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聽力下降誤以為是老了的自然現象,出現連鎖反應查出巨大腦瘤

2022年08月26日16:20:26 健康 1535

腦膜瘤是起源於腦膜及腦膜間隙的衍生物,發病率占顱內腫瘤的19.2%,僅次於膠質瘤,居第2位,女性的發病率是男性的2倍。

今年53歲的張女士(化名)也不幸患了腦膜瘤,半年前左耳聽力莫名下降,她一度以為是因為自己年紀大了的緣故,直到因走路向左偏斜到醫院檢查時,才揪出元兇竟是顱內長了一個超大的腦膜瘤!


聽力下降誤以為是「老了的自然現象」,出現連鎖反應查出巨大腦瘤!


張女士家住昆明市西山區團結鎮,約半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耳聽力下降,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癥狀,因此她暗自以為是年紀大了的緣故,加上對生活影響不大,便一直沒太在意,也就沒有到醫院就診,這樣一拖就是半年。


直到7月末的時候,張女士出現連鎖反應,無明顯誘因走路向左偏斜的癥狀,隨後就診於當地衛生院,輸液治療後癥狀還是沒有明顯好轉,家人陪她輾轉到區醫院,拍了腦部CT,才發現大事不好。

女子聽力下降誤以為是老了的自然現象,出現連鎖反應查出巨大腦瘤 - 天天要聞


腦部CT結果提示:腦部左側後顱窩有個巨大佔位,考慮腦膜瘤可能,情況複雜,建議轉院治療。


一家人一下子就懵了,頓時慌作一團,好在冷靜下來的家人各出氣力四處打聽了解到昆明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由北京常駐專家張永力院長領銜,在腦腫瘤方面經驗豐富,遂到院尋求進一步治療!



三博團隊高難度手術奮戰近10小時「精雕細琢」切除,拼得生機!


入院後,張院長仔細閱讀資料,詢問病史,查體後初步診斷為:左側橋小腦角佔位腦膜瘤可能,但手術風險有多大,選擇何種治療方式還需完善檢查後才能下結論。


完善檢查後,頭顱MRI提示左橋小腦角區、左岩斜部佔位,腦膜瘤可能;頭、頸CTA提示頸內動脈C6、7段受壓,左橋小腦角區、左岩斜部部分血管被包埋,管腔變細。


女子聽力下降誤以為是老了的自然現象,出現連鎖反應查出巨大腦瘤 - 天天要聞

術前檢查


張院長介紹:「患者癥狀明顯,有明確手術指征,患者也無明顯手術禁忌症,理應手術切除治療。但手術風險較大,腫瘤不僅大,約6X5X4cm,位置也相當敏感,周圍血供豐富,尾側達延髓外側,和後組顱神經粘連緊密,部分嵌入腫瘤,內側腫瘤表面富含大量血管,和小腦及腦幹無邊界,粘連緊密,切除腫瘤時可能影響神經功能,深感手術的難度之大,保守治療則隨時可能出現腦幹功能障礙,危及患者生命。」


面對張女士一家急切的求治心情,有着30多年臨床經驗的張院長帶領神經外科團隊經過多次研討,並與家屬充分溝通後,為張女士制定了詳細和周密的手術方案,決定施行「左側枕下乙狀竇後入路、小腦幕切開巨大岩斜區腦膜瘤切除術」


術中,經過初步探查發現,手術比想像得要更難,醫生面臨的考驗,不光是要儘可能的切除腫瘤,還要儘可能的保護神經功能。張院長帶領團隊在手術顯微鏡下沉着應對,先切斷腫瘤的血液供應控制出血,一邊分塊切除腫瘤,一邊憑藉精湛的手術技巧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對腫瘤進行精細剝離,仔細保護與腫瘤粘連緊密的重要神經、血管結構。


手術從上午10:30一直持續到晚上19:40分,奮戰近10小時的「精雕細琢」切除,最後在顯微鏡下次全切除腫瘤,為張女士拼得生機。


女子聽力下降誤以為是老了的自然現象,出現連鎖反應查出巨大腦瘤 - 天天要聞

術後檢查


術後病例診斷也證實了張院長的診斷。


女子聽力下降誤以為是老了的自然現象,出現連鎖反應查出巨大腦瘤 - 天天要聞

病理診斷報告





醫生提醒:中老年人出現這些異常不一定是老了的表現,有可能是腦瘤的警示信號!



