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
本文編輯字數3026字,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抗壞血酸」維生素C的好處太多了
一種天然的美白、護膚成分,與其他維生素一起協同抗氧化(相關閱讀:吃維C的時候,配上它們效果翻倍,抗氧化劑的協同作用.),有益骨骼健康(對骨密度很重要的營養,很多人都忽略,不是鈣.),輔助身體吸收、儲存鐵。
幫助治療壞血病、口腔潰瘍、牙齦出血;抵抗病毒、減輕重症病情;(相關閱讀:什麼人最容易生病,衰老,缺維C?答案竟然是它.)降低炎症、對抗氧化應激等等。(相關閱讀:最新研究:經常上火牙疼,可能是高血壓元兇.)
那麼,什麼人群,更需要補充維生素C呢?
有很多研究發現,心臟有問題的人,其實更需要大量補充維生素C,幫助修復膠原蛋白,癒合血管損傷,減少氧化應激水平,減輕心臟病風險。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說一說維生素C和心臟健康的關係↓
動脈內壁損傷形成斑塊,導致心臟病
首先,我們先說一個顛覆你三觀的事情:導致心臟病的兇手另有他人,不是膽固醇。↓
一項研究分析了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進行實驗於2012年發表的數據,結果發現,從紅花油中去除飽和脂肪,並增加多不飽和脂肪,可有效降低膽固醇水平,但會導致受試者全因死亡率增加62%。
另外,這項來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大型研究發現,雖然減少飽和脂肪會導致膽固醇降低,但這種效應不僅不能降低心血管風險,反而會增加全因死亡率。
研究的結果部分顯示:「血清膽固醇每降低30mg/dL(0.78 mmol/L),死亡風險就會增加22 % 。」
「There was a 22% higher risk of death for each 30 mg/dL (0.78 mmol/L) reduction in serum cholesterol.」
為什麼膽固醇降低了,死亡風險更高了呢,背後的原因在這裡。
→血管壁損傷,導致板塊
那麼,從根本上來說,是什麼原因造成心臟病呢?
除了遺傳因素,不良的飲食習慣,一些危險行為因素的間接影響導致肥胖、超重,進一步導致心臟病風險增加。
實際上,事實證據發現,動脈血管內壁損傷會導致血管中形成斑塊,導致動脈硬化,阻塞血流,增加心臟病風險。
首先,如果皮膚被割傷時,就會形成凝塊。如果動脈受損,則會啟動相同的凝血級聯反應,傷口結痂,然後癒合形成新的皮膚。
但是,如果在結痂尚未癒合之前就將結痂皮膚剝離,就會重新引發凝血級聯反應,導致出現更多腫脹和更大的凝塊,加速心臟病斑塊進展,以及動脈變窄(狹窄),進一步導致造成動脈硬化。
而反過來,動脈粥樣硬化會導致血管阻塞,從而引起心臟病發作和中風。
斑塊中的膽固醇為膽固醇晶體,來自紅細胞,進一步表明斑塊形成血栓,是心血管疾病的真正原因。
→動脈內壁損傷原因
而造成動脈血管內壁損傷的原因,一般可能包括:
高糖飲食造成高血糖、高炎症,抽煙或者長期接觸過度污染的空氣、重金屬毒性暴露、皮質醇水平升高,長期的慢性壓力,導致胰島素抵抗。
所以,「膽固醇假說」,並不是心臟病的真正致病原因。(相關閱讀:『膽固醇』,營養學上最大的冤案,比竇娥還冤....)
那補充維生素C和它有什麼關係呢?。
維生素C合成膠原蛋白,修復血管
→維生素C幫助血管修復
研究發現,膠原蛋白是皮膚的基礎——也是構成血管的主要物質,而維生素 C 有助於增加蛋白質膠原蛋白產生,恰恰是修復膠原蛋白所必需的。
因此,當維生素C含量充足時,身體會更容易修復各種膠原蛋白損傷,包括修復對血管的損傷。
如果血管細胞內維生素C水平太低,無法完成修復血管膠原蛋白這一動作,斑塊中的主要成分膽固醇晶體Lp(a) 就會充當替身,捕捉因膠原蛋白損傷而暴露於內皮襯裡的氨基酸,並啟動凝血過程。
當血管受到損傷時,先前埋在膠原蛋白內的結合位點就會突然暴露出來,與血液中通過的膽固醇(包括 Lp(a))結合,從而開始形成凝塊。
接着這個過程就會吸收各種物質,形成凝塊基質,包括紅細胞和血小板。
具有較高水平 Lp(a) 的患者在此過程中會因內皮損傷面臨更大的風險,導致心臟病風險增加。
而充足的維生素C,可以幫助修復血管損傷。
另外,2016年,一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人體缺乏維生素C時,會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缺乏維生素C,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2016年,一項發表在Int J Mol Sci.國際分子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發現,維生素C缺乏與 心血管疾病(CVD)的死亡風險較高有關。
已知維生素C可抑制LDL蛋白的氧化,從而減少動脈粥樣硬化;
這篇研究綜述涵蓋了維生素C在人體研究中對心血管的影響,
研究維生素C與CVD之間聯繫的最著名的兩個隊列研究是HPFS和NHS:
NHS隊列研究中,對超過121,000名女性進行了16年的隨訪。飲食數據從基線時進行的食物頻率問卷 (FFQ) 中收集得到,之後每隔兩到四年進行一次 。這項研究發現,受試者的維生素C攝入量與冠心病風險之間存在適度的負相關。
總體而言,這些薈萃分析表明,補充維生素C可以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並降低血壓。維生素C與抗氧化劑維生素E一起協同使用,也可以降低動脈僵硬度。
這些針對心臟病風險各個組成部分的薈萃分析,為維生素C可能與心臟病相關的可能機制提供了證據。
關鍵的瘦龍說
維生素C的作用很多,它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很多文獻中,記錄了關於維生素C減少心臟病風險。
不只是抗氧化,還可以合成膠原蛋白,修復血管損傷,防止LDL被氧化。
此外,維生素C還有改善血脂、動脈僵硬度和內皮功能的作用。
維生素C對於免疫功能很重要,對於膠原蛋白的合成,對於骨骼健康,對於抵抗自由基都特別重要。
一般來說,普通人2000mg左右的維生素C都沒有問題,如果你特別缺乏,年齡大的人,重症病人,可以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攝入更多的維生素C。
大家可以根據這個推薦值,結合自己的實際身體狀況,加以調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