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累了,就看綠色保護視力?真相是……

2022年10月08日20:34:38 健康 1499

現在電子產品用的多,

上網課、刷視頻、玩遊戲

……

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

眼睛難免感到不適,

這時候耳邊總是想起那句話:

眼睛累了

就看看綠色的東西放鬆一下

眼睛累了,就看綠色保護視力?真相是…… - 天天要聞

「看綠色可以保護視力」這句話真的已經深入人心,很多小夥伴還會特意將手機和電腦屏保設置成綠色,一些家長在孩子的書桌上還特意擺放一小盆綠植……


可是這樣做真的管用嗎?

看綠色可以保護視力嗎?

不管用!

其實,綠色和保護視力並沒有關係。

人的視力和眼球的睫狀肌保持的狀態有關。我們之所以會感覺到眼睛疲勞,是因為長時間用眼,導致眼球的睫狀肌處於高度的收縮狀態,得不到放鬆。久而久之,還會形成近視。

也就是說,只要眼球睫狀肌得不到放鬆,就算看再多的綠色,也無濟於事,眼睛照樣會感覺疲勞

對此,有人會問了,那綠色保護視力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這是因為綠色不像其他顏色那麼刺眼,會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作為三原色之一,綠色光的波長在500-570nm之間,位於可見光譜的中心,人們也就更容易看見綠色。

眼睛累了,就看綠色保護視力?真相是…… - 天天要聞

所以,看到綠色感覺舒適,是心理因素的作用,並不是真的護眼。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嚴格控制用眼時間和距離,才是保護視力的上上策!


正確護眼怎麼做?

1.每天戶外陽光下活動時間建議不少於2小時,近視兒童青少年建議更長。

從預防近視的角度,日間戶外活動關鍵是戶外,而不是活動內容、方式和強度等。同時,戶外活動要因地、因時安排,注意安全、補充水分和避免強光直射。

2.對於兒童青少年,端正讀寫姿勢也很重要,做到「三個一、不偏頭」。

所謂「三個一」就是「一拳一尺一寸」:一拳,胸前與桌子間隔一拳(一個拳頭的距離);一尺,眼睛與書本距離一尺(33厘米的距離);一寸,握筆手指要與筆尖之間一寸遠。

還要特彆強調一下「不偏頭」,長期偏頭看書、寫作業,易引發單眼近視,家長和小朋友們都應特別注意。

3.控制視屏時間,選擇較大屏幕電子產品。

學齡兒童青少年娛樂性視屏時間每天累計不宜超過2小時,為預防近視的需要控制在1小時內為宜,半小時中間休息3~5分鐘。

線上學習時間,小學生每天不超過2.5小時,每次不超過20分鐘;中學生每天不超過4小時,每次不超過30分鐘。

另外選擇電子產品時屏幕的大小很重要,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選擇屏幕較大的電子產品,並盡量遠距離觀看。

建議的優先順序為投影儀、電視、電腦、平板電腦,最後為手機,最好選擇將視頻投影到大屏幕或鏈接到較大屏幕的電視上,增加觀看距離,盡量選擇屏幕分辨率較高的電子產品,以減少用眼不適和疲勞。

4.睡眠充足,作息規律,均衡營養,不偏食。

眼睛的生長發育需要豐富的營養。均衡飲食,不挑食、不偏食。多吃水果蔬菜,以及攝入魚類、豆製品和雞蛋等優質蛋白,也可注意食用胡蘿蔔、藍莓等富含對眼睛有益維生素的食物,對維持眼正常生長和視功能有積極作用。建議少吃甜食和含糖飲料。

5.保護視力的最關鍵就是讓眼睛好好休息,別太勞累。

記住 20 - 20 - 20 原則:

即每使用電腦20分鐘,向20英尺(6米左右)遠處,看至少20秒。要是工作太忙,無法頻繁休息,建議連續用眼45分鐘後休息5分鐘。

所以,想要護眼,不如放下手機,讓眼睛休息!如果真想看綠色,那眨眨眼,去看看窗外的樹吧。

眼睛累了,就看綠色保護視力?真相是…… - 天天要聞

來源:江蘇疾控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當腦血管遭遇「驚雷」,警惕蛛網膜下腔出血!這些保命知識速看! - 天天要聞

當腦血管遭遇「驚雷」,警惕蛛網膜下腔出血!這些保命知識速看!

「醫生,我頭痛得像要炸開,真的想死!」凌晨03:00,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神經內科三病區收住一個48歲中年女性患者,患者看到接診醫生時,直述頭痛異常。當時接診醫生迅速判斷:外院CT顯示蛛網膜下腔出血,查體發現頸部僵硬如木板,下頜與胸口距離超三指——這是腦動脈瘤破裂的典型信號!立馬進行院內MDT討論,...
輕鬆健康發起「青年醫生成長計劃科研學術能力提升行動」,科技賦能青年醫師力量 - 天天要聞

輕鬆健康發起「青年醫生成長計劃科研學術能力提升行動」,科技賦能青年醫師力量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5月4日,「青年醫生成長計劃學術交流會」在北京人民日報新媒體大廈舉行。會上,為積極響應《「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關於加強醫學人才培養、推動醫學科技創新的號召,輕鬆健康聯合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發起了「青年醫生成長計劃——科研學術能力提升行動」,旨在通過權威專家對臨床科研數據應用和...
走路能降血糖?走多少適合?怎麼走效果最好?醫生分享建議 - 天天要聞

走路能降血糖?走多少適合?怎麼走效果最好?醫生分享建議

在我們的印象中,糖尿病是個離不開「吃藥」的病。但很多人不知道,真正降血糖的「王牌」,其實藏在你每天的「腿腳」里——走路。這不是說說而已。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表明,規律的走路鍛煉,不僅可以控制血糖,甚至對預防糖尿病、逆轉「糖前期」都有明顯幫助
小小甲鈷胺,可改善中老年人3大健康問題,本文講出實情 - 天天要聞

小小甲鈷胺,可改善中老年人3大健康問題,本文講出實情

詳細提起甲鈷胺這個名字,很多朋友也不會陌生,也有不少人把它當成營養神經,甚至是對抗衰老的「神奇藥物」來使用,甲鈷胺到底是什麼?它在改善中老年人健康方面,又有哪些切實有效的功效呢?今天的這篇科普,就來帶大家去認識一下,甲鈷胺在改善中老年人健康
14項中腫方案亮相ASCO,中國之聲響徹全球腫瘤學術舞台 - 天天要聞

14項中腫方案亮相ASCO,中國之聲響徹全球腫瘤學術舞台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是全球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腫瘤學國際學術會議,每年吸引來自100多個國家的數萬名專家學者參會。會議聚焦癌症診療最新突破、轉化醫學前沿進展及臨床實踐創新,被譽為腫瘤領域的「學術奧林匹
尿酸高了怎麼選?非布司他、苯溴馬隆,還是別嘌醇? - 天天要聞

尿酸高了怎麼選?非布司他、苯溴馬隆,還是別嘌醇?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每天學個熱搜葯別嘌醇、苯溴馬隆和非布司他是臨床常用的三種降尿酸藥物,它們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機制和適應證,因此在選擇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腎功能以及可能的不良反應等因素。那麼,這3種葯具體該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