腦膜瘤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起源於腦膜的蛛網膜帽狀細胞,好發於中老年人。良性腦膜瘤生長緩慢、病程長、可來源於顱內任意部位,患者在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出現,但由於其膨脹性生長,臨床表現為癲癇及頭暈、頭痛、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癥狀,還可能出現肢體運動障礙、感覺、語言表達、精神活動和視覺障礙等神經系統局部癥狀。


人到了一定年紀,身體機能下降,各種毛病就會出現,但要注意的是中老年人出現以上這些異常癥狀時不一定是老了的表現,有可能是腦瘤的警示信號,應及時就醫,別輕易給他們貼上「老了的自然現象」的標籤,耽誤治療。


女子聽力下降誤以為是老了的自然現象,出現連鎖反應查出巨大腦瘤 - 天天要聞


手術切除是治療癥狀性腦膜瘤的首選方法。多數腦膜瘤位置表淺,遠離重要功能區,沒有包饒重要神經、血管,手術難度相對來說比較小,風險比較低,容易取得較高的切除率和較好的預後。如果腦膜瘤長得比較大,位置深在,血供豐富、質地硬韌、累及功能區或者包饒重要神經、血管,那麼手術難度就會增大,風險也相對增高,不容易保證較高的切除率,甚至昏迷死亡。


總體來說,近年來隨着影像技術、微創外科技術及儀器設備的改良顯著提高了腦膜瘤的手術安全性,大大減少了術後併發症的發生,儘早處理才能減少併發症和副損傷!



免責聲明:

本文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科普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代替個人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到院諮詢醫生。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突破!這項技術為血透患者生命線「保駕護航」 - 天天要聞

突破!這項技術為血透患者生命線「保駕護航」

你知道嗎?在我國,每10個人中就約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其中不少患者最終會發展為終末期腎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尿毒症。對於這些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成為了維持生命的關鍵手段。而在血透過程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生命通道」,它就是血管通路。
黃芪加一物,從現在喝到夏至,氣血雙補,對免疫力也好~~ - 天天要聞

黃芪加一物,從現在喝到夏至,氣血雙補,對免疫力也好~~

中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群體。常見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等都給我們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那問題來了,正好要春夏換季,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國家級名老中醫郭維琴教授就曾推薦一道黃芪山楂飲,堪稱防治
中醫教你辨癥狀、選食療 夏季這樣補血最有效 - 天天要聞

中醫教你辨癥狀、選食療 夏季這樣補血最有效

立夏將至,萬物進入「夏長」的黃金期。中醫認為,立夏之後陽氣外浮,氣血趨向體表,體內反而空虛,這一時期調養身體需注意養血補血。夏季容易出現血虛的情況夏季出汗增多,汗多傷津,津血同源,如果出汗過多容易導致血虛。夏天人們常食用較多瓜果冷飲,這些寒
冷空氣馬上影響,氣溫直降11℃,還有3場雨 - 天天要聞

冷空氣馬上影響,氣溫直降11℃,還有3場雨

上海今天是初夏體感最高溫可達32℃另外上海已發佈藍色大風預警外出的小夥伴們注意防風今天上海是多雲的天氣,白天氣溫將升至近期高點,最高氣溫在32℃附近,最低氣溫在18℃左右,全天溫差接近15℃,最好備件外套靈活穿衣。偏南風4~5級,陣風6級,沿江沿海地區風力更大。受冷空擴散影響,中午前後轉為偏北風,同時風力加大至...
五一出行別忘防「花蚊子」!預防這種病毒性疾病 - 天天要聞

五一出行別忘防「花蚊子」!預防這種病毒性疾病

五一假期將至,許多家庭已規劃好踏青出遊或探親行程。但您知道嗎?溫暖潮濕的春夏之交,正是蚊蟲活躍的高峰期,其中一種攜帶病毒的「花蚊子」,可能會成為旅途中的隱形威脅。這種「花蚊子」它能傳播一種病毒,叫登革病毒,感染這種病毒後輕則引發高燒、關節痛
走幾步路都「氣喘」,還能耐受肺癌手術嗎? - 天天要聞

走幾步路都「氣喘」,還能耐受肺癌手術嗎?

作為胸外科醫生,我必須強調:肺是呼吸的器官,切除肺組織必然會影響呼吸功能。 因此,在每台手術前,我們都會嚴格評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確保患者能夠耐受手術,並預判術後生活質量。 如果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