蛋白足量攝入;在堅持做有氧運動的同時,還要注意對肌肉的鍛煉,肌肉流失與力量下降是衰弱最直接的表現;其次調整心態保持心理健康,多出門參加社交活動,多與人聊天交流;此外,還要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問題,對慢性病堅持治療等等。
總而言之,請記住:「衰老」不等於「哀弱」,兩者存在本質差異。我們不能改變自然的生理退化,但可以通過科學方法來延緩退行性改變而延年益壽。
如果此文對您有幫助,別忘記了點個贊喲!關注天天聽健康吧,每天一起了解防病養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