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嗎?
1,監獄精神病(Prison psychosis)
監獄精神病有的學者稱之為拘禁反應。在拘禁條件下發生的一種反應性精神病。主要癥狀為:頭痛、心情抑鬱、失眠、食欲不振、焦躁、幻聽,進而經過興奮、煩躁、拒絕勞動、迫害妄想而產生自殺企圖和精神異常等。這是由於犯人對自己的犯罪進行譴責,對家庭感到苦惱,對前途感到絕望等,繼而產生的思想僵硬、言語和動作消極及心不在焉的狀況。
2,彼得·潘綜合征(Peter Pan syndrome)
彼得·潘綜合症是指成年人面對社會的劇烈競爭和殘酷傾軋時,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裝嫩」,行事帶有孩子氣,渴望回歸到孩子的世界的心態,但這種心態如果發展到極端,就會沉溺於自己的幻想,拒絕長大。彼得潘綜合症被定性為一種心理疾病。
患了彼得潘症候群的大人,比起跟其他大人相處,他們更喜歡自己一個人玩模型或娃娃,懷念小時候父母無微不至的關照,所以即使長大 了,行為還是像小孩子一樣,而這也被稱為大孩子,也就是像小孩的成人。患者有不少孩子的弱點,如優柔寡斷、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絕等。因此,他們的行為與年齡很不相稱。患「彼得潘綜合症」的人渴望永遠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願成為大人。
3,廣場恐懼症(Agoraphobia)
廣場恐懼症又名廣場恐怖症,為焦慮症的一種。特指在公共場合或者開闊的地方停留的極端恐懼,因為要逃離這種地方是不可能的或者是會令人感到尷尬的。
常以自發性驚恐發作開始,然後產生預期焦慮和迴避行為,提示條件化的形成。廣場恐怖癥狀的擴展和持續都可以用癥狀的反覆出現使焦慮情緒條件化,而迴避行為則阻礙了條件化的消退;加上害怕昏倒或當眾出醜可加重焦慮而形成惡性循環。
一年中大約有5%的人會出現廣場恐懼症,在女性身上的發病率是男性的兩倍。發生多在18~35歲之間。害怕在空曠的場所會行走不穩或跌倒的患者起病多在40多歲,且病程趨向慢性。一般說來,廣場恐怖症病程常有波動。許多患者可有短時間好轉,甚至完全緩解。
4,幽閉恐懼症(claustrophobia)
幽閉恐懼症,別名為密閉空間恐懼症,是對封閉空間的一種焦慮症,它屬於恐懼症的一種表現形式。幽閉空間恐懼症屬於場所恐懼症的一種,患者害怕密閉或者擁擠的場所,因為擔心這些場所會發生未知的恐懼,嚴重的甚至會出現焦慮和強迫癥狀,一旦離開這種環境,患者的生理和行為都會迅速恢復正常。
幽閉恐懼症患者在某些情況下,例如電梯、車廂或機艙內,可能發生恐慌癥狀,或者害怕會發生恐慌癥狀。
關注公眾號【聖安米悅心理諮詢】【米悅樹洞】
每日乾貨、免費傾聽、到店體驗等着你!
如果有心理諮詢需求,歡迎來找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