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酒不成席
在中國,「酒」早已形成了獨特的酒文化
面對愈演愈烈的酒風
急診科專家提示:酒精對人體有害
長期大量飲酒會導致
酒精性心肌病、肝病、腦病等一系問題
就算偶爾喝醉一次
也會損害我們的健康
但總有些場合
我們無法避免飲酒
那麼,怎樣才能最大限度
降低酒精對身體的傷害呢?
協和急診科專家為您科普
醉酒後我們該怎麼做!
醉酒「十宗罪」
01
窒 息
醉酒者咽反射能力下降, 嘔吐時易發生誤吸,特別是昏迷病人, 輕者出現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重者可直接窒息死亡。
02
急性胰腺炎
飲酒後出現上腹 部疼痛伴腰背放射痛,嘔吐後腹痛不減輕,要警惕急性胰腺炎。病情嚴重時可出現致命的「炎症風暴」,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
03
消化道出血
飲酒可引起急性胃黏膜損傷出血,嘔吐嚴重時還可出現賁門黏膜撕裂,引發大出血。
04
心臟急症
飲酒可能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的老年病人。昏睡的飲酒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比較隱匿,可以無任何癥狀。所以接診醉酒者時,一般醫生會對其做心電圖。
05
腦梗死和腦出血
醉酒者大腦發生梗死或出血,往往被醉酒癥狀所掩蓋。等到醉酒者遲遲沒有醒來,被送到醫院進行CT 檢查才發現,醉酒者發生了腦出血或者腦梗死,但此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救治時機。需格外提高警惕。
06
橫紋肌溶解
醉酒者經常昏睡很久,如果肢體不活動,長時間壓迫肢體, 會出現肌肉缺血壞死,導致橫紋肌溶解。
07
低血糖症
酒精代謝會消耗大量血糖,並抑制肝糖異生(為維持體內正常血糖濃度,肝臟可將多種非糖物質轉變成葡萄糖或糖原),造成酒精性低血糖。若低血糖昏迷持續超過 6小時,會導致腦水腫、中樞神經損害,甚至死亡。
08
低體溫
酒精可造成血管擴張,散熱增加,尤其是在寒冷環境中,易造成低體溫。在鄉村地區,特別是春節期間,經常有醉酒者倒在路邊數小時甚至一夜,很容易發生全身性凍傷。更有甚者,由於體溫過低,最後出現意 識喪失、昏迷、凍僵,生命受到威脅。
09
甲醇中毒
甲醇為無色、透明、略有乙醇味的液體,是工業酒精的主要成分之一。如果飲用了用甲醇勾兌的散裝白酒,可引起甲醇中毒,致雙目失明,嚴重者危及生命。
10
醉酒後意外
因飲酒導致的意外傷害事件不少,特別是酒駕導致的車禍、摔倒、墜亡、溺亡等。
學會識別醉酒癥狀
臨床根據醉酒的癥狀分為三期。公眾應學會識別這三期,並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01
興奮期
飲酒者由飲酒開始,逐漸出現欣快、話多、自負、精力充沛、易激惹的狀態。
當身邊有飲酒者到了這種狀態時,我們應該採取如下措施:首先,讓他不要再喝酒了;其次,可以陪飲酒者聊天,但注意不要激怒他;讓飲酒者多喝水或吃點含水量多的水果,如西瓜、橙子、梨等,有助於酒精隨尿液排出。
02
共濟失調期
在這個階段,飲酒者步態不穩、動作笨拙、言語含糊、語無倫次;有的飲酒者可伴有視物模糊及噁心、嘔吐等癥狀。
當身邊飲酒者到了這種狀態時,我們除了採取興奮期的措施,還需要注意:專人陪伴飲酒者,適當限制其活動,避免跌倒、摔傷等意外傷害事件的發生;可以用刺激咽喉的辦法催吐, 減少胃腸道對酒精的吸收;如果癥狀有所緩解,可以讓飲酒者側卧休息,注意保暖;觀察飲酒者的呼吸和脈搏,如無特別情況,一覺醒來即可自行康復。如果飲酒者卧床休息後,還有脈搏加快、呼吸減慢、皮膚濕冷、煩躁的現象,應馬上送到醫院救治。
03
昏睡期
這個階段的飲酒者呈昏睡狀態,表現為面色蒼白、口唇青紫、皮膚濕冷、體溫下降、呼吸淺表、瞳孔擴大。嚴重者陷入深昏迷,血壓下降、呼吸緩慢、心率加快,甚至出現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如果飲酒者出現上述情形,說明情況危急,需要採取以下措施:
1.撥打「120」急救電話或緊急送醫救治。
2.解開飲酒者的領口和腰帶,清理口鼻污物,保證呼吸道通暢。
3.讓其保持側卧體位,不要催吐、餵食物,避免誤吸。
4.給其披上毛毯或外套保暖,定時翻身,防止肢體長時間受壓。
5.如發現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飲酒對人體有害
大家能少喝不多喝
能不喝就不喝喲
監製:孫暉 王繼亮
信息來源:武漢協和醫院急診內科 《健康報》
編輯製作:彭錦弦
審校:聶文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