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腫瘤二科沈艷峰主任帶領下,陳成副主任醫師從浙江省腫瘤醫院進修歸來,帶來了先進的胰腺腫瘤診治技術。近日腫瘤二科成功為疑似胰腺癌患者實施了CT引導下胰腺腫物穿刺活檢術。該技術成功實施將使我院在胰腺腫物術前組織病理診斷的獲得成為可能,可為眾多疑診胰腺癌的患者提供病理學依據,更使患者的後續治療方面更精準、更有效,更好的造福冀南地區及周邊地區老百姓。
一名老年女性患者因近半年來進食差,反覆腹痛,到市某醫院門診行胰腺增強CT示胰頭區富血供腫瘤性病變,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副節瘤?其他?建議組織學檢查。結合CT圖像提示,胰頭區病灶小,前面有腸管及胃覆蓋,穿刺路徑難以避開。術前充分考慮患者有可能出現哪些併發症,比如感染、穿孔、腹膜炎、出血、胰漏、胰腺炎等,在術前進行充分的併發症預案處理。首先術前予以禁食水、靜脈營養支持、抑酶、清潔腸道等處理,預備血凝酶、明膠海綿等止血藥物及相關藥物。為了保證穿刺成功,所以我科僅在局麻下首次採用同軸活檢針技術,在保證皮胃壁只有一個針孔的同時,在CT引導下精準引導下將活檢針穿刺入胰頸腫瘤內部,進行粗針穿刺活檢,取得完整組織條7條,並獲得組織病理結果。術後患者安返病房,未出現任何併發症。手術總時長約20分鐘,術中及術後患者均無明顯不適。術後第一天複查血、尿澱粉酶正常,且患者恢復流質飲食。
胰腺癌是一組主要起源於胰腺導管上皮及腺泡細胞的惡性腫瘤,惡性程度高,起病隱匿,很難早期發現,發展迅速,生存時間短,是預後最差的惡性腫瘤,被稱為「癌中之王」。2019年中國國家癌症中心數據顯示,胰腺癌位列中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第10位,惡性腫瘤死亡率第6位。
胰腺位於腹膜後,前有胃腸道覆蓋,後有脊柱和腎臟阻擋,左有脾臟環繞,右有肝臟攔截;胰腺血供極其豐富,且胰頭部周圍血管縱橫交錯、交通成網,穿刺很難完全避開這些血管,易發生出血,胰液外漏,膽管損傷、膿腫,感染等併發症,其中胰液外漏最為嚴重,損傷後大量胰液外漏,會消化腹腔內的蛋白質和脂肪,造成瀰漫性腹膜炎,處理不當後果較為嚴重,被稱為最難穿刺部位,診斷非常不易,因此該項技術是一項准入門檻極高的「高、精、尖」的臨床診療技術。目前許多綜合三級甲等醫院也少有開展。這也是我院既往僅能通過手術進行確診的原因,但其操作複雜、創傷大、花費高、病人恢復慢,因而很多病人放棄了獲得病理診斷,選擇了直接治療,難以滿足患者高效、安全、精準的治療。
目前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腫瘤二科可以在彩超或CT引導下經行各種腫塊穿刺活檢術,包括常見部位,如肝臟、肺部、腹盆腔、頭頸部腫塊、胸腹壁及四肢淺表腫塊、脊椎及四肢骨骼腫瘤等,尤其是擅長高風險部位如胰腺、縱隔內腫塊、頸部血管旁腫塊、腹膜後腫塊以及高精尖穿刺如腫塊小到1公分、肺部空洞性病變等。
胰腺癌為什麼被稱為「癌中之王」,就是因為胰腺癌發現晚、生長快,診斷難度高(穿刺活檢難度高)、手術切除率低(15%-20%)。歸根結底還是由於胰腺解剖部位的特殊性決定的,他周邊有很多臟器及血管覆蓋或纏繞,操作難度極高,難以做到根治切除。無論是手術(容易殘留病灶)還是外放療(劑量達不到根治量)均難以治療徹底。目前我腫瘤二科已開展胰腺癌碘125粒子植入術。胰腺癌碘125粒子植入術是一種將手術與放療完美的結合,既相似於手術切除又能使放療劑量達到根治,達到很好控制胰腺癌目的,同時此手術病人創傷小,幾乎無傷口,治療恢復快,完全符合高效、安全、精準的治療理念。
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腫瘤二科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