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8的癌症,其實是父母給你的!3類人天生更易患癌,要做好預防

2022年11月03日08:16:34 健康 1433

在醫院裏時間長了,尤其是在癌症住院科,生離死別的情況也會見到不少,幾乎每隔幾天,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患者被查出癌症,然後爆發出不同的情緒反應:有些會沉默寡言;有些則情緒崩潰痛苦,甚至有人會責怪自己的父母,將癌症遺傳給了他。

雖然這樣的行為有些偏執和不孝,但從專業醫學的角度來看,這種情況的確是存在的。研究表明,大約有八分之一的癌症,其實真的是父母所帶來後代的「定時炸彈」。

有1/8的癌症,其實是父母給你的!3類人天生更易患癌,要做好預防 - 天天要聞

1/8癌症可能來源於父母,癌症幾率一出生就決定了嗎?

在2020年10月,美國醫學會腫瘤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由梅奧診所學報所編纂的論文,通過新的實驗數據和理論支撐,揭露了癌症新的真相。

在論文中描述到,梅奧診所的研究團隊通過對將近3000名患癌受試者進行基於癌症基因的相關檢測,並且綜合所有和癌症有關的可遺傳基因突變進行觀察。

結果顯示,在不同的癌症種類培養模型中,例如乳腺癌,腸癌,胰腺癌,肺癌,卵巢癌等,均存在一定數量的癌症可以穿基因突變,平均佔比在八分之一左右。所以,對於特定種類的癌症患者而言,如果說有八分之一的癌症是父母帶給你的,反而是有幾分科學道理的。

但這並不是我們責怪父母的理由,癌症並非是一出生就決定的,人類繁衍了兩千多萬年,任何人的基因群組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癌症基因,先天因素在患癌佔比中是很低的,之所以會被查出癌症,更多的依舊是後天日常生活方面的不足。

有1/8的癌症,其實是父母給你的!3類人天生更易患癌,要做好預防 - 天天要聞

後天因素佔據患癌風險的90%!改掉不良習慣是預防癌症的第一步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和研究,癌症風險主要由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共同組成,後天因素佔據90%的癌症風險

所以,與其抱怨父母祖輩可能存在癌症基因或病史,不如從日常生活開始做起,改掉增加癌症風險的不良習慣:

首先,抽煙飲酒要堅決改正

抽煙,喝酒,是造成肺癌,胃癌肝癌這三種常見癌症最主要的原因。煙毒和酒精在進入身體以後,會迅速地累積毒素刺激器官和組織病變,從而形成癌症。尤其是對於50歲以後的中老年人,身體因為衰老而免疫力下降,抽煙喝酒所影射的癌症風險也會更高,積極改正。

有1/8的癌症,其實是父母給你的!3類人天生更易患癌,要做好預防 - 天天要聞

愛吃燙食的朋友要糾正觀念

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食管癌患者,存在長期吃燙食的經歷。在老一輩的觀念里,吃燙食可以暖胃,避免寒症的出現,但同時,過高的溫度在進入口腔,食道以後,也會導致粘膜受到刺激破損,形成炎症,甚至增加口腔癌和食道癌的風險。

一般情況下,口腔和食道最高承受溫度在60度以下,在日常飲食的時候,愛吃燙食的朋友要糾正觀念,避免造成損傷和徒增癌症風險。

再忙也不能偷懶不運動

對於現代人來說,因為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緊湊,很難有人能抽出時間運動了,久而久之,不少人都養成了久坐且不愛動的習慣。但是,運動在抗癌防癌方面的好處很多,一方面能提高身體免疫力;另一方面能強化身體的抗氧化力,通過延緩衰老的方式預防癌症。無論再忙,也要改掉偷懶不運動的習慣,利用碎片化時間跑跑步,做做操,同樣是不錯的選擇。

