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高達80%!陽康後過年,千萬警惕這種病……

2023年01月25日22:15:13 健康 5577

生活在金華 就愛「最金華」

死亡率高達80%!陽康後過年,千萬警惕這種病…… - 天天要聞

來源作者:央視財經(id:cctvyscj)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新春佳節,親朋好友相聚難免吃吃喝喝、心情也格外興奮。節前的操勞、作息不規律、飲食多油膩、情緒上的波動,再加上很多人感染新冠後剛剛康復,有引發心腦血管病的風險,醫生提醒,當「陽康」遇上「過年」,還需要多留意自己身體狀況的變化。

1、「陽康」後過節,為什麼要警惕心肌炎?

心肌炎多發生在新冠病毒感染後的1-2周,心肌炎發生的滯後性、發病群體多是平時身體健康的年輕人,加上這段時間大家忙於過年,所以病初起時容易被忽視。

心肌炎是新冠感染後相對罕見的併發症,但在疾病初期癥狀常不典型,如果不能及時診斷和適宜治療,有可能會引發嚴重後果。目前認為新冠病毒感染導致心肌損傷的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新冠病毒直接侵襲心肌細胞導致細胞損傷;

由新冠病毒導致的過度炎症反應及細胞因子風暴可導致心肌損傷;

新冠病毒還可以損傷冠脈內皮細胞引起血栓形成,導致心肌缺血損傷。

另外,病毒侵犯其他臟器導致的嚴重低氧等全身情況可影響心血管系統。其中,暴發性心肌炎起病急驟,發展迅速。一旦發生,死亡率可高達80%

2、出現了哪些癥狀表現,要引起重視?

一般心肌炎發病前會有病毒感染前驅癥狀,主要包括發熱、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或腹瀉等首發癥狀。

在感染後的數天或1-3周,如果出現胸悶、心跳過快或心律失常、呼吸困難、極度乏力等癥狀應引起重視。如休息觀察後無明顯緩解或癥狀較重,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進行排查。

部分暴發性心肌炎患者甚至可能出現皮膚濕冷、發紺、難以平卧,甚至意識障礙乃至猝死。

3、如何降低心肌炎和其他心臟併發症的風險?

心肌炎也分輕重,大多數心肌炎癥狀輕微甚至沒有癥狀,經治療和休息後能自行緩解。新冠引發心肌炎導致死亡的確實存在,但我們也不需過度焦慮和恐慌,關鍵是保證康復期間的休息,認識心肌炎的常見表現,及早發現和治療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它的風險。

上海長海醫院心內科醫生曾振宇建議,陽康後約三個星期不要劇烈運動、少做體力活,避免勞累。少喝刺激性飲料,酒、咖啡、茶對心臟都有負擔,要少飲用或不飲為宜。另外要充分休息,少熬夜,可適當活動,同時積極預防呼吸道和腸道感染。適量補充維生素、蛋白質,注意低鹽低脂飲食。

4、中醫代茶飲,輔助調理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心血管科醫生劉紅旭介紹,中醫認為,人體臟腑之間相互聯繫,疫氣侵犯肺衛,有礙肺之宣肅,可影響心的主血功能。中醫針對感染新冠後出現胸痹(冠心病)、心悸(心律失常)、不寐(失眠)以及心衰(心力衰竭)的癥狀,也給出了一些調理的方法,以下是三個基本茶方:

(1)臨床癥狀:心悸煩躁,可有發熱、口乾口渴、咽乾咽痛、溲赤、便秘、舌質暗紅、舌苔薄黃、脈象細數或(和)促、疾、代、澀、弦等。

茶方:酸棗仁(碎)、淡竹葉、生甘草,沏水代茶飲。

(2)臨床癥狀:心悸心煩,乏力倦怠、口乾咽痛,自汗盜汗,舌紅少苔,脈弦細等。

茶方:生黃芪、西洋參、川石斛(寸麥冬),沏水代茶飲。

(3)臨床癥狀:心悸氣短,低熱或不熱,體倦乏力,氣短懶言,頭暈目眩,唇甲色淡,舌質色淡,舌苔薄白或少苔,脈弱或結或代。

茶方:生甘草、寸麥冬、大紅棗,沏水代茶飲。

本期採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師 劉紅旭

上海長海醫院心內科主治醫生 曾振宇

死亡率高達80%!陽康後過年,千萬警惕這種病…… - 天天要聞

死亡率高達80%!陽康後過年,千萬警惕這種病……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這種綠葉膳食纖維是芹菜4倍,鈣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裏像是「開了空調」 - 天天要聞

這種綠葉膳食纖維是芹菜4倍,鈣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裏像是「開了空調」

如果說夏天有屬於自己的味道,那一定是薄荷味的。炎熱的天氣里,一杯冰鎮的薄荷檸檬水,或是一塊清涼的薄荷糖,都能瞬間趕走悶熱,帶來一絲沁人心脾的涼意。社交平台上各種薄荷系列的飲品,比如薄荷拿鐵、輕椰薄荷冰奶、薄荷奶綠、薄荷冰沙等,都很受歡迎,每一款光聽名字就很清涼。薄荷為啥吃上就感覺涼涼的,營養價值又怎...
兒童因輸液頻繁死亡,西醫致命缺點在哪裡?(四) - 天天要聞

兒童因輸液頻繁死亡,西醫致命缺點在哪裡?(四)

西醫治療感冒輸液的後果:感冒發燒西醫是採用對抗的方法,西醫認為,發燒是因為外來的細菌、病毒侵入體內,導致調節體溫的中樞神經失控而引起的。其治療不外乎消炎,抗菌,因此理論上支持大量應用抗菌素,以徹底地消滅病菌,還身體一個乾淨的環境,就是所謂的
生薑不能隨便吃?醫生提醒:1不要,2不留,3不吃,不懂別亂吃 - 天天要聞

生薑不能隨便吃?醫生提醒:1不要,2不留,3不吃,不懂別亂吃

俗話說「小暑到,伏天來」,三伏天往往開啟於小暑節氣。而如今7月已至,小暑進入倒計時,但外界的氣候卻已經有了明天的「伏味」。氣溫持續走高,降雨頻繁,天空中總是陰雲不散,空氣濕度就更不用說了,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屋子裡都潮乎乎的,有種提前入伏的感
天氣越熱越要「以熱制熱」?8個中醫養生法,錯過三伏等一年! - 天天要聞

天氣越熱越要「以熱制熱」?8個中醫養生法,錯過三伏等一年!

你以為夏天只能靠吹空調、吃冰棍、喝冷飲來給身體降溫嗎?其實不然!中醫卻建議:天氣越熱,越要「趁熱打鐵」——喝熱茶、晒晒背、泡泡腳……這些看似「矛盾」的做法,實則蘊含著中醫的養生智慧。學會用「以熱制熱」的養生妙招,還能有效逼出體內寒氣。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