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髮現:愛聊天的老人,長期堅持後,大腦或發生3個驚喜變化

2025年04月09日16:42:07 健康 1026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趙主任,我爸今年七十多,退休後話變多了,幾乎每天都跟鄰居、市場攤販聊不停,我媽說他現在腦子比以前還清楚,什麼事都記得清。

我們起先覺得他有點嘮叨,可現在發現他比以前樂觀、記憶力也穩,是不是聊天這事真的能讓老年人大腦受益?」

醫生髮現:愛聊天的老人,長期堅持後,大腦或發生3個驚喜變化 - 天天要聞

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走廊里,王明拿着家裡老人的健康檔案,一邊說一邊皺眉又帶着點不確定。

他在高校工作,習慣講邏輯、看研究數據,這種看起來「不着邊」的行為變化,讓他突然對背後的機制產生了興趣。

過去不少人把老人話多當作年齡特徵,覺得就是時間多、事少、愛念叨。

其實,隨着神經科學和腦成像研究的深入,一些臨床醫生開始注意到一個現象。

在認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群體中,那些長期保持日常語言交流習慣的個體,大腦在結構和功能層面存在可測的正向變化。

醫生髮現:愛聊天的老人,長期堅持後,大腦或發生3個驚喜變化 - 天天要聞

這不是偶然,也不是心理慰藉,而是確確實實的生理反饋,背後還有多項成像學和神經電生理的證據支持。

研究者在分析一批城市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群的腦功能狀態時發現,那些日常平均聊天時間超過90分鐘的個體,在腦部fMRI檢查中前額葉區域的血流激活水平明顯高於不常開口的人。

前額葉作為認知控制、注意力整合和工作記憶的核心區域,其激活程度代表着大腦對信息加工的能力。

這種激活不是一次性對話的結果,而是長年累月積累出來的腦區訓練效應。

這種訓練機制可以從語言產生的基本過程里看出。

人在進行日常交流時,不只是動嘴說話,而是涉及語音編碼、語義檢索、情境判斷、短時記憶調用、情緒調節多個模塊同時啟動。

醫生髮現:愛聊天的老人,長期堅持後,大腦或發生3個驚喜變化 - 天天要聞

這就等於給大腦布置了一個小型的「聯合作業」,一邊在思考、一邊在應答、一邊在運用經驗,這種連續複雜的整合活動,本身就是對神經環路的鍛煉。

尤其是老年人在對話中還要調用過去的信息來回應現實的交流任務,等於不斷進行「認知倒騰」,在不知不覺間維護了大腦的靈活性。

數據還顯示,愛交流的老年人大腦在頂葉區域的灰質厚度下降速度更慢。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神經心理學研究團隊曾做過一項基於腦結構MRI的5年隨訪,發現語言交互頻繁者,頂葉皮層厚度年衰退幅度低於同齡人約12%。

而頂葉是空間定位和注意力轉換的關鍵區域,一旦衰退加快,人就容易出現走神、找不到東西、方向感下降等問題。

醫生髮現:愛聊天的老人,長期堅持後,大腦或發生3個驚喜變化 - 天天要聞

不僅是結構上有變化,電生理信號也出現了區別。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電生理室在測量一組老年人言語任務時的腦電圖,發現語言輸出越流暢者,其前額葉α波抑制能力越強,表明其大腦具備更高的選擇性注意水平。

這在實際生活中就對應為「說話不容易被打斷、記憶片段調取更迅速」,這些能力直接跟日常認知狀態掛鈎。

換句話說,說話本身就是一種輕度但持續的腦部功能訓練。

而且,長期社交性對話還會改變大腦獎賞系統的激活閾值人在對話時如果能被認可、被回應,會促進多巴胺釋放。

多巴胺是調節動機、快感和學習效率的重要物質。

醫生髮現:愛聊天的老人,長期堅持後,大腦或發生3個驚喜變化 - 天天要聞

老年人如果長時間處於無交流狀態,獎賞系統就會「閑置」,情緒狀態也更容易滑向低值,進而影響認知狀態。

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聯合完成的一項研究發現,孤獨感評分高的老人,其認知下降速度遠遠高於高社交頻率組,兩者在執行功能測驗中的差距達到將近20%。

