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
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
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
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
表現為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
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
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引起一系列癥狀和體征
針刀療法是根據生物力學理論,集中醫針刺療法和西醫手術療法的優點
利用小針刀兼有針灸針及手術刀作用的獨特的綜合作用
既加強了針灸針的針刺感應效果,又避免了手術刀較大的創傷性
對於某些慢性損傷性疼痛疾病,尤其是軟組織粘連
瘢痕引起的疼痛性病症的治療有着獨到之處
這是一種新型的中西醫結合療法
以該療法治療頸椎病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性疾病有着較好的療效
小針刀治療機理
頸椎間盤的退變是引起頸椎病的根本原因,是內在因素
既有動力學異常,也有器質性改變,是一個與年齡老化相關的自然退變過程
而生物力學的失衡加速這一變化,使退變更加嚴重
頸椎在急性損傷、慢性勞損、畸形及咽部炎症等多種因素作用下
造成頸部肌肉、韌帶、筋膜功能減弱,動力失衡,導致動力平衡的破壞
進一步破壞靜力平衡,形成惡性循環,造成整個頸椎生物力學平衡的破壞
在頸椎間盤的退變過程中,頸椎的肌肉
韌帶組織的積累性損傷導致肌肉纖維及韌帶輕微、少量撕裂、斷裂和出血
在不斷的損傷和修復過程中,肌肉和韌帶、肌肉、肌肉之間或肌肉
韌帶之間發生粘連結疤,造成微循環障礙並影響運動功能,而出現一系列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