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界痣
通常較小,直徑1mm~6mm,平滑,無毛,扁平或略高出皮面,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疹。
身體任何部位都可以發生,掌跖及生殖器部位的色素痣常屬這一類,無性別差異。
混合痣
外觀類似交界痣,但可能更高起,有時有毛髮穿出。
皮內痣
成人常見,呈半球形隆起的丘疹或結節,直徑數毫米至數厘米,表面光滑或呈乳頭狀,或有蒂,可含有毛髮。
皮內痣一般不增大。多見於頭頸部。
常見的祛痣手段
1、手術切除
一般來講,我們更建議手術切除,這樣能減少對痣的不良刺激,徹底祛除色素痣。
特別是對於有癌變風險的痣,選擇合適的術式切除,(例如該圖的A—T皮瓣),不僅可以完整切除,也不易複發和留下太多術後疤痕,還能達到較好的美容效果。
2、激光/冷凍點痣
這種手段比較適用比較小、沒有癌變風險的痣,但激光跟冷凍都會有個問題,點痣的深度如果不夠,會容易複發或是留下疤痕,後期疤痕會慢慢淡化。
3、化學點痣
每次上街,都能看到很多小店門口掛着祛痣點痣的招牌,但這個我們並不推薦。
一是沒有專業的能力來判斷痣的類型和深淺;二是比較容易複發,增加痣癌變的風險;三是會留下凹陷性瘢痕,甚至面積比痣本身更大。
而且小店的衛生狀況不明確,如果祛痣的用品不幹凈,容易造成面部感染,影響美觀。
近幾年,中國黑色素瘤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多數惡性黑色素瘤起源於正常皮膚的黑色素細胞,一部分起源於色素痣。
黑色素瘤是皮膚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瘤種。
如何判斷我的痣要不要治療
我們可以通過黑色素瘤的ABCDE原則來判斷。
1、Asymmetry不對稱性,普通的黑痣是圓形或者橢圓形,結構比較對稱。而有惡變可能的黑痣,形狀通常不規則,不對稱。
2、Borderline邊界不規則,有可能成黑色素瘤的黑痣,邊界可能呈現鋸齒狀或者地圖樣的改變,這提示着黑痣可能在向周圍組織浸潤、侵犯。
3、Color顏色不均勻,普通的黑痣顏色分佈比較均勻,但是黑色素瘤的顏色通常不均勻,並且呈現多種顏色混合的情況,主要表現為污濁的黑色,也可有褐、棕、棕黑、藍、粉,甚至白色。
4、Diameter直徑較大,直徑在6mm以上的黑痣,患者應該密切觀察。
如果黑痣進一步增大,超過1cm,就應及時就診。
因為直徑較大的黑痣發生惡變的可能性明顯增加。醫生遇到直徑較大的黑痣,一般會將其完整切除送到病理科診斷良惡性。
5、Evolving局部隆起或逐漸生長,如果黑痣在幾個月或者半年內迅速增大,則需要找專科醫生就診,進一步排查。
大部分痣除美容需要外,一般不需要治療,平時要減少摩擦等外來因素的刺激損傷。
發生在掌跖、腰圍、腋窩、腹股溝、肩部等易摩擦部位的色素痣應密切觀察。
如果發現有上述變化的痣,應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而這些有癥狀的痣已經不適用於激光冷凍等方式去除了。
(編輯Rainbow。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益陽市中心醫院 趙婧 陳繼業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