說明大腦不是單靠營養維持,還需要刺激、互動和心理反饋來保養。

還有個不那麼直觀但更值得注意的變化,是語言行為對大腦白質完整性的影響。

白質是連接各個腦區的高速傳輸通道,白質老化會導致腦信號傳輸速度下降。

華中科技大學的腦影像實驗顯示,那些長時間有規律說話的人群,在額葉到顳葉的白質束走向上表現出更高的各向異性指數,意味着神經元軸突排列更緊湊,信號傳遞效率更高。

這對預防輕度認知障礙轉向阿爾茨海默病,可能起到了結構性的保護作用。

所以說,語言不是單純社交手段,它在老年人的腦部功能維持中扮演了實際的神經保護角色。

醫生髮現:愛聊天的老人,長期堅持後,大腦或發生3個驚喜變化 - 天天要聞

過去大家總講要讀書寫字、做手工、打太極這些鍛煉大腦的方法,卻常常忽視了說話這件事也是有效手段。

而且說話門檻低,不需要設備、不受天氣影響、不用計劃安排,只要有交流對象就能開展,屬於最容易堅持的認知保健方式之一。

但說話的內容也不是隨便什麼都能產生這種效果。

研究發現,閑聊類對話對短期情緒有積極影響,但若對話內容能帶有一定任務型挑戰,比如講故事、解釋問題、描述一個過程、提出一個建議,這些高階語言形式對大腦激活更強。

醫生髮現:愛聊天的老人,長期堅持後,大腦或發生3個驚喜變化 - 天天要聞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系做過一項實驗,讓一組老人每天參與20分鐘的「任務型對話訓練」,結果兩個月後其工作記憶指標顯著上升,反應時間縮短。

這說明聊天本身還得有點「技術含量」,才能最大化對腦力的促進。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王光勝.老年大腦前動脈供血區梗死的臨床特徵,臨床醫藥實踐,2024-12-10

醫生髮現:愛聊天的老人,長期堅持後,大腦或發生3個驚喜變化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28歲小伙眼睛不適,視物變形,竟與這個問題有關…… - 天天要聞

28歲小伙眼睛不適,視物變形,竟與這個問題有關……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顧金華最近,90後李力(化名)總覺得眼睛不對勁,時常感到乾澀,看東西也變得模糊起來。不僅如此,他發現自己看東西偶爾還會出現變形的情況。經過一系列詳細的檢查,醫生告知他,他的眼睛問題與肥胖引發的高血脂密切相關。國家喊你來
什麼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 天天要聞

什麼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本周末天氣變化劇烈,雷電、暴雨、大風、沙塵紛紛登場。在重慶,一場雷電暴雨過後,一些人突然出現了咳嗽、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哮喘癥狀。當天夜間,重慶各大醫院急診患者開始驟增。為何同一時間會有這麼多癥狀相....
糖友春日煥新計劃 - 天天要聞

糖友春日煥新計劃

柳芽抽新,薺菜破土,又到一年代謝重啟黃金期!糖友們快收下這份《春日控糖四部曲》讓血糖與春花共舞,健康共春光一色。【時令煥新·春鮮甄選】✅香椿豆腐:天然胰島素搭檔頭茬香椿含鉻量是菠菜3倍,搭配高蛋白嫩豆腐,激發細胞糖代謝活性。切記焯水去亞硝酸
知名主持人齊思鈞自曝曾患精神疾病!出現這些癥狀快自查 - 天天要聞

知名主持人齊思鈞自曝曾患精神疾病!出現這些癥狀快自查

4月13日,主持人齊思鈞自曝曾患精神疾病的消息,衝上多條熱搜,引發熱議。12日晚,齊思鈞在個人社交平台進行了直播。在直播中,他公開自己在2022年確診雙相情感障礙的經歷。直播截圖齊思鈞稱,自己服用了一年的雙相情感障礙藥物,同時進行了為期大概兩年半的心理諮詢。他表示:「一切都過去了,我經歷過來了,一切都在向好...
糖尿病患者創面的恢復狀況如何?應怎樣修復創面? - 天天要聞

糖尿病患者創面的恢復狀況如何?應怎樣修復創面?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發生與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礙有關。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徵,長期持續的高血糖狀態會導致全身多個器官和系統的損傷,從而導致一系列併發症的發生。據2019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約有9.3%的人口患有糖尿病。而根據預
「拒絕上學門診」,一號難求 - 天天要聞

「拒絕上學門診」,一號難求

北京兒童醫院是我國最早一批開設兒童心理門診的三甲醫院,去年6月,醫院從原來兒童心身醫學科的基礎上,單獨分出了一個「拒絕上學門診」。門診開設10個月,接診近一萬人次。心理方面的問題分抑鬱、焦慮、雙相情感障礙等,拒絕上學屬於什麼問題?為什麼這麼多孩子出現這種狀況,以至於一號難求?開診10個月、接診近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