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是臨床上最常見也最基礎的化驗檢查之一,一般我們去醫院做檢查的時候,醫生首先會說「去化驗下血吧」。
01
為什麼一去醫院就要檢查血常規?
血常規的檢查項目可以多達20項以上,包括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濃度、白細胞分類計數及血小板的數目和形態等。其實總體分為三大系統,白細胞系統,紅細胞系統和血小板系統。
一般我們拿到檢查報告的時候,通常會有兩欄,一個是檢查結果,一個是參考值,而醫生會根據參考值以及檢查結果,來判斷我們身體到底出現了哪個問題正常值是沒有任何變化的,而如果超過了正常值的上限或低於正常值的下限,就會出現一些↑和↓的箭頭。
通過血常規檢查可以分別看出血液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疾病等等,覆蓋面是比較廣的,血常規檢查可以作為檢查的基礎判斷,當然想要解讀血常規的數值,結果還要結合患者的病史癥狀以及體征綜合評估。
02
「血常規」可以查出癌症嗎?
這幾年來癌症的患病率越來越高,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如果有一個人患上癌症,就會拖垮整個家庭,所以大家對於癌症會感覺特別恐怖,不過專家也多次提出癌症的預防大於治療,所以提前做檢查,提前將癌症扼殺在搖籃中,是非常關鍵的。
如今已經有很多人養成了每年體檢的好習慣,那麼對於癌症這一種惡性疾病做普通的體檢,比如血常規檢查是否可以查出癌症的存在呢?
中國科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技師李明表示,一般通過血常規檢查是無法查出實體腫瘤的。
血常規並不屬於癌症的篩查指標,它主要是檢查血細胞的數量,如果想要確診體內是否有癌症,還要結合其他的檢查來綜合判斷,比如核磁共振、x線檢查,CT檢查,腫瘤標誌物檢查等等。
拿白血病這種血液癌症來說,通過血常規檢查,大多數患者的白細胞會提示增多,疾病晚期會顯著增多,但也有少數的患者白細胞計數在正常水平內或者減少。
血常規對於白細胞的診斷而言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單一通過血常規來診斷白血病的問題是不現實的,最終還需要通過骨常規檢查以及骨髓穿刺等。
對於其他的癌症,血常規檢查可以作為胃癌診斷的一個重要參考標準,但不能明確診斷胃癌,即便如此,很多醫生還是會讓我們先做一個常規的血常規檢查。
因為血常規檢查作為基礎的檢查,能夠提示有很多情況的疾病,但只是提示疾病的方向,想要明確判斷哪一種疾病,尤其是癌症,還要結合其他更多的檢查。
03
若結果出現3種情況,建議進一步複查
淋巴細胞數量升高
淋巴細胞佔據人體血液總成分的36%,是依靠內源性分泌和外源性補充來進行分合,淋巴細胞的異常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生理性的,一種是病理性的。
如果因為某些因素導致體內有炎症,那麼淋巴細胞的數量就會比正常情況下有所增高,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服用消炎藥來將炎症緩解。
淋巴細胞的數量也不能太少,太少就要警惕白血病以及其他疾病的存在風險,需要進一步做檢查。
血紅蛋白指數升高
血紅蛋白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實現血液的運輸,並在此基礎上將血液中的低脂蛋白毒素排出體外,以此來實現貧血癥狀以及代謝炎症的發生。
如果發現血紅蛋白出現了升高的情況,大家一定要注意可能是血栓或者腦梗的前兆,需要進一步做檢查。
白細胞數量升高
如果在做血常規的時候發現體內白細胞的數量有所增加,那麼就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導致白細胞升高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體內有炎症,也可能是出現了血液系統疾病,病毒性感染和細菌性感染也會導致白細胞的數量升高。
不管是哪種情況導致的白細胞數量升高,大家都要做進一步的檢查,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