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院新冠相關死亡病例59938例,平均80.3歲!全國發熱門診、急診高峰已過——

2023年01月14日18:53:04 健康 6507

今天(1月14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重點人群健康保障有關情況。

全國發熱門診診療量

去年達峰後持續下降 

急診高峰已過

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司司長焦雅輝表示,全國發熱門診的診療量2022年12月23日達到高峰,是286.7萬人次,之後是持續下降,到1月12日回落到47.7萬人次,較峰值時數量減少83.3%。1月12日全國普通門診診療總人次913.5萬人次,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目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熱門診和診室的就診人數均呈現達峰以後整體下降的趨勢。農村地區也呈現下降趨勢,城鄉的趨勢是趨同的。發熱門診新冠陽性感染者的檢出比例也持續下降,峰值是12月20號33.9%的檢出率,到1月12號下降到10.8%。這個趨勢表明發熱門診的高峰已經過去。

她表示,急診的情況總體也呈現了達峰以後持續下降的趨勢。全國急診診療人次在2023年1月2號的時候是達峰152.6萬人次,之後持續下降到1月12號的時候下降到109.2萬人次,較峰值的時候下降 28.4%。急診當中新冠陽性感染者的檢出率由12月22號的峰值8.8%之後穩步下降到1月12號的2.9%。這一數據也顯示全國急診高峰已經過去

老年人是新冠感染

患重症的高風險人群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介紹,老年人是新冠感染患重症的高風險人群,因此也是重點防護人群。除了普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外,其他防護措施像戴口罩、手衛生,少去聚集場所,保持社交距離,每天做好通風這些措施還不能放鬆,因為新冠還在流行,我們期望通過這些措施減少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另外,老年人免疫力比較弱,也是像流感、肺炎球菌等引起呼吸道疾病的脆弱人群,出現重症的比例比較高,所以除了採取疫苗接種的措施外,前面提到的這些措施也非常重要。在三年的新冠流行中,可以看到流感通過非疫苗的防控措施已經降到比較低的流行程度,所以還是要採取非疫苗的防控措施,讓老年人盡量少感染,得到一定的防護。

「乙類乙管」後,新冠疫情

公布內容包括現有重症病例數等

國家疾控局監測預警司司長楊峰介紹,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甲管」期間,疫情信息每日對外公布。實施「乙類乙管」後,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信息對外公布的方式,調整為與其他乙類傳染病保持一致。由國家疾控局授權中國疾控中心,在中國疾控中心網站上對外發佈。公布內容包括現有住院病例數、現有重症(含危重症)病例數、死亡病例數以及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信息

目前重症床位

能夠滿足救治需要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介紹,監測數據顯示,發熱門診達峰2周後,在院的新冠陽性重症患者數量也達到峰值,之後呈現緩慢下降趨勢。目前在院的重症患者的數量仍然處於高位。2023年1月5日,在院新冠陽性重症患者數量達峰12.8萬人,之後連續波動下降,到1月12日在院的陽性重症患者人數回落到10.5萬人,重症床位使用率是75.3%,重症床位能夠滿足救治的需要

堅持將核酸陽性的死亡病例

判定為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司司長焦雅輝表示,我國始終堅持將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死亡病例判定為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該標準與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其他主要國家的判定標準基本一致。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死亡原因分為兩類,一類是新冠病毒感染導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另一類是基礎疾病合併新冠病毒感染死亡。

每個村衛生室免費配2個指脈氧

研究為每個鄉鎮衛生院免費配送制氧機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司司長焦雅輝表示:「我們推動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氧氣袋、氧氣瓶、制氧機還有指脈氧這些儀器設備的配備和使用。我們會同相關部門為每一個村衛生室免費配備指脈氧兩個,一共117萬個將在今天全部發放到位。我們目前正在會同相關部門研究,為每個鄉鎮衛生院免費配送制氧機。」

國家衛健委通報去年12月8日至

今年1月12日全國新冠死亡病例數

發佈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披露,通過分析顯示,2022年12月8日-2023年1月12日,全國醫療機構累計發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59938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導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礎疾病合併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齡80.3歲,65歲及以上約佔90.1%,其中80歲及以上約佔56.5%,死亡病例90%以上合併有基礎疾病,主要合併心血管疾病、晚期腫瘤、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及腎功能不全等。

焦雅輝強調,由於冬季本身是老年人呼吸系統疾病高發和心腦血管基礎疾病加重的季節,近期又與新冠病毒感染等因素相疊加,因此老年人的病亡人數比較多,這也提示我們要更加關注老年患者,盡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生命。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乙類乙管」傳染病有關規定,及時更新相關數據信息,並向社會公布。

