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倜 通訊員 譚盼盼
1月29日,大年初八,春節的氛圍依舊濃烈。
一大早,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已是人來人往,一片忙碌——有些患者已恢復健康順利出院,有些患者平穩度過危險期正在積極康復……
剛剛過去的春節長假,這裡一刻也「不得閑」。忙碌的「白色身影」一如既往地穿梭在門診、病房和手術室,從黎明破曉到日落黃昏,再到午夜降臨,爭分奪秒,救死扶傷,成為1000多名病友最溫暖的「醫靠」。記者造訪於此,聆聽他們春節期間「忙碌卻快樂」的暖心事。
「新冠病疫猛於虎,急入省直中醫房,炮竹聲中迎新歲,仁醫美護保平安。」在中醫經典病房,醫護人員在除夕之夜收到一份特殊的新年大禮——當晚,住院患者郭爺爺病情有所好轉,眼見醫護人員為了照顧自己如此忙碌,他十分感動,當即作詩一首,表達感激之情。
郭爺爺是1月18日因呼吸窘迫,血氧飽和度下降,由腫瘤二科轉入中醫經典病房的。「老人家入院時情況十分糟糕。在面罩給氧10升每分的情況下,血氧飽和度還不到80%。」主治醫生明亮回憶,郭爺爺當天的胸片提示雙肺廣泛的滲出性病灶,基本上等同於白肺。科室的醫護人員沒有放棄,經過分析研判後,為其進行了抗感染、平喘、抗凝、中醫辨證湯劑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多方努力之下,終於讓郭爺爺逐漸恢復,目前血氧飽和度基本上可以達到98%,給氧濃度也從100%降到目前的60%,各項體徵逐漸向好。
春節期間,心血管內科同樣十分「緊張」。自大年三十開始至正月初七,心血管內科已開展了39台心臟介入手術,其中急診手術10台。
70歲的楊爺爺便是患者之一。1月23日,大年初二,他因胸前區突發劇烈胸痛被緊急送到急診科,心電圖提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時間就是生命!」胸痛中心當機立斷開通綠色救治通道,由心血管內科主任彭筱平領銜的專家團隊立即為患者行冠脈造影術,經冠脈造影顯示患者左前降支冠狀動脈急性閉塞。在徵得家屬同意後,專家團隊為患者成功植入一枚支架,14分鐘打通了堵塞的血管,終於轉危為安。
「一直以來,心導管室實行365×7×24值守模式,每時每刻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開闢心梗救治綠色通道,挽救瀕死心肌,挽救患者生命。每時每刻打好『護心戰』,我們義不容辭!」彭筱平說。
雲上團圓心頭暖,是屬於中心icu春節期間的溫情。
「過年沒有你在,我覺得有些失落,現在我們能在視頻里見面,也算是團圓了!我一定要聽醫生的話,早日出院回家!」大年三十晚上,正在icu病房接受治療的70歲的劉奶奶,通過手機連線,與遠居國外的兒子及身在株洲的老伴在「雲上」團圓。
1月18日,她因左側肢體乏力在家突然倒地,家人緊急呼叫「120」送入省直中醫院急危重症醫學中心。「劉奶奶當時病情危重,休克,已有呼吸困難。我們當即決定立即輸血、抗休克,同時邀請醫學影像科劉海芬主任團隊緊急為患者行cta檢查,並及時予栓塞出血動脈,栓塞後患者病情逐漸穩定。」中心icu主任彭祝軍告訴記者,春節期間盡最大努力滿足每一個病人的需求,幫助他們過個「安心年」,就是醫護人員最大的心愿。
新年佳節,不少可愛的「兔寶寶」也降臨人間。在該院產科,醫護人員持續奮鬥,為每一個「新生命」的誕生築牢安全屏障。
大年初一凌晨,孕38周的王女士度過了終身難忘的一夜——當日凌晨兩點,她出現危急重症「胎盤早剝」,萬分危急!醫護團隊立馬啟動綠色通道,新生兒科、麻醉科等多學科火速集結,通力合作,不到半小時,便幫助其剖宮產成功娩出一活男嬰。
「真沒想到大年初一遇到這麼危險的事情,感謝醫護人員全力救治,讓我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看着懷裡的「兔寶寶」,王女士家屬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從大年三十到初七,產科共迎接了47名健康可愛的『兔寶寶』!」產科主任唐征宇介紹,「春節期間,產科每個班都配備了3組醫生在線值守,以應對各類危急重症發生。雖然大家沒能與家人團聚,但卻守護了47個家庭的幸福,與他們一起分享迎接新生命的快樂。這在我們心裏,就是最幸福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