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吃好睡好精神好,49歲非哺乳期女性卻突然得了乳腺炎?

2022年07月13日19:27:04 健康 1591

乳有預見·患者視角


我今年49歲,眼看着就要步入大衍之年了,自認日子還過得不錯。經營一家小店,吃得好,睡得好,精神也蠻好的~

可沒想到,就在兩周前,我的左側乳房開始潮紅腫脹,本着有病就得治的原則,立馬就到附近醫院檢查了身體。可是經過消炎止痛治療,我的癥狀並沒有什麼明顯好轉,於是我又找了一些方法,服中藥或者外敷,卻感覺都沒有什麼用。

我便立刻決定到城裡專業醫院看看,在門診給出了我擬「左側乳腺炎」的診斷後,我便住進醫院等着進一步的身體檢查。

平時吃好睡好精神好,49歲非哺乳期女性卻突然得了乳腺炎? - 天天要聞

在這期間,我還認識了幾個老姐妹,她們都說我精神狀態這麼好,不像是會得病的。但沒辦法,病症就擺在這,該檢查還是得認真做。

在查體後,醫生髮現我除了左側乳頭及乳暈周圍潮紅腫脹,局部壓痛明顯之外,沒有發現太多硬物腫物。他告訴我,可能是非哺乳期乳腺炎,還需要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和活檢

我在鬆了口氣的同時,也在困惑這不是哺乳期媽媽才會得的病?


非哺乳期也能得乳腺炎

在很多人的認知里,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才會得的乳腺疾病,其實非哺乳性女性也有可能患上乳腺炎,其根據病程可分為多種炎症。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臨床上常見的三種乳腺炎症:哺乳期多發的急性乳腺炎,以及非哺乳期臨床常見的肉芽腫性乳腺炎和漿細胞性乳腺炎。從診斷依據和臨床分期,區別不同乳腺炎的不同病症~


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判斷依據

1、多發於哺乳期的初產婦。

2、患側乳房疼痛,炎症部位(多位於乳房的外下象限)紅腫、變硬、壓痛,以後形成膿腫。膿腫長位於乳暈下、乳管內、乳腺內或乳腺後,深部膿腫波動不明顯,腋下淋巴結腫大並可有壓痛。

3、可有寒戰、高寒、白細胞增多

4、於乳房紅腫明顯出穿刺常見可見膿性液體,穿刺物培養可有細菌生長。

5、抗感染治療療效顯著。


·急性乳腺炎臨床分期

紅腫期:因母乳淤積,乳腺局部出現腫塊,讓患者產生腫脹、壓痛感。乳房內部已有炎症,並無膿腫,而乳房皮膚顏色正常,或微微泛紅,部分患者可能表現為皮膚微熱。

形成期:若炎症發展嚴重,會導致組織壞死形成膿腫。如沒有及時治療,膿腫會變大變硬,形成搏動性跳痛,或持續性劇烈疼痛。乳房皮膚髮紅,伴隨灼熱感,甚至全身發熱、口乾舌燥、噁心厭食等情況,患者的側腋窩淋巴結也會開始腫大。

膿腫潰後期:膿腫會自行破開,沒有及時破開,可手術幫助排濃。一旦膿液排出,腫痛感會極大減輕,體溫恢復正常,進行換藥處理一個月左右,傷口就會開始慢慢癒合。但如果膿液沒有順利排出,可能轉為慢性乳腺炎,甚至還可能導致乳瘺理。


漿細胞性乳腺炎


·漿細胞性乳腺炎診斷依據

1、多發於30-50歲非哺乳期及非妊娠期女性。

2、多為一側乳房發病,也有雙側乳房同時發病。多數患者伴隨乳頭內縮史,內陷乳頭出現渣狀分泌物。少數患者伴隨血樣或水樣溢液。

3、乳暈旁有腫塊且皮膚髮紅,7-10d形成膿腫,潰破後有明顯臭味,創口久不癒合或癒合後複發。化膿時乳房發熱並伴隨頭痛癥狀。反覆發作且腫塊與皮膚粘連,潰破後形成瘺管