總之,想要預防癌症,並不是依靠怨天尤人的方法就可以的,積極行動起來,從改善生活惡劣習慣入手,來完善自己的健康。尤其是因為先天因素,導致患癌風險比他人更高的「高危人群」,對預防癌症,糾正惡習更要重視。

有1/8的癌症,其實是父母給你的!3類人天生更易患癌,要做好預防 - 天天要聞

3類人天生患癌風險更高,更要注重改善生活惡習

家族中存在癌症病史。雖然先天因素在患癌佔比中不高,但如果家族存在癌症病史人群,相比於同齡人的癌症風險依舊會高出一些,為了身體健康,拒絕癌症,更要積極做好預防。

陽虛體質人群身體素質較差,可能部分人因為早產或者幼年營養不足造成的,包括新陳代謝血液循環效率等方面都比較緩慢,這意味着免疫系統沒有辦法高效率地運轉,癌症風險也會比同齡人更高,更要做好預防癌症的措施,並且及時且科學地補充營養。

長期情緒抑鬱,也可能和癌症風險有關,如果一個人天生情緒避免負面沉悶,細胞活性在負面情緒的影響下降低,身體素質下降,也有可能增加癌症的風險,樂觀面對生活,也是預防癌症的一種有效方式。

綜上所述,癌症可能存在先天因素,但更多的「決定權」,其實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解清楚自己的潛在癌症風險,提前做好相應的生活調整並定期篩查,依舊有機會避免癌症隱患,生活才是健康的基礎,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並重視。

參考資料:

[1]張明智. 一人確診可能全家患癌?癌症和生活習慣有關嗎?[J]. 老年健康, 2021(7):2.

[2] Comparison of Universal Genetic Testing vs Guideline-Directed Targeted Testing for Patients With Hereditary Cancer Syndrome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治療高血壓時,為什麼低壓難控制,選擇藥物時需注意什麼? - 天天要聞

治療高血壓時,為什麼低壓難控制,選擇藥物時需注意什麼?

有位患高血壓的老年朋友跟華子說,他服用降壓藥之後,現在血壓是130/90mmol/L,高壓控制得很好,但低壓還是偏高,要怎麼辦,要不要換降壓藥呢?華子說,在高血壓的治療中,收縮壓(高壓)對降壓藥物的敏感性較高,效果明顯;而舒張壓(低壓)對降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 天天要聞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似乎成了現代人的 「開機儀式」。解鎖屏幕、回消息、刷社交媒體吃瓜、打開短視頻,這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卻可能讓身體在剛蘇醒時就埋下健康隱患。
生薑可以預防腦梗?醫生提醒:保持大腦健康,這6物要多吃 - 天天要聞

生薑可以預防腦梗?醫生提醒:保持大腦健康,這6物要多吃

本文為科普內容整理,旨在傳播健康知識,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或診斷方案,如有癥狀請儘快前往正規醫院就診。在中國人的廚房裡,生薑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炒菜提香、驅寒暖胃、泡水解膩,一物多能,風頭不減。最近有種說法在網上悄悄流行開來: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9歲!哪個省市的人更長壽? - 天天要聞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9歲!哪個省市的人更長壽?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9歲,比上一年度的2023年提升0.4歲,在53個中高收入國家中排第4位。而在1949年時,這一數據還僅是35歲。中國是如何做到的?另外,什麼是「人均預期壽命」?不同省份之間,這一數據又有多大區別呢?這些電影史上的經典角色和形象,你能認出幾個?▼先別沉迷黑神話悟空了,這些遊戲沒20年網...
小暑時節,要護好心脾,推薦10個小妙招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要護好心脾,推薦10個小妙招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大醫精誠】天漸漸熱起來,人們很容易感覺到精神疲憊,口渴汗多,會覺得脘腹脹滿,有時候會感覺到噁心,甚至腹滿腹瀉、胸悶氣短。之所以出現這些癥狀,跟盛夏暑邪的2個特點有關:一個是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為盛夏火熱之氣所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