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發展到終末期的產物,是中老年人的致命疾病。不同患者心衰的癥狀不同,主要取決於機體心臟功能的情況,對於心衰的患者在治療之後還需要進行正確的家庭護理,才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那麼心衰患者的家庭護理方法都有哪些呢?
1、減少感染
心衰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感染的發生,對於一些年歲較大體弱多病的老年患者,當感冒發燒時一定要及早進行治療,防止繼發感染,能夠有效的防止心衰加重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當病情出現任何變化時,應該及早就醫治療。
2、遵循醫囑合理用藥
心衰的患者在治療之後一定要諮詢醫囑,合理地服用藥物,不能自作主張更換藥物,更改藥物的服用劑量,以免發生嚴重的後果。在服藥之前應該充分了解各種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早發現,及早處理。
3、合理的休息
心衰的患者在居家護理時必須要保證充足的休息,能夠有效地減輕心臟的負擔,使機體的耗氧量減少。對於急性期或重症的心衰患者應該絕對卧床休息,當心功能完全好轉之後可進行散步和打太極拳等輕度的活動,但必須要掌握的活動量,出現心慌癥狀時應停止活動進行休息。
4、合理的飲食
心衰患者必須要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對於心衰患者的康復是十分重要的,飲食原則應該以低鈉、低鹽、清淡容易消化飲食為主,適當的補充維生素和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少食多餐,避免過度飽食,加重心衰病情。
5、對皮膚進行護理
對於心衰的患者必須要對皮膚進行呵護,在卧床休息時應該加強對接觸部位皮膚的護理,適當地進行按摩,防止褥瘡形成。患者家屬還應該定時幫助患者翻身按摩,護理動作應該輕柔,防止皮膚出現擦傷,對於水腫嚴重者更應該加強對皮膚的保護。
6、心理護理
心衰的患者在治療之後還應該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與患者進行心理溝通。由於很多卧床的患者對生活缺乏信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對患者進行關心,在生活上給予一定的幫助,保持患者建立良好的情緒,患者自身也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
7、自我監測
心衰的患者應該注重對自我的情況進行監測,當出現氣短、夜間憋悶、咳嗽咳痰、倦怠乏力等癥狀時必須要及時就醫治療。
8、定期複查
心衰的患者在治療之後還應該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每三個月檢查一次心電圖和心功能,能夠對疾病有準確的判斷,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心衰的患者在居家過程中必須要接受科學規範的護理,對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進行調整,才能夠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緩解患者的生活質量。當身體出現任何異常情況時,必須要及時就醫治療。
【聲明:文中所用的資料與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獻,僅作醫學知識的科普所用,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