4、細針穿刺活檢可見大量漿細胞浸潤,無惡性腫瘤細胞。

5、結合輔助檢查手段,影像學檢查顯示有炎性反應、膿腫等特徵。


·漿細胞性乳腺炎臨床分期

隱匿期:乳頭凹陷,有粉刺樣分泌物,氣味臭穢,或伴有乳暈部腫塊,疼痛不明顯。

急性期:乳暈部腫塊增大,向某一象限伸展,腫痛顯著,形成膿腫局部紅赤,有波動感,全身癥狀表現為畏寒、發熱、頭痛等。舌苔可為薄黃,舌質紅。

慢性期:當局部感染得到控制時,病情往往進入慢性階段,全身癥狀減少或消失,膿腫潰破,瘺管形成,潰口時有少量膿性分泌物,局部皮膚可呈橘皮樣變形,病情反覆,經久不愈。


肉芽腫性乳腺炎


·肉芽腫性乳腺炎診斷依據

1、多發於育齡經產婦女。

2、短期內出現的疼痛性腫塊,多外周起病,進展迅速,可波及乳頭乳暈後方,甚則全乳。

3、病理檢查中性白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

4、肉芽腫中有膿腫形成,病變位於乳腺小葉。

5、病灶中無嗜酸桿菌及黴菌。


·肉芽腫性乳腺炎臨床分期

急性期:常指腫塊期,乳腺導管或腺泡中的刺激物引發的炎症反應,導致炎症因子引起腺葉的充血、水腫,可表現為紅腫、疼痛的癥狀,早期可造成乳腺部位有腫塊。

亞急性期:包括破潰期、竇道期,隨着炎症的反應,可導致部分腺體有膿腫,出現肉芽腫性壞死,壞死灶可在局部皮膚部位形成破潰,繼續發展可形成竇道,可從竇道部位分泌壞死物質。

遷延期:也是指恢復期,隨着時間的延長,可導致腫塊縮小,炎症也會暫時緩解。如果存在機體抵抗力較差等因素,均可能再次誘發疾病的發生。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 天天要聞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似乎成了現代人的 「開機儀式」。解鎖屏幕、回消息、刷社交媒體吃瓜、打開短視頻,這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卻可能讓身體在剛蘇醒時就埋下健康隱患。
生薑可以預防腦梗?醫生提醒:保持大腦健康,這6物要多吃 - 天天要聞

生薑可以預防腦梗?醫生提醒:保持大腦健康,這6物要多吃

本文為科普內容整理,旨在傳播健康知識,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或診斷方案,如有癥狀請儘快前往正規醫院就診。在中國人的廚房裡,生薑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炒菜提香、驅寒暖胃、泡水解膩,一物多能,風頭不減。最近有種說法在網上悄悄流行開來: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9歲!哪個省市的人更長壽? - 天天要聞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9歲!哪個省市的人更長壽?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9歲,比上一年度的2023年提升0.4歲,在53個中高收入國家中排第4位。而在1949年時,這一數據還僅是35歲。中國是如何做到的?另外,什麼是「人均預期壽命」?不同省份之間,這一數據又有多大區別呢?這些電影史上的經典角色和形象,你能認出幾個?▼先別沉迷黑神話悟空了,這些遊戲沒20年網...
小暑時節,要護好心脾,推薦10個小妙招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要護好心脾,推薦10個小妙招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大醫精誠】天漸漸熱起來,人們很容易感覺到精神疲憊,口渴汗多,會覺得脘腹脹滿,有時候會感覺到噁心,甚至腹滿腹瀉、胸悶氣短。之所以出現這些癥狀,跟盛夏暑邪的2個特點有關:一個是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為盛夏火熱之氣所化,火
「直線升高」膽固醇的3種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別自己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直線升高」膽固醇的3種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別自己害了自己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我這兩天