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有痛風,期間控制得好,沒有複發。但是現在年紀大了,痛風又發作,按之前的方法都沒有效。」一位60歲左右的阿姨說道。
你家的長輩是不是也出現這種「痛風」,明明血尿酸水平都降下來了,關節依然在腫脹、疼痛?實際上,這種「痛風」是假的!
痛風和「假痛風」概念上不同
痛風是由於體內尿酸產生過多或者是尿酸排泄障礙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滑囊、軟骨及其他組織中,引起的反覆發作性炎性疾病。
假性痛風又稱焦磷酸鈣沉積病、焦磷酸關節病。是由雙水焦磷酸鈣沉積在關節腔內引起的關節炎性疾病。
導致物質以及位置不同
造成兩者之間的物質是不一樣的。痛風是尿酸鹽結晶導致的,「假痛風」是焦磷酸鈣沉積導致的。
痛風的位置一般是在關節滑膜、軟骨及其他組織中發生,主要涉及四肢的小關節,如腳趾、手指關節。
「假痛風」的位置雖然也涉及關節軟骨、滑膜及關節周圍組織,但是它還涉及半月板,並且主要是在膝關節、腳踝、髖關節、肩關節、以及肘關節、腕關節等大關節中。
癥狀有所區別
痛風發病比較緩慢,一般在午夜或者是清晨發病,紅、腫、熱、痛都有,一般2周之後自行緩解。
「假痛風」發病時間迅速,有紅腫,但是疼痛比較輕,按壓疼痛加重,還伴有活動受限,發病時間在幾天到幾周不等,並且有反覆發作的特性。
人群上的區別
痛風常見人群為30歲左右及以上的男性以及絕經後的女性;而「假痛風」一般年輕群體中是沒有的,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並且男性女性患病的概率相當。
引起的因素有異
痛風主要是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引起,一般跟吃海鮮、喝酒、攝入過多蛋白質有關。而「假痛風」主要是體內焦磷酸鈣結晶沉積引起的,一般和年齡以及長期吃藥有關,屬於關節退行性病變疾病。
治療有別
痛風治療上,首先要做到少吃高嘌呤的食物,如少吃蝦、蟹等海鮮以及少喝啤酒;必要的時候才會通過藥物控制、治療;如果是因為肥胖導致的痛風,可以適當運動來減輕體重,痛風發作的概率也會減少。
「假痛風」目前為止沒有針對該病的治療藥物,平時注意保護大關節,比如跑步的時候做好護膝、打球的時候做好護腕等措施,急性疼痛期可以在醫師指導下吃止疼葯等藥物來緩解疼痛的癥狀。
不管是真痛風還是假痛風,建議在平時的時候都要把膝關節、髖關節等關節護好,避免在年紀增大的時候複發;同時要控制好體重,少吃高嘌呤食物,預防痛風。
碼字不易,如果您也喜歡這篇文章,給個點贊或者關注,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有需要的人。每天都會為您分享健康、科學的知識。
編輯:正心堂健康科普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