如何保證發佈的新冠疫情信息

客觀真實?國家疾控局回答

發佈會上記者提問,網友反映,目前對外發佈的疫情信息與群眾感受不一致。請問,接下來新冠疫情監測和信息報告工作將如何開展,如何保證信息客觀真實

對此,國家疾控局監測預警司司長楊峰表示,為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後疫情信息報告和監測工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了相關通知,進一步壓實各地責任,繼續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網絡直報為主體,做好醫院就診病例的監測和報告,部分醫療機構門急診的監測,重點機構監測,重點人群哨點監測等多種形式的監測,以及時掌握疫情趨勢變化和病毒變異株的情況,為疫情防控提供基礎支撐。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和《傳染病疫情報告規範要求》,督促各地認真落實疫情信息報告工作,要求責任報告人和責任報告單位依法及時規範報告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信息。

來源:綜合自北京時間、央視新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益生菌的功效不一定與益生菌的活力存在必然聯繫 - 天天要聞

益生菌的功效不一定與益生菌的活力存在必然聯繫

在《西遊記》里,各路神仙妖怪為了長生不老,可謂是費盡心機。咱們現代人為了身體健康,也沒少花心思,其中益生菌就成了很多人關注的健康「法寶」。過去,大家都覺得益生菌得是活的,而且數量越多,對身體的好處就越大,就像孫悟空神通廣大,降妖除魔不在話下,活的益生菌就如同那威風凜凜的齊天大聖,在我們腸道里大顯身手...
跑步不當反「傷身」 身體出現這些情況千萬別大意 - 天天要聞

跑步不當反「傷身」 身體出現這些情況千萬別大意

跑步是一種簡單高效的有氧運動適當鍛煉可以強身健體但運動不當則可能突發意外跑步時要注意什麼?如何遠離猝死危險?注意!當身體發出這些預警千萬別忽視 多人遇險都因同一種運動 近日,2025湖北江陵長江半程馬拉松賽道7公里補給站附近,一名30多歲的男子突然暈厥倒地。慶幸的是,本次賽事醫療急救跑者當時離男子200米左...
每天說說|一個改善睡眠的方法:晚餐吃點「鉀」 - 天天要聞

每天說說|一個改善睡眠的方法:晚餐吃點「鉀」

白天運動、睡前聽白噪音、吃褪黑素……經常失眠的人,為了睡個好覺可能會嘗試各種辦法。但其實,很多人忽略了飲食對睡眠的影響:鉀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攝入不足也會導致入睡困難。研究顯示,嘗試高鉀晚餐能幫助改善睡眠。補充足夠的鉀有助於緩解肌肉緊張、調節血壓、增強神經遞質功能,進而幫助入睡和改善睡眠質量。1身體...
偶然讀到倪海廈這一段, 幾乎是顫抖着看完! - 天天要聞

偶然讀到倪海廈這一段, 幾乎是顫抖着看完!

倪海廈先生的中醫智慧金句摘錄(附白話解讀):1. "西醫是治人生的病,中醫是治生病的人" (直指中醫整體觀,把人當宇宙調平衡)2. "當你開始覺得口渴,身體已經缺水三天了" (揭示中醫"治未病"精髓,癥狀是最後的報警器)3.
體內有癌,吃飯先知?吃飯若是出現3個異常,可能是癌症在靠近 - 天天要聞

體內有癌,吃飯先知?吃飯若是出現3個異常,可能是癌症在靠近

各位親愛的小夥伴們,今天咱們要聊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這可不是鬧着玩的,關乎大家的健康呢!在日常生活中,進食時的一些異常情況,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這可能是身體在向我們發出的「求救信號」,搞不好就是癌症在悄悄靠近。可不是嚇唬大家,這可是真真切切
醫生疑似飲酒上班?院方通報 - 天天要聞

醫生疑似飲酒上班?院方通報

重慶市長壽區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長壽區人民醫院訂閱號」5月4日發佈情況通報稱,當天,有群眾反映我院醫生李某某疑似飲酒上班的情況。我院高度重視,立即開展調查核實。目前,李某某正在接受相關調查。我們將根據調查結果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處理。我院將進一步加強醫務人員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感謝群眾對我們工作的監督和支持...
巴蜀映巷:首屆中醫中藥康養大集熱鬧啟幕 - 天天要聞

巴蜀映巷:首屆中醫中藥康養大集熱鬧啟幕

5月3日,位於凈月高新區的巴蜀映巷內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由巴蜀映巷攜手吉林省康復養老聯合會合力打造的「首屆中醫中藥康養大集」在這一天正式啟幕。此次活動以「傳承國粹,健康同行」為主題,致力於傳播中醫藥文化的精髓,活動為期3天。一大早,巴蜀映巷就迎來了眾多滿懷期待的市民,他們有序排隊,渴望得到資深中醫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